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父轻轻的将暗室的门推开,看了一眼还在愣神的赵万胜说道:“愣着干什么?赶紧进来啊。”
赵万胜回过神,急忙跟着娄父走进了暗室,里面只有一盏小灯泡,略显昏暗,但还是能看清里面的环境。
暗室的空间不大只有十多平米,正对着门的一面墙摆放着很多灵牌,看上面的名字应该都是娄家的列祖列宗,这些东西确实应该放在暗室里。
最让赵万胜震惊的是,暗室里还放着很多古玩和字画,首先摆放在西侧的一个青花大罐引起了赵万胜的注意,走过去仔细观瞧赵万胜倒吸了一口凉气,激动的小心脏怦怦直跳,都看蹦出体外了。
赵万胜能确定这是个元代的青花大罐,看这个青花大罐的烧造工艺和画工,无疑是出自景德镇官窑。
这么大的青花罐而且品相保持完好,丝毫没有磕碰,在后世如果委托拍卖行拍卖,至少能卖到1-2亿人民币。
赵万胜拍了拍自己的胸口,强烈压制住激动的心情,抬头看向其它的古玩,赵万胜还发现了一只宋代钧瓷变釉花瓶,这件古玩也不得了。
古玩行里有句俗话“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赵万胜看到的可不止是一片,而是一只完整的宋代钧瓷花瓶,价值连城,他粗略估计后世也能值6,7千万人民币。
赵万胜环视四周,还发现有明代正德炉,明代青花瓷,清代康熙粉彩看盘······等古玩,大约有十一二件,件件都是正品,件件都是精品。
最后,赵万胜的目光投向了,放在清代画缸里的几卷画轴。
见到赵万胜对几卷画轴很感兴趣,娄父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取出一个画轴,走出暗室来到书房里。
赵万胜急忙跟了出来,娄父在书房的画桌上,小心翼翼的将画轴展开,惊得赵万胜张着大嘴,下巴都快掉了,呈现在他面前的是一张唐伯虎的山水画。
相对于瓷器这些古玩或者古董,书画作品更难保存,所以也更难珍贵,面对着眼前的这幅唐伯虎的山水画,赵万胜也无法评估这件画作后世能值多少钱,实在没什么参照物。
看这幅画的画工,赵万胜觉得应该是唐伯虎中期的作品,而且品相保存的也十分好,其价值应该不会低于,各大博物馆保存的唐伯虎的那些画作。
娄父介绍了一会,这幅画作的艺术价值和唐伯虎的绘画特点,这方面赵万胜可不太懂,听的有些云里雾里。
“爸!今天您让我看这些东西,是有什么想法吗?是想让我以后继承这些东西吗?”赵万胜急切的问道。
“你想什么呢?你也不姓娄,这些东西可是我们娄家的列祖列宗们传下来的,都是我们娄家的传家宝,怎么能传给你?”娄父不满道。
你就一个女儿,不传给我传给娄晓娥,也就相当于传给我了呀?我们俩可是夫妻关系。
赵万胜想不出这些传家宝,还能传给谁?
“那您百年之后,想把这些传家宝传给谁呀?”赵万胜试探着问道。
“这些传家宝只是让你看看,让你知道家里有这些东西,以防不测。等我百年之后,或者遇到什么危险的时候,这些东西都要传给我的大孙子,娄远。”
“严格意义上说,你不是我们娄家人,赵致也不是我们娄家人,只有娄远才是我们娄家人,才有权利继承这些列祖列宗收集到的传家宝,当然了,在这之前娄远还要把他的户籍,迁到我的户口本上,关系还要改成祖孙。”
“这件事情上还要请求你的理解,毕竟我们夫妻俩只有娄晓娥这么一个女儿,只能将你的一个孩子过继到我们娄家啦。”
“我们夫妻二人,也不着急把娄远的户口迁过来,在他18岁以前迁过来认祖归宗就行。”娄父将自己的想法,向赵万胜说了出来。
赵万胜知道自己的老岳父宗族观念极重,把传宗接代看得极重,他当然没什么意见,当初给二儿子起名娄远,就已经同意将他过继给娄家了。
但是他没想到娄家会有这么多的传家宝要传给娄远,赵万胜当然不会嫉妒自己的儿子,他也不会觊觎这些传家宝,只是觉得对大儿子赵致有点不公平。
赵致和娄远都是自己的孩子,不能厚此薄彼,赵万胜可不希望两个孩子未来继承的财富有差别,自己虽然也淘了几件古玩,但是和娄家的这些传家宝比起来,无论在档次上和数量上都不值一提。
赵万胜想了想,觉得自己不断努力,未来肯定也会淘到很多珍贵的古玩,把这些古玩都留给赵致,未必就比娄家留下的这些传家宝少,看来自己未来要为赵致多积累财富啦。
孩子还刚刚出生几个月,想这些事情是不是有点太早?赵万胜不免笑了起来。
“爸,您放心吧!等时机合适,我会把娄远的户口迁到您的的户口本上的。”赵万胜,郑重承诺道。
“那就好!那就好!”娄父,一脸幸福的说道。
娄父将唐伯虎的山水画放回暗室里的画缸,按动机关将暗室的门关上,然后赵万胜将书架推回原位,至此赵万胜也掌握了打开暗室和关闭暗室的方法。
暗室设计得十分巧妙,在外面根本看不出所以然来。
两人坐在书房里,娄父将每件古董的来历和艺术价值,都跟赵万胜说了一遍。
娄家出身于晋商,祖辈在清朝就拥有钱庄,当铺,以及古玩店等产业,在洋务运动以后开始进军实业和开办了现代化的银行,民国以后成为四九城屈指可数的的资本家。
据娄父介绍暗室中的几件古玩,还是娄母的嫁妆,赵万胜听后一点也不奇怪,谭家可是世代做大官的,自己家里的家庭菜肴,都能成为享誉社会的知名官家菜,可见谭家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
自己家嫡系女儿出嫁,嫁妆必定十分丰厚,陪嫁几件名贵古玩也在情理之中,赵万胜对谭家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