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桂生没再说什么。
因为这是他也无法否认的事实。
真要是在朱慈烺手底下当官,不一定真的受得了朱慈烺的汉人为本思想。
俗话说,千里为官只为财,大多数官员其实当官更大的目的是做人上人,不是真的为了所谓读书人的理想,要救国救民。
虽说穷凶极恶的人往往在官僚集团中也不是大多数,但大部分也没到绝对的理想主义,能不主动加害庶民百姓已经算不错了。
何况,官僚集团的运作机制就是筛选掉真正的道德君子,而留下媚上欺下的伪君子。
所以,不可能是真好人还能为官或者为高官的。
即便是心里装着理想和正义的,也会形式上表现出奸猾的特征来。
像海瑞纯粹的人毕竟是少数。
要不然,海瑞也不会被歌颂了。
物以稀为贵,人也是一样,正因为海瑞这样的人稀少,所以才被歌颂。
所以,与卢桂生一样,现如今还在大明做官僚士绅的权贵士大夫中,许多人也不是真的就支持朱慈烺的主张,至少不支持朱慈烺对流寇那么亲和大度。
毕竟流寇是掘过大明天家祖坟的逆贼,更是破坏天下秩序的刁民。
刁民如果还能加官进爵,与士大夫平起平坐,那无疑是对礼教的极大破坏,也是在激励顺民也变成刁民。
但是朱慈烺也没办法,他必须这么做!
因为历史已经证明,单纯靠大明原有那帮权贵官僚士大夫救不了大明,甚至连保住南方半壁河山都不行,别说南方半壁河山,历史上到后来连个岛都不能一直守住,遑论出海开辟新天地。
所以,朱慈烺不得不高举民族大旗,向被权贵官僚士大夫鄙夷的庶民百姓乃至流寇伸出橄榄枝,以汉人拯救的是汉家文明去拉拢与动员广大百姓,而非只是以拯救朱家宗庙社稷的名义来策动受朱家优待了两百年的权贵官绅来抗清。
只是朱慈烺这个皇帝虽然有这样的胸襟和魄力,但不代表所有的权贵官僚士大夫都有这样的胸襟和魄力。
哪怕是一些真正忠于大明的所谓正人君子,也是没有的。
如历史上选择为大明殉节的史可法这些人,其实对百姓出身的人心存鄙夷的,所以他历史上拒绝了在高杰被汉奸害死后认高杰之子为义子的请求,结果导致高杰部后来也都投了清。
朱慈烺也清楚,大明的大多数权贵官绅们,现在之所以接受他的这种治国模式,并不是真的赞同,只是因为他是皇帝,他们不得不选择接受而已,甚至不少只怕已经受不了,巴不得建奴即刻南下灭了大明,而重建他们可以居于汉人庶民之上的统治秩序。
所以,朱慈烺也担心如果建奴真的还是选择了不理会他亲征北上,而选择出主力去攻打东南,会不会真的有江南的官绅投降叛敌,或者故意为难周遇吉和范景文,而直接或间接地帮助建奴占领江南,进而夺取了这个天下财富最丰厚之地。
为此。
朱慈烺决定放权。
他便下圣旨准予大都督周遇吉和首辅范景文合议决定东南一切大事,可以直接贬黜和任命官吏,也可以先斩后奏,甚至包括亲王。
朱慈烺相当于把整个东南都给了周遇吉和范景文。
这是没办法的事。
鞭长莫及,他既然要亲自握兵权亲征建奴,那他现在只能放权,就像历史上明成祖北征必令太子朱高炽监国一样。
在这个通讯不便利的时代,皇帝该放权的时候必须敢放权。
历史上的天启二年,建奴能攻占广宁,就是因为大明朝廷当局不肯放权给熊廷弼,还在想着制衡,让王化贞这个辽东巡抚在粮草与兵权方面处处制衡熊廷弼这个辽东经略,结果造成辽东明军和战略资源不能合力,进而大败,失去重镇广宁。
朱慈烺宁肯东南的最坏结果是将来成为了周遇吉和范景文的自留地,也不愿意这个最坏结果是让江南成为建奴和江南汉奸官绅的地盘。
此时的江南的确已经是流言纷传。
有说天子朱慈烺已经驾崩在前线的,也有说天子朱慈烺已经被俘虏的。
更有说朱慈烺已被建奴剐了的。
乃至还有各种说朱慈烺惨败重演英宗旧事的匿名揭帖出现在大街小巷。
而揭帖内容明显是有意乱江南人心,制造恐慌。
整个江南也的确人心惶惶起来。
好在厂卫也不是吃素的,何况朱慈烺还广布眼线于百姓中间。
周遇吉和范景文在收到朱慈烺让他俩人全权处理江南一切事务,乃至可以直接贬黜任命甚至是处决官吏而不限藩王宗室后,就也通过东西厂和锦衣卫查到了这些散播谣言与贴揭帖的人。
周遇吉沉声问着这些被抓爱的谣言传播者和贴负面揭帖者:“你们的幕后指使都是谁?”
而其中,一名因被打更的更夫百姓看见而举报,使其也被押到这里,且叫沈广谦的士子,在这时倒大声叱骂着周遇吉:
“奸臣!借着天子北征,就故意打压我士大夫,明显是要篡位做皇帝,你对得起陛下对你的信任吗?!”
“如今,竟还污蔑我们在诽谤朝廷、散播妖言。”
“这纯粹就是诬蔑!你们在指鹿为马!”
“没错!这就是诬蔑!周宁武,你不过是个粗莽武夫,有何资格审我们文士,你这是乱政乱礼!”
这时,另外一名因为指使人散播天子已经遭逢土木堡之败的士子房可衍也在这时对周遇吉叱骂起来,十分傲慢。
周遇吉当场拍桌而起:“老子凭的是皇命圣旨,怎么没有资格!”
周遇吉说着就道:“拿圣旨给他们看!”
“不过是骄诏之旨而已,谁信!”
而这时,沈广谦则冷笑着说了这么一句。
“没错!明显就是骄诏!天下谁人会信!”
房可衍也跟着冷笑道。
范景文这时沉声走了来:“何必多问,直接杀了,挂其首级与城墙上,以儆效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