老者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不过李慎却摇了摇头:
“眼下没有必要,先架起来一个水车,用人力转动就行。
你需要先解决织布机怎么才能让它跟水车联系到一起。
怎么样才能够不用人力就可以让织布机继续织布。
你若是能够将此研究成功,将会是大功一件,奖赏翻倍。”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待李慎说完,老者眼前不由得一亮。
本来奖赏已经够多了,若是在翻倍,一次就可以让他们富贵几十年。
想到这老者立刻立下军令状说道:
“王爷放心,小人会和他们一起昼夜不停,务必早日达成王爷所愿。”
“嗯,那就好,齿轮的用途你不妨去跟机械组商讨,或许会给你带来一些感悟。”
李慎满意的点点头,水车为动力,也算是踏入工业的门槛。
若是那个蒸汽机在研究出来,工业革命也不是问题。
不过万事都要一步一步的来,步子太大容易扯到蛋蛋。
离开木工组,李慎又去了剩下的几个组,机械组也是重中之重,李慎发表了一些他个人的见解。
还有武器研发小组,利用现有的材料打造更加完美的武器,让他们的弓弩射的更远,威力更大。
刀剑如何才能更加锋利,铠甲如何才能够更加的坚固。
李慎每到一处都会留下宝贵的意见,让这些人茅塞顿开,受益匪浅。
当然不是所有的研究小组研究的东西都是宝贵的,也有很多小组研究的东西李慎觉得很鸡肋。
不过出于兴趣的考虑,李慎也没有让他们停止,万一能够从中的到什么启发也说不定。
对于科学研究,李慎不是很懂,但他听过一句话。
很多科学成果都是研究失败的产物。
李慎拄着拐杖走了大半圈之后,感觉到了疲惫。
于是叮嘱了王洪福一番后,坐上马车返回医学院。
李慎到达医学院没多久,王玄策就匆匆赶来。
“见过王爷。”进病房王玄策率先行礼。
“嗯,不必多礼,有什么事么?”李慎点头后询问道。
“回王爷,柳家的案子开始审理了,今日晋王殿下坐镇刑部,三司会审。”
“结果如何?”不等王玄策说完,李慎就好奇的询问道。
“回王爷,还没有结果,今日只是过堂。
不过有一点奇怪的事,柳家家哥罪犯的态度,他们对自己所犯下的罪行全都认罪了。
看样子虚无等待大理寺调查回来的结果。”
王玄策想到这里也有些奇怪的说道。不明白这些人为什么都很配合的样子。
李慎摇头;
“不,就算他们认罪也会去调查他们罪证,这也是规矩,避免他们翻案。
而且也要知道他们到底犯下了什么罪过,不能让他们避重就轻。
他们的态度应该是跟柳奭有关,想要借着机会减轻处罚。
本王让你做的事你做了么?”
“回王爷,臣已经通知下去,会在报纸上对此事持续的报道。”王玄策立刻点头。
“呵呵,不错,就要这么干,既然他们已经认罪,我们就把我们自己调查的结果发出去。
最后附上此案的审理进程。
记住不要夸大其词,也不要胡编乱造,我们就实事求是的报道。
本王就不信他李治敢在风口浪尖上,还敢徇私枉法。哈哈。”
李慎哈哈一笑,这就是媒体的力量,这就是舆论的力量。
李治跟柳家不想闹掰,他肯定会跟柳家说这都是李慎的奸计,自己也没有办法。
想要把自己摘出来,可是李慎当然不能如他所愿。
李慎就是要把李治树立成大公无私的典范,让民间对李治的好评如潮。
这样不但可以达到李慎对付柳家的目的,还能够让李治心里膨胀一下。
“王爷,这样一来,会不会让民间对朝廷失望,这一次犯罪的官员就有十二人。
这还不包括牵扯出来的其他官吏。
这会让朝廷名声受损,陛下那里是不是要询问一下?”
王玄策有些担忧,这么多的朝廷官员知法犯法,会不会让百姓对朝廷失望。
“不会,这才能够证明朝廷想要肃清吏治的决心,你在报纸上要把这一点呈现出来。
大肆宣扬陛下的英明神武,太子殿下的勤政爱民,并且鼓励百姓勇于检举揭发。”
李慎摇头说道。只要马屁拍的好,好处一样不会少。
“王爷的意思是让民告官?”听到李慎的话,王玄策眉头紧锁。
“怎么了?”李慎反问。
“王爷,臣并不是反对,只不过自古以来民不与官斗。
民告官最后吃亏的还是百姓,还会有人因此丢了性命,所以一直以来很少有民告官的事情。
王爷如此鼓励,恐怕.....不太好。”
虽然王玄策也是官,但他还是站在百姓一边,毕竟纪王府对百姓还是很不错的。
民告官本来就已经是以下犯上。
大唐律法严苛,告状也是有严格要求,必须经过县、郡、州、都督府、最后才能够来到长安城。
越级上告就算是“越诉”,属于犯罪行为,按规定笞刑四十。
所以一般情况下民告官都是先打四十笞刑。
王玄策熟读律法当然知道这一点,对纪王说的鼓励百姓高官持有保留意见。
他觉得这样会害了百姓。
而李慎有不同想法,如果官府犯了错,百姓选择忍气吞声,那以后官府定然变本加厉。
长此以往下去,整个地方的百姓都要受苦。
“玄策,你这个想法不对,我大唐吏治清明,怎能被几只臭虫所污染。
本王明白你的意思,可这种事总不能一直指望朝廷自行发现吧?”
李慎有些生气,他感觉王玄策的这个想法有问题。
“王爷,若是普通小吏,告官倒是无可厚非,可有时百姓也是无能为力。
臣做过几年县令,深知官场的水有多深。
不要说是小吏,就是地方的豪强百姓也不一定告的赢。
他们跟官府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很多时候百姓告状,官府都会以各种理由不受理。
甚至还会倒打一耙,说百姓故意诬陷,想要讹诈钱财。
这种事情臣在官场这么多年,已经司空见惯,只有朝廷出手才能够还百姓一个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