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显,在这件事里,证明曹家当家人是这个心黑的后娘,曹德旺的亲爹不管事儿。
你好好的活着呢,却任凭你的媳妇干这丧良心的事儿,最后不仅失去了媳妇,也失去了两个儿子。
真特娘的活该!
但她佩服这个敢于和恶势力斗争的姑娘,妥妥的大女主人设啊!
时间进入金秋10月后,黑省的天是一天比一天冷。
明明才7个月,但肚子大的却极其不正常,利用职务之便,却照了个b超。
这一照不得了啊,竟然是三胞胎,当时就惊呆了陪同她产检的父母。
“怎么可能会是三胞胎?”
倒也不是不可能,发现怀孕是抽血验尿得出的结果。
医院b超机很珍贵,天天都排好多人照,她没事儿去照那个干什么?
再加上她就是医生,近水楼台先得月的缘故,医生们有事没事儿都要帮她看看肚子和发育。
他们也有说过她的肚子比正常要大,还开玩笑说可能是双胞胎,但她一直坚持说是自己吃得多。
直到因为大的实在看不过眼,才帮她预约了b超机。
其实她自己空间就有b超机,奈何她自己不方便,也不太会看影像。
谁能想到啊,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竟然是三胞胎!!!
相比较于她的高兴,父母开心之后,却把浓浓的忧愁挂上了脸。
“三胞胎比例很少的,很危险,天马上就冷了,一旦下雪,就更危险了。”
“你娘说的对,酒儿啊,你请长假,就在家安胎吧,你这肚子太吓人了。
坐也坐不住,站也站不久,就算天天坐诊也受不了啊!”
三胞胎,她何德何能,能同时怀三胞胎啊!
这在这个年代,绝对是招人恨的事儿啊!
尤其计划生育一来,那就更让人羡慕了。
父母的建议,她有听到,斟酌着:“我会和院领导反应一下。”
结果,不等她反应,得到消息的周越第一时间就为小酒向院长申请了长假。
回到医院的家属院,周越有些无奈的看着她。
“你看看你,守着医院还不知道去查,就是自信过了头。
家属院里早就谣传你这肚子不对劲了,我听到了,还要装不知道。
其实是害怕你的身体状况,真要有点什么,我害怕,搞得我也不敢催你,却不想,”
竟然会是这么大个惊吓!
三胞胎,不去想怎么养的问题,关键他媳妇遭罪啊!
“能不能减胎啊,咱不要那么多,到时候身体负担重,你这么瘦小,会很辛苦的!”
小酒一巴掌拍掉了他摸她肚子的手,
“胡说八道什么啊,人家是因为孩子状态不好才会减胎,我这好好的,你减什么减?
人家妇产科的主任都说了,我这胎像挺好,宝宝也很健康,为什么要减胎?
不减!
能有幸怀上,说不准我和他们仨有缘。
你这个只贡献了精子的老爷们儿,还是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
看爹娘脸色也和周越一样沉重,小酒无奈的跟他们科普了下。
“怀孕时候是辛苦,现在才七个月,却比人家要生产时候的还要大。
我知道你们都担心我,这样,我乖乖请假安胎不就行了?
这可是我好不容易才怀上的,我很期待和这三个小东西见面。
生产时如果胎位正,那还是正常生的话,如果胎位不好,那就剖腹产。
如果你们觉得我们医院还不够专业,那就找妇产科有名的人民医院。”
在小酒的极力劝说下,他们才勉强答应下来。
但他们却撤销了回村住的打算。
“那边距离医院远,来往不方便,等你生完,咱再回去住。
生产之前就住医院,这样万一有点啥事儿,咱也有反应的时间。”
小酒啃着苹果,看父母和老公就这么因为突如其来的惊吓而忙起来,她则悠哉的抚摸着肚子。
“你们仨,可得给老娘争点气啊!”
别看她面上云淡风轻的,其实心里也紧张。
毕竟现有的医学条件,比之后世,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就算她是医生又如何,很多事情照旧逃不了‘意外’和‘命中注定’。
三胞胎的事儿,小酒没让父母对外声张。
“等平安生下来,再朝他们报喜也不迟。”
霜降之前,小酒被父亲用三轮车拉着,母亲骑自行车,仨人也没叫翠兰,直接去了冠山屯。
将院子里的菜都收到了空间进行保存,爬墙的那些藤蔓也都攀扯下来,一起堆到了柴房。
“一场雪下来这就给压到下面了,回来直接沤成肥料,还不如收集起来引火变成草木灰。”
每年种菜之前都要撒草木灰给土地杀菌消毒,所以不管植物是什么形态,最终都将化成灰。
人也一样,生前无论多风光,最终敌不过生老病死的命运。
有小酒帮忙,陶昌义负责砍白菜,赵伶俐拔萝卜,小酒一点不浪费的全都收到了空间。
连萝卜缨子也不放过,“这可是好东西,娘你有没有晒点儿?”
“晒了晒了,留着天冷咱们铁锅炖菜吃,”
临走之前,又给柴火棚盖了一层塑料布,防止下雪将里面的煤球和柴火打湿。
院子里的压水井包上了厚厚的棉被和稻草,最后用塑料布缠起来。
家里的每个窗户,先是被小酒用泡沫板钉住,而后又在外层钉上三四层的塑料布。
零下几十度的天,她可不想头一年,就将玻璃给冻裂。
忙完他们家的,还得去隔壁忙八姐家的,整个忙活下来,已累的够呛。
“娘,别开火了,搁不住,来,我这儿有现成的,都是你们平时做多了直接塞给我的,咱就凑活吃点得了。”
只要周越不在家,她这儿就是他们的移动冰箱,不,她比冰箱好使多了,起码放进去的菜拿出来直接吃,不用再加热,关键还不变质。
临出门回家的时候,还看了一场大戏。
也不知谁家的老爷们钻了寡妇的被窝,被找过来喊打喊杀,哭爹叫娘。
还有在周围看热闹的老少爷们们,农忙结束之后,这大概就是村里唯一的消遣了。
果然爱看热闹的国人,哪儿都少不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