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百官:暴君朱厚照 > 第586章 偶遇海瑞(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群读书人,因为意见不合,引经据典,争得面红耳赤。

本来不管,但孩子被他们一浪更比一浪大的争吵,吓得哭了。

只能无奈的安抚,实在不行,交给了媳妇去抱着,自己让几个力士上前,将这群撸起袖子,抄出配剑,准备开干的家伙脱开。

“年轻人,何必这么大的火气呢?”

朱厚照看着他们都要约架了,眼皮子也跳了起来。

民间这些学子,斗起来的时候,当真是狠啊!

都要抄家伙械斗了。

“阁下!可通文章!”

这群人一看有第三者进来,对方又让人架开他们,输出就转移了,纷纷看向朱厚照。

有些时候呢,遇到走投无路来闹的人,尽量不要说让他们安静,不然他们会缠上你。

因为在他们看来,你来说话,就意味着你有办法。

如果没有办法,说这话,那就要出事了。

不挠你都算轻的。

而且,不尴尬吗?

朱厚照笑道:“略懂略懂,只是教过一个徒弟,有一群徒子徒孙,顺道写了几本破书而已。”

“这……敢问阁下尊姓大名?”

“号曰:沧海观山客。”

“沧海观山客?”众人一脸懵,突然有人惊呼起来,“您便是那个写《宝莲灯》的雅客!”

“宝莲灯!”

众人惊呼,不由得震惊起来:“便是那个号称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完成我华夏神只传说系统性整理的人。”

朱厚照版《宝莲灯》,可以近似看做封神之前的神话整理,跟《封神演义》,不遑多让。

“哈哈,只是一些白话文章,顺道系统性的整理了一下传说和仙神鬼怪体系,算不得什么能耐。再者,我也用了很多朝廷的钦封神系。”

“不不不,此书造诣极高,虽然是白话,但深究之后,却能看出来,我华夏神话传承之系统,极其详实,内外四夷,均能在其中寻得原神。”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对朱厚照版的《宝莲灯》极其追捧。

没辙,太火了!

而且,朱厚照安排了佛道两派僧纲道录,都去推。

皇帝亲自推荐,岂能不人人赞誉?

“好了好了,先不说这个。只是一本信笔,随手习作。倒是方才几位争论的焦点,在下也听闻了。无非就是人为道重要,还是道法重要的争论。”

朱厚照的话,让这群人一下愣住。

道?道法?

看他们愣神,朱厚照知道他们大体是有所感悟了,便说道:“知知谓法,知行谓道,二者相合便是道法。

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不管你拆开来看,还是合在一起看,不都需要行知的术来串联吗?

人要效法地,需要循地。所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接着,便是地法天,要循天。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于是,天地相合,便是道。

不管你拆与否,都需要去行,都需要术去验证结果。

所以,不要过渡拘泥于分、合,你们要记住,一切立于现实出发,不论黑猫白猫,抓得到老鼠,那就是好猫。

你们学王阳明的书,在我看来,你们并不是学他的道,而是将他的道变成你们的术。

再用他的术,去奠基你们的法,再穷极你们的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

持经达变。

这些都是法,同时也是术,它们只是用来砌道的砖。

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

懂了?”

朱厚照白话,引了一些古老的典章,告诉了他们一些朴素的道理。

前人,是用来超越的。

当你超越不了前人,要么前人牛得后人几千年都追不上,要么就是你的学问不到家。

不管争还是不争,不能问自己的道,那就是迷信了。

这群《宝莲灯》的读者眼底尽是骇然。

他们悟了,但好像听了个寂寞。

数秒之后,各自沉思咀嚼。

吵闹声没了,朱载堭终于不哭了。

此时,雨也渐渐歇了,朱厚照看了一眼天色,准备说要走了。

“先生。”这里有人站出来,问道,“敢问先生,道究竟是什么?还有,您怎么看待六经注我?”

朱厚照驻足,看着眼前的孩子不算高大,但穿着一袭朴素甚至充满补丁的长袍,有点儿好奇道:“今岁几何?”

“先生问我年纪,是觉得学生幼弱,不谙世事吗?”少年脸色涨红,似乎有点而被瞧不起的愤怒。

“这倒不是,只是你的口音,应该是闽地口音,一路从闽地来此,只怕也观了不少地方情况。那么,你出来游学,又有什么目的?”

“在下海瑞,表字汝贤,自号刚峰。虽然有闽地口音,但却是海南经略府人。”少年深吸一口气,“今岁十四,志于科举,遂拜别母亲,北上游学,至今满一载。求学甚笃,但各家学说繁复,理学心学王学圣学,此起彼伏,学问之间,互有冲突,引为仇敌。

学子争论,一言不合,拳脚相向。

当今圣明,一言阐天,二言释道,力劈华山,横扫千军,理学一败再败,不论程朱、邵周乃至气理诸派,纷纷更迭经意,皆以圣上所言:‘气终为物末万相,理始为物本万法’。为根基,阐述各自学问,但总觉得不得要领。

而今,王学更易,知知谓法,行知谓术,知行谓道,虽然令在下茅塞顿开,但还是感觉虚无缥缈。至少,知道不意味着可以行知。”

朱厚照上下打量了这个少年,好家伙,居然让老子在南京遇到了一个海南人不说,还说他是……

海瑞,海刚峰!

可以嘛!才多大,就出来游学?

厉害了!

收起了眼神中的赞许,朱厚照清了清嗓子说:“

知道、知法、知行。

行道、行法、行知。

以上作何解释?”

海瑞被这么一问,立刻搜肠刮肚的思索起来。

明明只是更换了一下位置,意思就变了。

海瑞片刻之后拜伏道:“学生只有一点思绪。

知道:便是了解。行道:就是了解后去做。

知法:则是了然。行法:就是了然矣的做。

至于知行和行知……应该是,知道这么做的后果,但仍然要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