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分店多了,林水清的目标可不只限于此了。
林水清站在办公室的窗前,望着外面熙熙攘攘的街道,心中感慨万千。
自己家的服装生意已经步入正轨,分店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但她现在觉得还远远不够。
她有主意把【云想裳】开到全国各地,这个不急得一步一步来。
而且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抄袭和仿冒的问题也让她头疼不已。
虽然她的品牌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但她清楚,单靠服装这一块,未来的增长空间有限。
她心里已经有了一个新的商机,不过这件事得从长计议。
超市,这个新兴的零售模式,林水清打算把它做起来。
谁小时候没有一个开一家属于自己的超市的梦想呢。
林水清打算开连锁超市,要干就把它干起来,扬州市场可能不太满足了,她打算如果有能力可以去到京城。
毕竟未来京城的市场可是不容小觑的。
七八十年代,供销社是主流,人们习惯了凭票购买,物资匮乏,选择有限。而如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逐渐活跃,超市这种自选购物模式开始在城市中兴起。林水清打算在此入手,这或许是她下一个商业机会。
现在做生意的人越来越多了,有思想有胆子的人都有了只要胆子大就能赚到钱的想法。
七八十年代几乎是没有超市的,都是供销社,铁饭碗,说出去那也是有面子的。
她打算先和顾向东商量一下,毕竟现在她主管做生意,但是家里的事还是要靠互相商量一下才能和谐。
在店里林水清查了账,跟店员聊了几句,她便回去了。
本来就是想做就做的性子,而且这也不是她冲动的想法,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况且只要做起来又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谁会嫌钱多呢,而且放着赚钱的路子不走那是傻子。
回了四合院已经是下午六点了,小文小武已经从学校回来了,正在陪小西瓜小桃子玩。
家里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四个孩子有四个老人照看,林水清也没过去打扰,回屋就去给顾向东去了一个电话。
这个时间点他已经训练完了,正好打电话问一下。
顾向东那边也是刚刚结束训练,洗完澡,他正想再过一个星期媳妇孩子就过来陪他了,想想就高兴。
林水清和孩子提出过来一起陪他住家属院的时候他是没想到的,毕竟这边环境确实没四合院那边好,而且说实话部队这边条条框框会比较多一点。
顾向东正盼着媳妇孩子热炕头呢,林水清的电话就打了过来。
“喂,向东,你在忙吗?”她的声音轻柔,带着一丝不可察觉的小兴奋。
毕竟现在只是个想法,自己的事业忙起来少不了另一半的支持与理解,林水清对顾向东的看法还是挺重视的。
电话那头传来顾向东低沉而又有些惊讶的声音问道:“不忙了,怎么了媳妇?”
林水清没什么事是不会经常打电话给他的,都是他有时候实在是想她给她打。
她抿了抿唇,开口道:“我想开家超市,连锁的那种。”
林水清刚说完,顾向东就开口问道:“连锁超市?”
听着那边传来疑问的话,林水清才想起来一时兴奋忘了“连锁”这个词这个年代还没出现。她顿了顿,解释道:“就是开好几家店,统一管理,统一进货,统一价格,这样能节省成本,还能扩大影响力。”
顾向东沉默了一会儿,似乎在消化这个新概念。
在部队这么多年虽然接触新事物比较少,但他还是能快速接受新概念的。
只是沉思了那么一分钟他便问道:“这主意不错,可是咱们有那么多资金吗?还有,管理起来会不会很复杂?”
他虽然比较担忧现在都是供销社,超市和连锁这个词他还是第一次听说,不过他相信自己媳妇,也百分之百的去支持,也不算盲目,主要是自家媳妇能干啊。
失败了还有他来兜底呢。
林水清笑了笑,不愧是她老公,这接受能力和思考能力真的是太可以了。
“资金的问题不用担心,服装那边的利益已经足以支持开第一家了,至于管理,我们可以先从小规模开始,慢慢摸索经验,等有了经验再扩大规模。”林水清说道。
毕竟超市这种模式也是林水清第一次去做,没有经验也没有前例只能靠着自己去摸索了。
顾向东听了,心里有些佩服媳妇的胆识和远见。他点了点头,虽然电话那头的林水清看不到,但他还是说道:“好,我支持你。”
林水清听着那边传来肯定的答复也是高兴的。
听到自家丈夫的支持,心里一暖,声音也变得更加柔和:“嗯,那我就放手去干了。”
两人聊完正事又聊了会几个孩子,这才挂了电话。
放下电话,顾向东坐在床上,望着窗外的夜色,心里不禁感慨万千。他知道,自家媳妇一直是个有想法、有魄力的人,这次她提出的“连锁超市”计划,虽然听起来有些超前,但未必不是一个好机会。
他肯定全力支持她,毕竟是自家媳妇,而且他也相信她的能力一定会实现。
而林水清这边,挂了电话后,便听到林母的呼唤声:“水清啊,快来吃饭啦!”
刚刚本来就要过来找她,但小文说在和女婿打电话,她自然是要等小两口聊完再过来的。
两个小的已经睡着了。
而另一边,小文和小武则兴奋不已地讲述着他们在学校里经历的那些有趣事。兄弟俩你一言我一语,绘声绘色的描述把在场的四位老人都逗得开怀大笑。
林水清也一直挂着淡淡的笑意。
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吃完晚饭,就开始围坐在客厅看电视去了。
小文也不跟弟弟抢,跟着小武一起看动画节目。
林水清很是满足现在的生活,如果顾向东在旁边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