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我只是新人训练家,拿到精灵不过一个月,你们这么大的俱乐部的赛事我去参加那不是送人头吗?”林云苦笑,对袁华想要送他去参加俱乐部比赛有些不解。
“这个你就放心,这场比赛都是和你一样刚拿到精灵的新人训练家,不会有和我们这样的老牌训练家。”袁华道。
一听到对手都是和自己一样的新人训练家,林云松了口气,可想了一下又有些不解。
“可为什么会让我们这样的新人训练家参加?你们这样的职业训练家参加不是更好吗?”林云问道。
“这个资源秘境是很久以前联盟发现的,但是当初联盟将这个秘境交给了当时的几个俱乐部联合开发,具体原因已经没有人知道了。”袁华解释道。
“再加上这个秘境与普通的秘境不一样,最终一直由华夏联盟里十大精灵俱乐部共同把持,共同开发。”
“与普通精灵秘境不一样?”林云嗅到了一丝不妙,问道。
“没错。”袁华点点头,看了一眼手表,已经中午了,他带着林云去了俱乐部的食堂:“走吧,我带你去我们俱乐部的食堂吃顿饭,就当是员工福利了,算是庆祝你成为我们俱乐部的一员。”
来到星辰俱乐部的食堂,林云也不禁感慨星辰俱乐部的财大气粗,一个食堂居然建的居然比他们学校的足球场还大,足有四层高。
里面三三俩俩的坐着人聊着天,吃着饭。
但让林云侧目的是食堂的另一边有大大小小数十只精灵同样在那里进食用餐。
皮卡丘,圆蜘蛛,罗丝雷朵,东施喵……在一旁正坐着它们的训练家。
“居然有卡比兽…真是大户!”
“这里还可以让精灵一起用餐吃饭?”林云有些好奇。
“当然,和精灵同时进餐可以更好的培养训练家和精灵之间的默契。”袁华转了转头看向四周发现没有人在附近后才低声对林云道:“不过我不建议你在这里让精灵一起用餐。”
“???”林云有些不解。
袁华干咳一声,低声道:“这里的精灵食物和外面的差不了多少,但是价格比外面可是高不少。”
给了林云一个眼神让他自己体会后,袁华走向餐厅开始点餐。
“呱呱泡蛙,这个袁教练人还真的是怪好的嘞。”林云看向肩头的呱呱泡蛙道。
呱呱泡蛙也是点头赞同。
如果不是袁华提醒,说不得林云还真的会被坑一次。
不过出于好奇,林云还是去了精灵餐厅那边问了一下。
幸好有了心里准备,林云才没被餐厅的价格给吓到,这里精灵食物的价格足足是外面的俩倍多近三倍。
看着这里有人的精灵是卡比兽,居然也在这里购买食物喂食,要知道卡比兽如果吃普通食物的话一顿可是要吃掉接近它体重的食物。
而一只普通成年的卡比兽体重可是足足有460千克左右,近半吨重。
这不禁让林云感慨这个世界有钱人还是多,但可惜的是他不是,所以林云还是决定自己老老实实的吃正常的饭菜就好。
至于呱呱泡蛙,它有能量方块可以食用,这可比精灵食物好的多。
来到这边的员工餐厅,看了一眼,火锅自助,川鲁粤扬什么都有,而且还是免费,不过最终林云掏出之前工作人员给的员工卡,打了一份四菜一汤,俩荤俩素。
坐在一旁吃了起来,林云还是不禁感慨这大俱乐部的伙食就是好,每一道菜做的都很好吃。
尝了几口后看着一旁虎视眈眈,一副我很生气的模样的呱呱泡蛙林云不由得讪笑几声。
“放心好了,我没忘。”
从一旁的座位上拿起背包,拉开拉链,从里面取出一盒包装好的湛蓝能量方块将其打开。
呱呱泡蛙已经开始迫不及待了,一上午的忙碌加上俩次对战它也饿了,眼巴巴的看着林云手里的能量方块。
拿起一副餐具,顺便将能量方块放到一旁的座位上,林云道:“你也吃吧。”
看着颜色晶莹剔透,如同蓝宝石一般的能量方块,半蹲在座位上的呱呱泡蛙熟练的拿起一旁的勺子就开吃,大口大口的往嘴里塞,眼睛乐的眯成一条缝,脸上露出享受的表情。
“你这是什么?”一旁同样端着一份四菜一汤的袁华坐了下来,看着大口吃着能量方块的呱呱泡蛙有些好奇。
“这个是我自己调配的精灵食物,我管它叫做能量方块。”林云道。
“精灵食物?你自己做的?真厉害。”袁华忍不住夸赞道。
因为精灵食物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做得出来,而且做出来还受精灵喜欢,你必须得对精灵的口味,习性有所了解才行。
市面上大多精灵食物都属于通用型,也就是大多精灵都可以食用,但精灵的吸收转化率肯定远比不上能量方块的作用。
而且精灵食物一般都是由精灵培育家们调配,普通的精灵训练家可没有这个本事。
“你这是专门调配的水系精灵的精灵食物吗?”袁华有些好奇,看着眼前的能量忽然感觉有些眼熟:“我怎么感觉好像在哪见过。”
“奥,我这个自己做的精灵食物,我把配方卖给了联盟,所以你可能在联盟内网上看见过。”林云嘴里塞了一块猪蹄说话有些含糊不清。
“你是说最近联盟内网上挂着的能量方块用的是你的配方?”袁华惊讶的一把将手上的筷子拍在桌子上,他嘴上的声音也不自觉的放大,一旁的食客不由得投过来好奇的目光。
但林云不知道的是自从他进入到食堂里,有双目光在食堂二楼一直幽幽的盯着他。
看着周围人都看了过来,即使是袁华也不由得老脸一红,他低下头拿起筷子无意识的戳了戳眼前的饭菜,低声问道:“你真的把能量方块的配方卖给联盟了?那可是最近内网上卖的最火的新产品,据说已经出了几十万单了,完全供不应求,就连国外都有人想要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