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浪荡子,却成了千古一帝 > 第333章 二桃三士,袁曹终于开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33章 二桃三士,袁曹终于开战

兵力部调整好了之后,先是进行了几轮佯攻,试探了一下守军的虚实。然后,就改用投石车对城头投石。

城内荆州军也早有准备,看到城外江东军用投石车投掷石块,他们就将主力撤到城内的城墙后面休息。只留下一些人躲在城垛后面值哨,发现江东军发起步兵攻城,才召唤他们的主力回去城墙之上守御。

所以,这种不紧不慢的投石车投石,虽然能给城内的守军不少压力,但却没有给他们造成多大的伤亡。

陶应定下的策略是围困,所以,进攻的强度也不大。

期间,刘备和“诸葛亮”也在城楼出现过几次。不过,只是晃悠了一会儿便回城而去。

江陵城的战事,就这样不紧不慢地拖着。

……

又过了几天,出使许昌的廖立回来了,随廖立一起回来的还有曹操的使者,依旧是皇甫郦。

陶应在自己的军帐中接待了皇甫郦。

双方见礼之后,皇甫郦就大吐苦水:“骠骑将军好不地道,上次在秣陵相见,竟然隔墙有耳,害得本使受了曹公的不少责罚。”

看来,上次的“隔墙有耳”之计,已经被曹操一方知道了。问题应该不会是出现在自己的骠骑将军府,大概率是袁绍手下的那群谋士传出去的。

陶浪子笑了笑,睁眼说瞎话:“本将也是后来才知道,当时张子布安排了辛毗在本将的书房边的厢房休息。”

顿了一下又道:“不过,这么隐秘的事情又怎么会传到曹操之耳呢,莫非在袁绍的幕僚中有人暗通曹操?让我猜猜……是许攸,还是郭图?”

“将军不必去猜。”

皇甫郦道:“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本使此次奉旨而来,是想请将军给刘皇叔一条生路。”

陶应皱了皱眉,没有说话。

皇甫郦又接着说道:“刘备毕竟是汉室宗亲,当今天子的叔父,希望骠骑将军能网开一面,放开道路让刘备去豫州。”

这是政治讹诈。

必是曹操料定陶应新占荆州大片土地,又不能在短期之内攻破江陵,才想用这种政治讹诈的方式,逼陶应做出某种让步。

其目的,很可能也不是真要救刘备。

而是想要陶应在夏侯渊攻取宛城的问题上不要计较。

不过,陶应自然不会吃这一套。

陶应板起了脸孔,不悦地说道:“你觉得可能吗?刘备与本将有杀父之仇。如今本将好不容易将他关在如同牢笼一样的江陵城中,又岂能放他逃生!

夏侯渊攻打宛城的账,本将还没跟曹操算呢。现在又想插手本将与刘备之间的私事。莫非真想本将与袁绍联合,共讨“挟持天子”的曹操?!”

皇甫郦见陶应说得如此坚决,不敢再闹。

赶紧改口道:“将军误会了,这只是天子的想法,曹公尚未认同,曹公已劝谏天子,并在朝堂之上历数刘备之罪,为骠骑将军求得圣旨一副。”

然后,也没说要摆什么香案,随手便将一个圣旨卷轴递给了陶应。

陶应展开一看,但见上面写着:“制曰:前有宗室之贼刘备,不顾手足之情,擅攻荆州,残害州牧刘景升,又夺其妻妾为己用,罪大恶极。

今幸得骠骑将军陶飞扬亲率大军为刘景升主持公道,朕心甚慰,朝廷幸甚,天下幸甚!

为彰骠骑将军殊功,迁襄阳侯,食邑三千户,代天子节制荆、扬、交三州。

原交州刺史鲁肃,忠勇节义,可为荆州刺史;原吴郡太守步骘,才具非凡,可为交州刺吏。两人均受骠骑将军府节制。

凡骠骑将军麾下有功将士,可具出姓名官位,列表交于朝廷审议,由朝廷一并封赏……”

这就是皇甫郦的外交手段。

先抑后扬。

也是后世谈判中惯用的技巧,即:“先将事情说得很严重,使对手觉得压力很大,误以为会谈崩,从而降低对方的对这次谈判的期望值。

然后,再将好处和盘托出,让对方有一个很大的心理落差,远远超出对方的期望值,使对方感恩戴德,欣喜若狂。

这种手段,陶应见得多了。

穿越之后也用得多了,并没有感到有什么奇怪。

甚至早在陶应的意料之中。

但是,也不得不承认这份圣旨可以帮陶应解决不少问题:

首先是,天子下旨将刘备骂成了罪大恶极的宗室之贼。这几乎是彻底断了刘备复起的机会。

然后是承认了陶应发起这场战正义性。

最后,是给陶应升爵升官,陶应手下的官吏也一并由朝廷背书,从此名正言顺。

这么多好处砸下来,意思也就是让陶应不要再提夏侯渊夺取宛城之事。

陶应也没有再提宛城之事。

曹操不占据宛城,就不敢与袁绍开战,所以,让曹操占据宛城,实际上更符合陶应的利益。

随后,双方又在一起讨论了一番共同对付袁绍的问题,陶应就亲自将皇甫郦送出辕门,让他回许昌向曹操复命。

……

而另一方面,几乎是陶应在与皇甫郦谈判的同时。由秣陵派出的使者张纮,也到达了袁绍的邺城。

陶浪子干的是两面三刀之事!

张纮见到袁绍之后,便毫不客气的说道:“袁家四世三公,祖德留芳,信义着于天下,得天下见贤思齐者景从,才有了门生故吏遍天下之盛况。

然,今日见之,却实在让人失望!

先有袁氏不肖子袁术,不顾汉室恩义,妄称九五之尊。今又有大将军袁绍,背信弃义,食言而肥。袁氏数百年的贤良名声,时至今日,已荡然无存矣!”

这种话,也就敢跟袁绍说说。

若是敢跟曹操这么说话,恐怕早就被拉出去砍了。名士边让之死,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但是,袁绍还就吃这一套。

因为张纮是天下名士。被名士不痛不痒地骂几句,袁绍并不会表现出很生气。反而假装礼贤下士的样子,问道:“子纲何出此言?”

张纮装出一副气愤的样子道:“此前,大将军与吾家主公曾有约定共伐曹操,而吾家主公提出的条件是……大将军不得攻打公孙瓒。为何在吾主与刘备作战之时,大将军却发动对公孙瓒的战争?”

“公孙瓒乃本将肘腋之患,本将不得不攻也。”袁绍道。

“可这也是吾主与大将军和谈乃至结盟的条件!”

张纮寸步不让:“大将军势大,骠骑将军府中幕僚属吏,皆劝吾家主公采纳……“两弱结盟以抗最强”的策略,进言吾家主公联合曹操共同对付大将军您。

但是,吾家主公恼恨曹操屠杀徐州,逼得陶老主公引狼入室,最后为刘备所害。认为老主公之死、徐州之失,都与曹操脱不了干系!

因此,才力排众议,欲联合大将军共伐曹操。

但是,吾家主公又担心大将军势大,怕灭了曹操之后大将军你会对吾家主公不利,故尔才提出不可攻打公孙瓒这一条件。想利用公孙瓒来制衡你袁本初!

此乃吾家主公的自保之策也,没有这条自保之策,又怎么敢放心地跟强大的大将军您结盟呢?”

袁绍沉默良久。

终于对左右说道:“传讯给张合、高览,让他们从渔阳退兵!”

随后,便让人将张纮送回驿馆。

待张纮走后,袁绍又再传令召集幕僚开会,共议与曹操开战之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