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3虎卫八军 下
后边还有装甲师的组建,上官云是最重视的。
这次战役最关键的部分,辽河平原的装甲部队混战,也让上官云看到了装甲部队的真正威力。
步兵就不说了,一大片坦克冲过来,步兵根本挡不住。
除非那种最新式的现代化部队,装备非常完善的反坦克武器,以及提前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才能迟滞装甲部队的进攻。
否则,一般的攻防战和野战当中,装甲部队根本就是所向披靡的,就连骑兵在他面前也是小孩子一般的轻易碾压,不过骑兵还能跑掉,步兵连跑都跑不了。
与日军装甲部队一战,虎卫军以十分微小的伤亡的代价,歼灭了日军几乎全部的装甲部队,这也说明了先进的装甲战车的重要性,资源的重要性。
日军由于资源有限,所以无论是步兵还是装甲兵的发展都很受限制。
比如步兵的火炮口径普遍比较低,超过一百毫米口径的火炮都被称为重炮,这跟那个世界二战时期的苏德战场,根本没法比。
苏德开战,动不动就是200毫米的重炮对轰,坦克都是大军团作战,飞机几千架对战,几百万人的战场上,资源不充足的国家根本就经不起消耗。
日军坦克都是薄皮,最厚重的装甲车也比不上豹式坦克,所以这种仗没法打,上官云自然也没把他们当成自己的真正对手,无非是拿他们练兵。
而东瀛人此时也很郁闷,由于二战还没有爆发,诺门坎战役也没有发生,日军当然看不到那种残酷的战斗场面,也不知道将来的战场有多么恐怖。
所以他们很难想到虎卫军停战只是为了让他们去替自己守着边防线,挡着俄国人,好为自己争取足够的成长空间而已。
现在的日军的思维还停留在日俄战争的那个阶段,认为俄国人空有北极熊的外表,内在不过是虚弱和腐败,对自己形成不了什么威胁。
上官云也一直在想,自己崛起的有点快,现在二战还没爆发,自己就已经崛起了。
若是俄国人不跟德军死磕,反过来进攻东北,那自己可就悲催了,他现在可不想招惹俄国,俄国人的战争潜力太恐怖。
是时候去挑动一下西方人的神经了吧,上官云不禁想到了一个妙招。
让那个屠夫早点出手,狠狠坑一下西方那帮货,分担一下自己的压力,自己就不会成为众矢之的了。
装甲师的组建刻不容缓,随后经过参谋部的讨论,最终指挥部下达命令。
命令李德超和李伟以现有的装甲团为基础,挑选骨干,组建新的装甲部队,新的装甲部队编制略有缩小,主要也是为了降低后勤的压力。
首先眼下的装甲一团二团全部拆分,重新组建为14个装甲团。
以原有老兵为骨干,搭配那些龙南山军校出来的懂得操做装甲战车的学员,组成新的装甲部队,以老带新,迅速扩展队伍。
这14个装甲团,其中抽出8个团,配给8个主力军,另外六个团分成两组,组成两个装甲师。
新装甲师全部实行三三进制,每个师三个团,每个团三个营,每个营三个连,每个连12辆豹式坦克,6辆旋风防空车。
这样每个装甲营有54辆装甲战车,每个团就是162辆,每个师是486辆装甲战车。
而每个步兵军都有一个装甲团162辆坦克战车。
为了提高装甲部队的突击能力,上官云又给装甲师每个师,装备了一个重装甲营,包括三个重装甲连,每个连12辆虎式坦克。
虎式坦克装甲厚重,火力凶猛,对抗能力极强,适合担任装甲部队冲锋时候的前锋,相当于一颗子弹头一样,是整个装甲部队最锋锐的部分。
这样下来每个装甲师就有522辆坦克战车了,其中坦克360辆,还要大于二战时期苏德的装甲师的战车数量,并且防空能力和屠杀步骑兵的能力更强。
最后是空降部队,此战长城沿线的较量,由于游击队和空降团的介入,这一招奇兵发挥了巨大作用,令虎卫军占据了巨大的主动,虽然损失有点大,但是总体来说上官云非常满意。
所以指挥部下令,以空降团残部为骨干(剩下大概一半的兵力1500人左右),编制扩编为空降师,独立于海陆空三军系统之外,每个师四个团,每个团3000人,每个团又分成三个营。
空降师的给养物资都是由空军基地提供的,本身没有多余的兵种配合。
空降师即日起进行组建,训练。
至于空军和海军,上官云暂时没动,饭要一口一口吃,慢慢来,别步子迈大了扯了蛋,嗯,其实现在他这步子迈的也不小!
为了安全起见,上官云又兑换了几十座最先进的雷达系统,部署在自己势力范围。
一来是防范敌人的突袭,而来是为了方便己方的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