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百官:暴君朱厚照 > 第518章 大理寺内的探讨(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18章 大理寺内的探讨(上)

大理寺。

杨一清看着皇帝书房送来的行文,然后拿给边上的费宏去看。

他只看了一眼,沉默的合上:“《民法·户律·成年令》中,已经提高了成丁年岁到十六了,陛下特别规定城市、乡镇户的成婚年岁,而你我,可都是城市户啊!这是连着官员一起打压了。”

杨一清点了点头。

《民法·户律·官爵令》:凡在品官员、勋爵等,皆录入本地城市户,不得以乡镇自居。

不迁,夺官,流放。

“但也是医部这边来了调查报告。女性适合生育年纪,并非初潮,而是十八以后,骨架长成,不容易难产。

但鉴于现在时序风俗十四五出嫁居多,故只上调一岁。

而男子十八成年为佳,但鉴于劳力短缺,十六也可,正好是读完书的年纪。

不过,乡镇户需要从军,那么城市户一般也会去准备科举,专心一段时间,年纪也一下到了二十岁,也没差。”

杨一清的话,换来的只是费宏的哀叹:“城市户十年不得从军,这得压死多少城市户百姓的心思?江南又会有一大批迁徙的人口。”

“这一次,是对全天下的处置。只是,城市内要改设街道,成立街道委员会。会将一批城市外围的乡村给划拉进去,变成和乡镇一个层级的结构。你看出了什么?”

“能是什么?无非要给城市人口增长留下空间,这些土地,未来就是建筑用地。如今有了水泥,重炮,战争方式也就变了。

曾经的城门,现在变成了阻碍。

真要开战,全部按照承德的建筑方式走,那是要一座楼一座楼的去夺,打的也是巷战,骑兵在楼宇之间穿梭,优势大幅度被降低了。街道,就是适应新式建筑的产物。”

费宏闷闷的说:“还有,我们得让渡很多利益了。尤其是家中的孩子,成年的只留下长子,剩下的全部分户出去,最好都去乡镇落户。否则我们在关外的土地,免税期一到,就要开始氪重税。

《民法·私人财产律·遗产继承令》,凡私产土地,同户籍继承,只收个人所得税,而城市户继承乡镇所在者,遗产税百分之八十。反之,亦然。但可折金券而冲抵,无法缴纳则抽签收回实产。所收遗产,并入本地乡镇、城市代管,并分包承租。”

“嗯……乡镇不限制科举次数,而非城市户却限制。”杨一清呵呵一笑,“陛下这是算到了,不用十年,乡镇就会离散无数,天下城市,转为乡镇了。”

“关键不是这个,而是《宪法·行政律·行政区划令》,乡镇、城市规划方式,以农业土地为核准。

占比低于百分之六十,则转为城市序列,每五年核查一次,随时更易。

也就是说,一个乡镇如果低于朝廷设置的耕地红线,那就得转为城市了。

到时候所有待遇,都会被消解。

而镇户,想要继续保持现在的待遇,就必须接受迁徙,前往边疆戍边。

补偿是有,可是不多啊!”

杨一清听得此言,只是沉默了一下说:“如果建高楼呢?”

“能建多高?《民法·城建律·商用、自用房建筑令》规定,居住用高楼。

省城不得超过六十公步,州府城不得超过四十公步,县城不得超过三十公步,乡镇不得超过二十公步,村社不得超过十公步。”

“按照陛下在京中的楼房规格,一层大概三点三公步,省城的最高就是十八层楼,州府城十二层楼,县城九层楼,乡镇六层楼,村社三层楼。全部给你限制死了。

而且是连着未来一起限制的。

现在的水泥、钢筋、砖,只能撑起一座十层的高楼。

未来或许能再上涨,但用来住人的,只能这么高。

再高,也不好拆,万一塌了,会死不少人。

陛下一直以来都看得很远,根本不给机会。

你要是敢僭越,那就等着九族一起被流放吧。”

是的,朱厚照在上边明确规定,皇帝特许你在规定范围内建多大的房子。

但如果你敢超过这个规定。

那你就是僭越。

僭越历朝历代,可大可小,但朱厚照在房子建设上是较真的,敢僭越,皇帝不杀你,但要连着你的九族一起流放。

明着写了律法,该是多少就是多少。

“你我落籍顺天……”

“你我是顺天下辖津门州、昌平县的户籍。津门州也就建个十二层。但还得在城内区划的中心去建。可是那边,都是百姓,拆迁是要赔钱的!强拆是要掉脑袋的!”

费宏的话,让杨一清熄了造一栋楼,当做遗产的冲动。

没辙。

“那二位上官就不拦着陛下吗?”不合时宜的声音响起,让费宏和杨一清都皱眉。

来者,赫然是林庭?,他原本是直隶左参政。

毕竟朱厚照,还有另一个身份,直隶巡抚朱寿。

左参政伴驾南下,也很合理。

然后,因为谢迁撞死,朱厚照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人进入大理寺,就点了一直给他印象不错的林庭?进来帮忙。

所以,他现在的官职是大理寺少卿。

倘若是之前,他这个官职进来肯定是降级了。

但朱厚照给大理寺提品。

大理寺卿是从一品,大理寺少卿是正二品,大理寺丞是正三品……

所以他算是升官了。

进来之后,还没忙碌几天,就发现了朱厚照接连不断的搞事。

他看着朱厚照的新想法,颇为无奈的说:“倘若制成律法推行下去,民间会有不少人反弹吧。”

“提前放出风声即可,下边自然会把该办的事情办完。”杨一清却一脸平淡的解释,“林少卿太小瞧百姓的自觉了。陛下就是重视了百姓的自觉,这才步步占得先机。”

林庭?闻言皱眉,看得出来,杨一清也是受到了谢迁的事情影响,并不打算亲自上了,而是等着看朱厚照折腾。

看他能折腾出什么花来。

老实说,朱厚照这几年变法很多,财税也是一片混乱,全靠各省的期货市场,以及各种从海外掠夺来的物资,现在朱厚照正式对江南下手。

那么江南将无法成为奶牛支撑大明未来的发展,没了财税要地,北方想要扛起重担,杨一清觉得有点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