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陈为稷不耐其烦的问过在场三分之一官员的意见,得到都是赞同高阳村学堂的答案,老爷子心里乐极了,面色不显,淡定地捋了捋胡子。

最后深深地看了眼王子福,而后在众人的恭送下背着手,潇洒离去。

顾知府在高阳村忙活完后回到知府县衙才给皇上写折子上奏,一是奏明高阳村二级水稻的高产以及丰收,二是禀明高阳村学堂一事。

至于后续,那是皇上的工作,他等着听令行事。

然,率先等到的不是皇上的圣旨,而是一份名为“锦日新闻”的报纸。

报纸的首页,标题大大地写着“惊!高阳村第二季水稻高产,风华郡官员下地感受丰收的喜悦”。

最大的一张图画是官员们穿着便服跟着百姓们下地收割,位于中心的男人正是风华郡知府!

下面还有他的一张近身镜头照片,是他割水稻的抓拍图。

与之并列的图片是紫陌的全景图,将他和高阳村村民都拍了进去,他穿着短打埋头苦干,头上冒着汗珠,和百姓融为一体,如果不是因为他长相出色,估计都认不出他是长清县县令。

其他人都不配拥有独立镜头,想要看自己的身影,就在大图里找。

众人发现,一番细找下来,目光总是情不自禁看向c位不远的长清县县令,明明他穿着最普通,视线却不由自主地多看他一眼,真真是怪哉!

从大图上可以看出,那些人是真心干农活,谁在磨洋工。

认出自己的官员都羞红了脸,借口说刚开始不熟练,后面他们熟练,图没有画出来而已。

文章内容以客观的角度叙述高阳村丰收的场景,官员们亲自体验农民的辛苦,赞扬顾知府为民着想,侧面叙述这一切的功劳都是因为长清县县令紫陌的英明与果敢。

如果不是他强制推行两季水稻种植,就没有今天的收获!

当然也不忘夸赞一句皇上圣明,知人善用,选中他回到长清县当县令。

总结:圣阳国有皇上这么一位明君,有顾知府、紫陌县令这样的好官员,有全国百姓们的支持,圣阳国的未来一定更加繁荣富强!

皇帝看乐了,作为报社的东家之一,在朝堂上当众称赞了顾知府和紫陌以及锦日报社。

范兮心里有种不好的预感,直觉告诉他不能让这个什么鬼报社发展壮大,于是上前打断正在兴头上的皇帝。

“皇上,这个什么报纸,如此光明正大将您与其他大人都写进去,肆意夸大宣扬,实属不当,臣请求皇上将其查封,将幕后之人抓捕起来。”

皇帝脸色瞬间沉了下来,这个老东西又在搞事情,要不是证据不足,他一定毫不犹豫让人把他拖出去砍了。

敛下笑意的皇帝神色冷漠地看着范兮,反问:“歌颂朕英明神武的文章在范卿眼中竟然是夸大宣扬?

范兮,你可是对朕不满啊?”

范兮噗通跪倒在地,求饶道:“求皇上明鉴,老臣绝无此意啊!”

“那你刚刚在胡说八道?”

“皇上,这个什么报纸来路不明,老臣只是担心有人借机生事,求皇上明察!”

皇帝冷冷一笑:“这家报社是朕授意锦行创办的,没看到上面的图吗?那是锦行特有的标志!”

众人一惊,没想到真相竟然如此!

这报纸的创意以及上面跟真人一样的画,确实是出自锦行的手笔。

是了,锦行是皇上的人,难怪报纸叫“锦日新闻”。

这时,吴宥旻上前启奏:“启禀皇上,报纸上提及的高阳村学堂一事,臣认为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臣认可高阳村学堂的办学模式和理念。”

“嗯,”对待自己的得力干将,皇帝脸色好了不少,“吴爱卿和风华郡顾知府意见一致,不知其他位爱卿有何想法?”

皇帝都出声了,保皇党大臣纷纷表态支持。

太子也出列赞成,这可是那位姑奶奶和父皇一起搞出来的新玩意儿,岂有不支持之理?

太子表态,太子一党纷纷附和,其他人表不表态不重要,因为已经有一半人数赞成。

再者,这些事情涉及不到自家皇子,他们不必惹皇帝不悦,跟着出来表决赞同。

二皇子一派几乎全员赞成,气得范兮差点血喷当场,怪他没有暴露在二皇子一派中,让他们以自己是保皇党一派。

关于高阳村学堂,锦茵直接将王子福与紫陌的对话一五一十地写出来,抛开锦茵带着私人恩怨,添油加醋地多加一些描写,事情本身就能引起不少人议论。

话题讨论:除了科举要考的知识,学堂应不应该有其他学科?

这还用说吗?

国子监的学子可不仅仅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骑马、狩猎、乐理、算术等都要学,王子福的话像是没见过世面的人才会如此大言不惭。

不少人开始怀疑王子福当时能考上进士产生了怀疑,皇帝亦然。

不过,查他的事情不急于一时,重点是商讨要不要更改学堂科目设定。

收到皇帝眼色的何业上前道:“皇上,臣认为可以让国子监率先尝试加上农桑课。

大部分能在国子监读书的学子都是名门望族的有才之士,他们博览群书,可是,那些知识对于百姓又有多少实用性呢?

他们大多是含着金钥匙出身,根本不知民间疾苦,如何设身处地为百姓请命?”

吴宥旻附和:“臣赞同何大人所言,如果今年的状元不是出身寒门的紫大人,他去当地接任县令一职便不会有改良水稻种植,更不会有两季水稻的出现。

臣觉得,哪怕学子们达不到紫大人的高度,至少百姓们田地里出了什么事,他们应对起来不至于毫无头绪。

臣赞成在国子监率先设立农桑课,跟紫大人搞的示范村一样,咱们也来个示范学院。”

有人当即出来反驳:“用国子监作为示范点,微臣认为不妥,国子监学子都是我朝最优秀的学子,岂能突然变更,扰乱他们学习的进度?”

何业嗤鼻嘲讽道:“呵,这么轻易就被影响,这样的人会是什么好官?随随便便就被人忽悠成贪官。”

“你……”

吴宥旻不给他出声的机会:“正因为他们是圣阳国最优秀的学子,才应该接下这份重任,不是吗?”

意思是,最优秀的学子学习最快,他们能学习成功代表可行性,便于推广,如果他们学不会,呵呵……优秀个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