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宝玉闻言笑道:“我这是想着你们必定要惦记着他家的酒席,可席上的东西都不如咱们家的,也就这个有些趣儿,才给你们带回来。

你别看外面腻,你再咬一口看看里面。”

晴雯知道宝玉的脾性,必定不会轻易哄人,便信了他,拿起方才那只又咬了一口,这回咬到了馅儿。

“这是......像林姑娘家里做的花果子,又不怎么像,没林姑娘家里做的好吃。”

宝玉听了笑道:“就是和林妹妹家的差不多的做法,里面是用鲜花和蜜做的馅儿,为了不让人觉得太腻,里面还掺了薄荷糖露进去。”

晴雯细品了一下,点头道:“确实是薄荷,不过总觉得这味儿有些怪。”

嚼着嘴里的东西,晴雯忽然停了下来,问宝玉道:“不会是因为这个果子不太好吃,所以才剩了这么老些吧?”

宝玉听了但笑不语,晴雯瞥他一眼,将手中果子放下,歪到了小榻上,也不看宝玉,宝玉有心去逗她,却被接受的秋纹给绊住,只能在原地站着,他冲着晴雯笑道。

“怎么会,我何时拿人家不要的东西给你们过,这都是最新奇的。”

晴雯听了这才转过脸来,与宝玉说道:“我自是信你的,只你换了衣服就回去歇着,别又说胡话给老太太招来,惹得我们跟你一起吃瓜落。”

宝玉听晴雯一席话只觉得脸热,他也想起来上回觉得冯紫英家的酒好,贪喝了几杯,谁知那酒后劲儿极大,他回到院子里好一阵闹,动静大得将史溁也给惊动了过来。

因而颇有一些不好意思,“我自去歇着就是,只我记得上回长辈们送了我好些表礼,我倒是想起来其中有一件精巧物,你将那些东西拿来给我瞧瞧。”

晴雯听了,翻身起来,从柜子下层最里处寻出一个匣子出来,给宝玉拿去。

“我就说不会饶了我,这些东西你平时就是看也不看一眼的,这会子竟是想起来。”

宝玉笑道:“芸儿成亲,我们都准备了贺礼,我见着卫若兰送的那对金饰别出心裁,想着我好似也有一个,就拿出来看看。”

说着,秋纹已经帮宝玉换好了衣衫,又帮他将头发散开,宝玉便抱着匣子靠在床边翻找起来。

卫若兰送给贾芸的是一对做工精巧的金丝制成的香囊,宝玉记得他好像也收到过一对,因着东西小,许是在匣子下面,伸手翻了几回,却没找到,他有些奇怪,一边翻一边喃喃道。

“我记得应该有的,怎么没有,难道是我记错了?”

“什么没有?又找不到什么了?”

麝月给宝玉端来醒酒汤就听宝玉在那嘀嘀咕咕说什么东西没有了,有些奇怪,正要细问,就听宝玉说道。

“应是我记错了,麝月,你来看,这个好不好?”

麝月一看,是一对金麒麟,那一对金麒麟的眼睛是珐琅和蓝宝石制成的,栩栩如生,麝月只一眼就看出这对金麒麟不似出自凡俗匠人之手,因而笑着称赞道。

“自然是好的,若不是好东西,也到不了二爷手上。”

麝月能认得好东西,可也不能说出什么一二来,宝玉也不再问她,只自己从这匣子里拣了几个出来,揣进明日出去要穿的衣服里。

待第二日出门,又是至晚方归,他一回来见到了袭人,便觉得她与往日有所不同,细看一回,发觉袭人衣着有些陈旧,便说将王熙凤才送来的几匹衣料中匀出来给袭人做衣裳,自此宝玉读书写字作诗一如往常。

且说贾琮得了差事,又忙了几日,终于得了空,他带上贴身小厮,骑了马往她亲生母亲所住的庄子上去了。

待他到了庄子上,去了他母亲素日住的屋内,却没找见人,就是他母亲身边伺候的一个小丫鬟也不见踪影,他心内狐疑了一会儿,但见屋内一应事物都被人收拾得井井有条,心道也许两人是出去了,便叫小厮出去问人去哪里了。

小厮出去找了隔壁住着的一个婆子问,贾琮就在后面跟着,就听墙角转弯处有两人正呵呵大笑,贾琮一听顿时觉得有些无奈,正呵呵大笑的两人中的其中一人正是他的母亲郑氏。

正要去打听的小厮也停下脚步,退到贾琮身后,贾琮嘴角扬起明艳的笑意,走上前去,果然看见他母亲郑氏正和住在隔壁的赵婆子拍手大笑,贾琮觉得好奇,就开口问道。

“姨娘和赵婶子在说什么呢,这么好笑,也说来给我听听。”

话音未落,正说笑的两人便都转过头来,见是贾琮,郑氏站起身来,拍了拍自己手上蹭到的灰,将吃剩下的半个洋芋重新放到面前的火堆边,对贾琮笑道。

“琮儿你来了,我们也没说什么,就是说你赵婶子昨儿去窖里寻洋芋,结果在窖里滑了一跤,倒是摔出来一个那样大的出来。”

郑氏一边说着一边用手冲着贾琮比了比,贾琮见状也跟着笑了起来,直说自己不信,郑氏见他不信,索性拉了他到了赵婶子家的房檐下,将一个老大的洋芋给找了出来。

“这回你可信了?”

“信了,信了,姨娘,咱们回去罢,站在外面怪冷的。”

贾琮见果真有这么一个大洋芋,立时就信了,见郑氏穿得有些单薄,便开口将人请回了屋内,至于方才和郑氏一起说笑的赵婆子早就识趣地回了自己家。

“姨娘,我下月就要去衙上办差了。”

“这是好事,在衙上也要听人家的话,你记得凡事多听听琏二爷和琏二奶奶的,别自己随便拿主意,你也别觉得自己从此就安枕无忧了,只有他们好了,你才能跟着好。

他是正,你不是,事事留心些不要越过了他去。”

贾琮不想在庄子里过得愈发肆意的郑氏竟然板起脸来叮嘱他,顿时错愕不已,就听郑氏又说道。

“你作什么这样看我,我没进府之前,见过多少人,什么样儿的都有,可最后活得久的,都是那些擅长和稀泥的,这为人呐,可不能太冒尖儿了。”

贾琮那日和贾芸一起在贾赦书房,也听贾赦说了不少朝中各位大人之间的恩恩怨怨,有不少人家都是家中兄弟同朝共事,有兄友弟恭共进退的,自然也有那种兄弟反目,老死不相往来的,因此也郑重地点点头,表示这些嘱咐的话自己听进去了。

郑氏见他用心答应,也放下心来,不用丫鬟,自己亲自动手从柜子里拿出来几个帕子香囊荷包等物交给贾琮。

“上回来,我见你这些都用旧了,就托人带了外头时兴的花样子回来重新给你做了几个换。

你现在不比从前,在外行走总是要多注意些。”

贾琮急忙伸手接过,见这些香囊荷包用的都是极好的料子,上面的花样儿也都是京中现下时兴的,他高兴地将这些东西放在身上比了比,脸上尽是得意。

忽然他又想起来什么,将这些东西放下,在自己怀里掏了掏,拿出来一根金簪来,在郑氏疑惑的目光中递给郑氏。

“姨娘,后儿初八是姨娘的生日,我来不了在这里就提前祝姨娘生辰喜乐。”

说着贾琮便向郑氏跪了下去,郑氏显然是没有准备,愣在了原地,不过马上就反应了过来,将金簪扔在桌上急忙将贾琮拉了起来。

“好孩子,你不提我自己都忘了的,你这孩子也是,好好的行这么大礼做什么。”

郑氏从未想过贾琮能拜她,一时间觉得浑身上下都不对,又手忙脚乱地去拉贾琮,慌乱之间还撞了几回椅子。

贾琮见状急忙起身,将郑氏扶到椅子上坐好,笑道:“姨娘不必慌张,我给您贺生辰最是寻常不过了,以前是我没有本事,现在我可以自己做主许多事,自然也能多来看姨娘。”

哪知郑氏听了他的话,却没有他想象中的高兴,反而板起脸来说他。

“我才和你说了那老些,你竟是混忘了不成,你总来看我像什么话,没得叫人以为你不尊敬太太。

当年也就是太太仁慈才留下了我,不然你就是漫天去寻,也断然找不到我的。

别的不说,就这一点,咱们就得感恩一辈子,更别说我前儿病了,太太不知怎么知道了这件事,让人专门请了大夫来看,又送了好些药材来。

这些都是她的好,你好好地尊敬太太,别辜负了她的善心。”

郑氏提起当年的事,贾琮也有印象,当时那些女人乌泱泱闹了半宿,最后还不是都销声匿迹了,府里也再没人提起过她们。

那时贾琮就意识到了贾赦不是他听说的那般模样,他只要说上这么一句话,便能决定许多事,改变许多人的下场。更是因着邢氏出言将郑氏留下,对邢氏多了几分亲近,想到这里贾琮点了点头,对郑氏说道。

“我自是记得太太的恩情,不敢忘的。”

叮嘱完这些,贾琮又在郑氏这里吃饭,饭毕接着说了一会儿话才走,走时天色已暗,又有微雪,马车载着贾琮匆匆离去,留下两行不怎么明显的车辙。

冬日无事,忽而南安郡王府遣人送了帖子,邀贾家诸位女眷去南安郡王府参加消寒会。

到了南安郡王府,早有南安郡王府的人在街口迎接,通往南安郡王府的这条街被人打扫得极为干净,史溁带着一众人下车,换了轿子进去,到了花厅门口,就见南安太妃和南安王妃两人就立在门口迎接。

史溁等人互相见过,一齐进屋喝茶,她们到时屋内已有几人,南安太妃见史溁并不认识,便笑着介绍。

“这是我认的干女儿,是已故平西侯石简的孙女儿,她们家从前一直在外州住着,才回京城不久,老太太应是没见过的。”

史溁听了打量了这个十多岁的小姑娘一回,笑着赞道。

“果然是个极好的姑娘。”

说罢,从手上褪下来一只镯子给了这个姑娘,又问叫什么,得知单名一个悦字。

邢氏与王熙凤各有赠与,这平西侯石家素来在外任职,甚少回京,与各府来往也少,史溁只听说前几年他们家老爷病故了,后来也没听说过别的什么,骤然见着了他们家人,也不过是平常相见。

众人先是聚在一起说笑,年长的自然是谈论些子孙后辈的趣事,随后各自寻伙儿打起了叶子牌。

而年轻的不爱那些,则是在一起或书或画,厅中有白瓶插着梅枝,便对着梅枝做起诗来。

屋内被地火烘得极暖,熏笼上也放了香味淡雅的香饼,史溁等人在打叶子牌的时候,也稍稍提高了袖口。

少时微微发汗,南安太妃便让人上了冰饮出来,席间南安太妃赢得最多,史溁居中,不赢也不输,邢氏亦可,唯有王熙凤输了个精光,最后还从邢氏那里借了不少。

玩乐一会儿,便有酒席摆上,众人按次序入席,席间有不知名的戏子登台,唱的是一出众人都没听过的新戏。

史溁听着内容较之以往的京中戏文都新奇,便多听了几句,讲的是一位女子先是被人陷害,后来她的丫鬟机敏替主子找到证据,那女子与自家兄长冰释前嫌的故事。

不独史溁听着有些趣味,各府的太太们也都纷纷说好,难为她们演这一出好戏,又赏了那些小戏子们好菜吃。

看完了戏文,又喝了茶,众人热闹了一日,便都起身说告辞,大家凑在一起又说了一回话,这才各自坐车散去。

史溁也坐着马车往回走,路过玉珍阁的时候,史溁看了一眼,叫人转告史何,年节将近,让他寻些金银玉器作为礼物多备一些。

史何应了,待史溁等人回府之后第二日一早,便出门去各个有名儿的铺子里去寻匠人打最时新的样式。

不想,那家的样子换汤不换药,就是史何见了也不满意,所以辞了那位师傅出来之后,他想起兴许别人家的铺子或许能有别的样子的,便打定了主意这些日子要各处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