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今晚这一餐过于丰盛,慕荷一不小心吃太多了。

她起身去簸箕上拿了几根山楂条,塞进嘴中,细细咀嚼着。

等将手中几根山楂条全部吃完后,肠胃还是感觉到不舒服。

慕荷又在洞内来回的走来走去,加快肠胃的消化速度。

等那股撑胀感慢慢缓解后,她才如释重负般坐回椅子上,收拾剩下的饭菜。

自从穿到这里后,她经常是饥一顿饱一顿,肠胃也在不知不觉间受损了。

看来以后还是要尽量做到饮食规律,如果再长期以往下去,导致严重胃痛现象那就有得糟心了。

将空的锅碗瓢盆垒到一起后,慕荷去墙角搬来一些湿的柴火加入火堆中,继续熏制着火堆上方的野猪肉。

野猪肉经过这段时间的熏制,颜色逐渐的从黑色变成了褐黄色,猪肉的皮脂层看上去也在变薄,肉质也越发紧实。

慕荷估计大概在熏个一到两天就熏好了,到时候在将熏好的肉放在通风的地方晒个十几天,就可以食用了。

见浓重的烟雾缓缓升起,她又往火堆中添加了一把湿柴,这才回洞内睡觉。

———————

第二天,慕荷一觉睡到自然醒。

她醒来第一件事就是跑去洞口开门查看外面雨停了没。

见淅淅沥沥的雨还在下个不停,并且丝毫没有停歇的痕迹,慕荷的心情有一种说不上来的烦躁感觉。

馒头在洞内憋了一天也快要憋不住了,不住的往她腿上蹭。

见状,慕荷也实在不忍心,她穿上蓑衣、戴好斗笠俯身将馒头抱入怀中去往亭子下。

把馒头放在地下后,慕荷顺势在长椅上坐下。

她抬头望向远处被密集的雨点蒙蔽的只剩下了一点轮廓,若隐若现的山脉。

听着雨水顺着亭角滴滴嗒嗒流下来的声音,仿佛浮躁的心也渐渐的平静了下来。

见馒头正玩的不亦乐乎,慕荷柔声叮嘱了一下,然后回内洞将昨晚堆放在一起的锅碗瓢盆带到溪水边清洗出来。

清洗好以后,她把带回来的那一背篓的鱼搬到亭子下。

用小刀刮去鱼鳞,切开背脊的鱼骨,把鱼的内脏和鱼鳃祛除,仔细清理着。

等忙乎完这一切后,慕荷吃力的将馒头也抱回山洞内。

馒头这段时间长的飞快,现在它的个头已经拔的快达到她的膝盖处了,再过不了多久,她就抱不动它了。

现在的馒头看上去威风凛凛,有它待在自己身边,慕荷有着满满的安全感。

将湿漉漉的蓑衣脱下挂好后,她把昨晚剩下的饭菜倒入锅中加热了一下,一大一小简单的吃了个早饭。

吃过饭后,慕荷拿来盐将其均匀的涂抹在每一条鱼的身上,然后用茅草绳子在鱼头的部位穿过去。

接着她将穿好的鱼带去内洞,一条一条排列着挂在木杆上。

到时候等雨停后,再把这些新腌制好的鱼挂到洞外风干半个月左右差不多就可以吃了。

慕荷弯腰将空背篓贴在墙角边放好,等要转身离去时,她余光扫了一眼旁边竹筐里的鸡蛋,眼前一亮。

她抬头拍了拍自己光洁的额头,暗声道“我怎么把这一茬给忘掉了,正好趁着今天没事做,腌制一些鸡蛋吧!”

由于现在两只母鸡都开始下蛋了,这段时间在不知不觉间慕荷已经积攒下了大约二十个野鸡蛋。

她蹲在竹筐边上,小心翼翼得从里面拿出了十个鸡蛋,放到锅中用清水清洗干净,去掉鸡蛋表面的杂质。

然后去火堆中磋了一簸箕的草木灰,挑拣出其中的大块未燃烧的杂质。

在往里面加入适量的盐,倒入保温瓶中的温水,将其充分的混合均匀。

接着,慕荷把清洗干净的鸡蛋放入草木灰中,然后将一个个鸡蛋用草木灰充分包裹好,放入坛子中,用盖子封严坛口,放到墙脚边。

这样在经过一个左右的时间就能吃上腌制好的咸鸡蛋了。

想想那黄的流油的蛋黄,她忍不住咽了下口水。

回到外洞陪着馒头玩耍了一会,再次闲下来的慕荷又开始感觉到无所事事。

环视了一圈洞内,等看到墙脚边的纺车后,她起身去内洞找出纺好的线团。

慕荷决定趁着雨天没事做,把棉衣、棉裤先给制作出来。

在这之前,她还得先做一个最原始最简单的织机。

在远古时期,古人都是以“手经指挂”来完成织纫的。

所谓的“手经指挂”是将一根根纱线依次绑结在两根木棍上,再把经两根木棍固定的纱线绷紧。

然后用手指像编席或网那样进行有条不紊的编结。

慕荷做不来那种带有脚踏的斜织机,只能采用这种最简易的原始织机。

她在外洞墙壁边缘选了个位置,然后去找来了一些木棍,用砍刀将其切成相同的长度。

慕荷用铁锤将四根木桩插入地面,然后在木桩上下的位置依次绑上两根横条。

接着,她在前面木桩的顶部也绑上一根横条,把两根线绳连接在尾部的另一根木棍上。

这样一个经线分离器就做好了。

慕荷又在横条下面继续钉入十三根木条,依次在分离器和木条中部绑上线绳,错开线绳的位置。

忙活了一会儿,一台非常简易的荒野版织布机就做好了。

慕荷从桌子上拿来纺好的线团,往线团中心插入一根事先准备好的长枝干,充当梭子,然后开始准备编织着。

她盘腿坐在织布机前面,拿起纺锤穿过经线,在织机内来回穿梭。

伴随着有节奏的织布穿梭声,梭子在简易的织布机上来回穿梭,白色的粗布随之缓缓而出。

慕荷停下用手调节一下线绳的紧密度,然后拉起分离器,让其控制着不同的经线起伏,接着继续专心致志的织着布。

渐渐地,她的动作越来越娴熟,织出来的粗布虽然做工还是有些稍许的粗糙,但是在速度上却已经是质的飞跃。

此情此景,让人不自觉想起“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的美好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