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了于大人,两人又原路返回从后门走出了于府。
路过于府大门时,还是有着不少人在聚集,谢瑾也无心再看。
被他拉着的容婉儿同样有些兴致缺缺。
刚才听到相公和于大人的谈话,她的心里就是一阵担心。
原来相公说的要分开就是去参军,她虽然不知道相公为什么这么打算,但是她早就听人说过,当兵就要打仗,打仗可是会死很多人的。
所以刚才在于府时她没有说话,现在出来后,马上就忧心忡忡的问道。
“相公,你说的要和婉儿分开一段时间,就是去参军吗?”
谢瑾心里打算着接下来的事,也没注意到婉儿的情绪变化,下意识“嗯”了一声。
容婉儿继续问道:“相公,打仗的话是不是会很多很多人?”
谢瑾依旧是“嗯”了一声。
接下来他就听到了容婉儿有些压抑的嗓音。
“相公,那你会有危险吗?”
谢瑾只好微微俯身,双手按住她的肩膀,轻轻晃了晃。
“傻丫头,你没听于大人说嘛,你相公我只是去当个幕后的军师,又不是真的去和人拼命,上战场的机会是很小的。”
听出了他话里的漏洞,容婉儿追问道:“也就是说,还是有可能了?”
谢瑾一愣,旋即无奈一笑。
“我们婉儿真是越来越聪明了,好啦,相公跟你保证,就算是真的去了边关,我也会照顾好自己的,至于你呀,只需要好好在家待着,把自己照顾好就行了。”
容婉儿虽然眼神有些落寞,但是在大事面前一直都分的清主次。
所以当下也是甩了甩小脑袋,像是要把所有不好的情绪和想法都甩出去。
然后努力朝他挤出一个笑脸,故作轻松道:“相公放心吧,婉儿在家会照顾好自己的。”
“对了相公,刚才于大人不是说还要你提前准备什么东西吗,婉儿要和相公一块去准备!”
听到她的这个小请求,谢瑾也是不好意思再拒绝,赶忙笑着点点头。
“好,那就辛苦小管家了。”
两人说说笑笑,眉头间的那点儿阴霾也被一点点驱散。
……
在容婉儿的陪伴下,谢瑾很快就准备好了一应之物。
例如行军打仗所需的水壶、厚衣物等,都是需要自己上心提前备好的。
虽然军队里也会有提供,但是自己多买一些质量好的,可以应对不时之需。
好在有着原主的这些记忆,自然省去了他不少麻烦。
等所有东西都准备好,就是等于大人那边的消息了。
另一边,公主殿下的事情他也没继续关注,因为无论如何她这回都得自认倒霉。
三司会审,加上证据确凿。
而且当天他在大理寺偏堂听的清清楚楚。
连北镇抚司的大人物都赶了过来,估计这下她不扒层皮都不行了。
两人准备好所需之物后,并没有回于府,而是继续在客栈住下。
在于大人家里住,虽然条件会好上不少,但终归还是不太方便。
对于谢瑾的选择,容婉儿自然是毫无意见,只要是跟着相公,无论在哪住都是一样的。
就这样在客栈又住了一夜,到第二天后半晌,于大人就派人送信来。
说是事情已经办妥,让他去于府一趟。
谢瑾不放心容婉儿一个人留在客栈,于是把她也一块带上了。
等到了于府,瞧见这走到哪都是一块儿的两人,于大人也是会心一笑。
等将所有事情都交代完毕,出了于府,谢瑾这才犯了难。
根据于大人所说,今天朝会上他已经把折子已经递了上去,而且很快就被顺理成章的批了红。
但问题是眼下正值初春,正是乍暖还寒的时候,边关的积雪还未消融,车马难行。
于大人的意思是让他再等上小半个月,等立春过后再去。
到时候驿道可行,而且还会有一批被派去边关的军队,同行的话也安全些。
可这样一来,反而让他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如果此时选择回家,过不了多久就又要回京,因为从京城去边关有条驿道是最快的。
但是那样的话,一来一回麻烦不说,婉儿的身子也经不起颠簸。
所以在简单思考了一番之后,谢瑾就突然萌生出了一个主意。
那就是在这京城租个房子,先暂时住下来。
因为他也不确定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公主谋反之事虽然告一段落,但是那女人毕竟是身份尊贵的大明长公主殿下,有没有留后手,或者说有没有下面的爪牙还会卷土重来替主子报仇,谁都说不准。
如果让婉儿跟着冯县令一行人回清水县的话,虽然平时邻里相处起来会更舒服一些。
但是没了他陪在身边,安全方面总觉得欠妥。
所以在他离开的这段日子里,先把婉儿在京城这边安顿下来,只要有于大人这层关系帮忙照应一二,安全问题他倒是也不用太过担心。
这样一来,他在边关就可以大展拳脚,彻底没有了后顾之忧。
将这个想法同容婉儿说了之后,小丫头自然是无不可,全都听他的安排。
而且在询问过他清水县和京城两个地方到底哪个离边关更近之后,就更加坚持要在京城住下来了。
因为按照这小丫头的说法,京城离边关更近一些,那她就会在心里认为,自己并没有和他相隔太远。
“这傻姑娘……”
谢瑾不禁在心中叹了口气。
既然已经把事情商量好了,那么接下来就是去租房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