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百官:暴君朱厚照 > 第279章 万宗之国(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徐阶知道,眼前这家伙,已经看透他的真实想法了。

他徐阶担心的是:一、陆军这套行商体系被海军复制,未来开海,海军将会挤压海商利益。

二、退役军人为国卖命,得了财货,荣归故里之后,只要有千分之一的军人,拿来教育子孙,将会成体系的对读书人产生威胁。

三、军队行商,文官肯定不能随意插手,就算插手也会得罪军队。但朱厚照厉害就在于,他不是给某某军号,而是给某某军人。

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人比营盘,更活!

只要朱厚照愿意,这批有知识的军队充任地方吏员,将会全方位无死角的冲击现有的文官体系。

但你反对不了!

因为不够格说不,地方吏员缺口确实是实打实的!

只要读书人不去录科,朱厚照就能用录科录取退役军人,他们一旦成为势力,军政相连,现行士绅体系必定会遭到全方位打压。

毕竟饼就这么大!新阶级吃一口,你就少一口。

杨光悠悠然吃着碗中的肉,淡淡说:“也有好处的。只要州县够多,繁衍够多,人口也就会增多。哪哪都需要盐,北方鞑靼人风干牛肉需要盐,关内腌菜需要盐,甚至腊肉都需要盐的。”

徐阶眼瞳微微一缩,不可思议的看着杨光。

“打仗,能赚钱。”杨光笑吟吟回应他的眼神,“只是收回成本需要时间。而时间对于国家来说,最无意义。”

徐阶手中的筷子没拿稳,直接跌落在桌上。

杨光没说什么,只是伸手拿起他的筷子,放在了徐阶的餐盘里,继续说道:“陛下给天下数千年的商业,带来了一股新潮的手段。我称之为投资远景金钱化。”

“所谓投资远景,自然就是投资时间,也可以称呼为投资国运。”

“大明有陛下,当真是我华夏族又一幸事。历朝历代,对于国家并没有太多感触,反而太多人眼中只有家族。而陛下就是要扭转这一点,让所有人都意识到,必须国、家、天下人一体,华夏才能永远叫做华夏。”

“宋有国、家,却无天下人,于是宋只能留下半壁江山。”

“唐初国、家一体,遂成半壁,贞观之治始,均田于天下,天下人遂在其位,因此有盛唐之称。

天宝年间,唐明皇不谙民生,地方亩产多寡,人丁多少,灾荒如何丝毫不知,于是失天下人。

尤是此,藩镇割据,天下不宁。但藩镇节度使为地方家族之位,暂时还与唐国利益一致,遂有家国模样。

但伴随着唐廷彻底衰颓,唐季中兴失败,得罪藩镇,再失家,国彻底独木难支。

因而黄巢起义,彻底埋葬大唐三百年基业。”

杨光看徐阶回过神来,抿嘴不言,继续笑道:“我朝亦是如此。

若无陛下,大明发展轨迹也会如此,先失天下人心,小民不识国,则困于宗族之下。

再失家,国朝再无人才。

遂亡国。

倘若运气好,还能剩下半壁江山成那两宋故事,运气不好就是下一个大唐。

所以陛下,正在挽救天下人之心。

诛天下反对陛下之宗族,扶持新的家族,以此统御天下人之心,做到国、家、天下俱为一体,如此方可战无不胜,攻无不取。

所以,陛下将国运前景明晰化。好坏参半,但也能清晰得知国家哪里病了,哪里需要医治了。

哪怕朝廷缓慢于民生发展几步,也能再有识之士的帮衬之下,再续命百余年。

倘若这样都救不回来,彻底积重难返,那么时也命也,国运当终。

你我商贾之人,最看中利益。

所以,伴随着陛下的手段明晰清楚,利益开始细化分于天下人竞争的那一刻,我就明白陛下当是如那史书中的圣君雄主。

正德,当有盛世!”

杨光掷地有声,然后笑道:“抱歉,激动了些。只是区区在下的一点拙见,莫要在意。”

“不,微光兄,言之有理。”

徐阶摇了摇头,他突然发现,自己自诩年少天才,但面对人生阅历、见解高于自己的人时,真的好弱小。

眼前的杨光,若是做学问,将名声大噪啊!

他的国、家、天下人的一体论,绝对能给陈旧的理学狠狠一巴掌。

虽然体系根据来自于朱厚照。

可是他改了。

国、家、天下如何一体化,北京、南京、天下诸省都吵翻天了。

杨光的体系,绝对是耳目一新的。

“不知道微云兄能否解惑。这所谓的投资前景金钱化是何意?”

徐阶赶紧问,他还作揖了,一点也没有架子。

杨光倒是不藏私,笑着与他说了。

徐阶听完,隐隐找到了一条路。

好像还和心学……不,甚至和王学不一样的路。

“多谢微云兄!”

“不客气。”杨光笑了笑,“那行你先吃,在下还有榷场的任务,得去问陛下货物准备如何。明年得增加一批新货,不然归化王会有意见的。”

“好。”徐阶目送杨光离开。

然后自己赶紧盘算起来这套体系该怎么融入儒家体系。

没错,融入儒家体系!!!

儒家真的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里搬。

……

杨光入帐见了朱厚照。

“嗯,你倒是有点意思。资本运作被你描述成金钱运作,倒也是符合你一贯的作风。”

朱厚照头也没抬,批阅奏章对杨光说。

杨光躬身道:“微臣只是追随陛下身后,一点拙见。”

“你这可不是拙见,而是看透了朕行为的本质。”朱厚照合上奏疏,抬起眼看着杨光,“看来这段时间的运作方法,让你多有感悟。”

“确实有点。”杨光点了点头。

“粗浅归粗浅,但不错。知道为什么历代对商人这般镇压吗?”

“不符合国家根本利益,华夏人太多了,需要庞大的人力与经营土地,否则一旦粮食不足,底层百姓会造反的。”杨光回答。

“不错,不过没有说道点子上。”

杨光愣愣看着朱厚照。

“你不是说了嘛,投资远景,就是投资国运。那么朕问你,大明是一个国,还是一堆小国组成的国度?”

朱厚照的话让杨光心头一个咯噔。

原来如此!

华夏号称万国之国,但朱厚照不喜欢,应该称呼为万宗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