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华娱1994 > 第725章 电影节开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离开圣马可广场,廖鸿儒一行人又去佩萨罗宫、里亚托桥、叹息桥、总督宫殿等地逛了逛。

回酒店时,廖鸿儒兴致缺缺道:“没意思,我准备明天就回京了!”

张一谋面露诧异,劝说道:“来都来了,参加完电影节再走吧!”

廖鸿儒啧啧嘴道:“我又不是《一个都不能少》剧组的人,恐怕就连进会场的资格都没有吧!”

张一谋眼尾上扬,带有几分戏谑道:“怎么不是,你可是《一个都不能少》的出品人。”

廖鸿儒瞳孔微顿,随即道:“我这么把这事给忘记了!”

张一谋对着他挤眉弄眼道:“那你还要不要明天就走?”

廖鸿儒不动声色道:“我觉得师兄你说得对,反正来都来了,参加完电影节再走也不迟…”

张一谋闻言,嘴角轻轻上扬。

廖鸿儒继续问道:“师兄,除了《一个都不能少》进入了主竞赛单元,还有其他华语电影进入主竞赛单元吗?”

张一谋应道:“有的,张元导演的《过年回家》。”

廖鸿儒满脸疑惑,“张元?”

张一谋笑着解释道:“张元也是京城电影学院的师兄弟,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有《妈妈》、《北京杂种》等。”

廖鸿儒抬了抬眼皮,瘪嘴道:“我记起来了,就是那位专拍禁片的张元嘛。”

《妈妈》和《北京杂种》都被内地给禁了,根本就没能在内地上映过,不管是这一世还是在上一世他都没有看过。

张一谋苦笑着摇了摇头,“他们这一代的人出生在特殊的时代,养成了独立、叛逆和抗争的性格…”

廖鸿儒淡淡道:“反正他们的电影我欣赏不来…”

……

9月1号,第56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开幕式正式开始。

电影节开幕式的现场,人山人海,男的西装革履,女的套裙翩翩,连记者都是盛装出席,如果不是手里拿着摄影设备,和明星没啥区别。

会场外,数十米长的红毯边缘,一辆辆豪车缓缓驶来。

坐在豪车里的张一谋看着外面的人群和不停闪烁的闪光灯,深呼一口气,满脸从容道:“该我们出场了。”

张一谋也算是威尼斯电影节的常客,在这边有着不错的人气,所以他一下车,众多记者就对着他疯狂拍照。

“欸,张导身边的那位年轻人我好像在哪见过!”

“听你这么一说,我也觉得他似曾相识!”

“哎,都怪华夏人长得都差不多,不然也不会那么难以分辨!”

“我好像在那部电影中看见过他,他应该是名演员!”

“不对,我好像是在那张音乐cd上看到过他!”

“my God,他是廖!”

“廖?”

“对,就是那位华夏天才音乐家,他的那两张纯音乐专辑《华夏记忆》和《完美世界》我家里都有。”

“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还是一位大导演,他导演的《假如爱有天意》和《绣春刀》我都看过!”

“大家快拍照,这位奇人神龙见首不见尾,很少出现在西方媒体面前。”

廖鸿儒见很多媒体镜头对准自己闪烁个不停,剑眉微蹙,心中纳闷道:“你们特么的不拍张一谋,拍老子干什么?老子又没有电影作品入围。”

张一谋仿佛看出廖鸿儒的疑惑,轻声道:“师弟,你在欧美地区的名气可不小,他们应该是看出你的身份了。”

廖鸿儒心中了然,面带微笑,从容自信的走着红地毯,一步三回头,还时常摆出一些骚包的poss,让记者拍照,区区几十米的红毯,他们足足走了好几分钟。

进入会场后,烦人的闪光灯就消失了,廖鸿儒微微松了一口气,眉头舒展的坐在了座位上。

没过多久,就有人过来打招呼。

导演张元带着刘琳、李彬彬等《过年回家》的主创人员翩翩而至。

李彬彬来到廖鸿儒跟前,满脸欣喜道:“老板,你怎么也来了?”

廖鸿儒故意板着脸道:“怎么,我不能来吗?”

李彬彬面色一僵,“老板,我不是那意思…”

廖鸿儒轻笑道:“行了,和你开玩笑呢?”

这时,张一谋拉了拉廖鸿儒,“师弟,给你介绍一下,这是张元张导。”

廖鸿儒微笑着伸出右手,“张导你好!”

张元握了握廖鸿儒的右手,“廖导,你的大名我可是如雷贯耳啊!”

廖鸿儒笑吟吟道:“张导客气了,你可是我们京城电影学院的骄傲…”

二人商业互吹一波,便各自分开了,因为开幕式开始了。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开幕式很简单,先是电影节主席上台致词,然后就是播放入围的电影,这一播放就是十天。

开幕电影是一部叫做《随风而逝》的伊朗电影,据统计,开幕式的首映电影往往都会获得这届电影节的大奖。

由于伊朗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所以这个国家的电影审查制度非常严格,远非内地的电影审查制度可比的,但伊朗电影人依然能够在不触碰敏感题材的情况下获得众多的国际电影节的大奖。

据不完全统计,伊朗电影一共获得过三座金熊奖、五座银熊奖、一座金狮奖、一座金棕榈奖、两次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伊朗导演是一个很危险的职业,稍不注意就有可能进监狱去踩缝纫机,甚至还会受到鞭刑以及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伊朗的电影人就如同戴着镣铐在跳舞,但是即便如此,伊朗电影人还是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

第六代导演老是抱怨国内的审查制度太严,限制了他们的创作,但比起人家伊朗的变态审查制度来说,他们算是幸福的。

由此可见,你的电影作品能不能获奖,跟电影审查制度没多大关系。

这也是廖鸿儒对第六代导演不太感冒的原因之一,他们既想要国家的支持,又不愿意遵守国家的一些相关规定,是时不时抱怨国家这不好那不好,这和既要又要的婊子有什么区别?

这部《随风而逝》由于是波斯语,廖鸿儒看起来非常吃力,但却也能凭借画面大概知道,该片通过描绘小镇的乡村风俗,讲述了关于生命、尊严、信任、互助和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