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母一视同仁,给王家父子和陈小云母女都送了馒头过去。
回到家后,叶母在柜子里好一阵翻找,找了一些压箱底的碎布头出来。
这些碎布头都是叶老太太做发带和头绳剩下来的,都是一些灰色、黑色、蓝色这些颜色不好看的碎布头。
叶母见陈小云和王朵朵的衣服破破烂烂的,想着家里刚好有闲置的碎布头,就给她们送点过去。
这些碎布头虽说做不了衣服,不过用来做鞋子、缝补衣服还是可以的。
叶母拿着碎布头刚走出房门,叶青青正好做完绣品出来走动。
叶青青做绣品也累了,见叶母要给陈小云母女送碎布头,和叶母一起去村头的陈家。
走到前院,叶青青又停了下来,“娘,陈婶子母女刚搬到桃花村,家里应该没有柴火吧,要不送点柴火过去?”
叶母回想了一下,那院子好像确实没有柴火。
“还是你想得周到,我刚才送馒头的时候,确实没有看到有柴火,我拿一小捆过去吧,不然晚上都没有柴火烧水做饭了。”
叶母将手上的碎布头给了叶青青,然后拿了一根草绳,捆了一小捆的柴火,大概够用两三天的量。
叶青青拎着装满碎布头的小包袱,叶母抱着柴火,母女俩有说有笑地往村头走去。
陈小云母女住的宅子就在村头的第三间屋子。
这屋子虽然破旧,不过院墙是村长早几年找村里的人帮忙修建的,院墙非常高,院门也是修建墙的时候新做的。
当时这宅子住的是村里的王大爷和王大娘,两人原本有一个儿子,服兵役的时候死在战场了,儿媳妇带着两个孩子改嫁了。
王大爷和王大娘一直住在这个小院里,后来两人年纪大了,隔壁村的二流子经常来王家偷东西,村长特意找人修了院墙和大门。
院门没有关,叶青青和叶母直接拿着东西进去了。
一进去是一个小小的院子,院子里没有水井,不过往外走几十米,有一条小溪,用水还算方便。
这座小宅已经好几年没有住了,看起来有些破旧。
宅子只有两间房子,一间是厅堂,另外一间是睡觉的屋子,另外还有一个后来搭的小厨房。
这宅子虽说小了点也旧了些,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母女两人也是够住的。
叶母和叶青青过来时,屋里只有陈小云和王朵朵母女两人,母女俩正在归置村民们送过来的东西。
叶母将柴火放到院子里,往屋里喊了一声。
“小云妹子,我给你送了点柴火过来。”
听到声音,陈小云带着王朵朵赶紧出来,热情地迎了上来。
“谢谢绣绣姐,我们母女俩正愁着晚上没有柴火烧水呢。”
说完又看向一旁的叶青青,“好漂亮的小姑娘,这是绣绣姐你女儿吧?”
“陈婶子好,我是叶青青。”叶青青落落大方地说道。
叶母笑道:“这是我的小女儿,小皮猴一个。”
陈小云从身后拉了一个瘦瘦小小的小姑娘出来,“朵朵,这是青青姐姐,赶紧喊人。”
“青青姐姐好。”王朵朵小声地喊了一声,接着又躲回去陈小云的身后。
叶青青见小姑娘瘦得可怜,整个人怯生生的,看来路上吃了不少苦。
叶青青从口袋里摸了摸,里面有一小块饴糖,这是下午的时候唐肖景给她的,叶青青还没来得及吃。
叶青青将饴糖拿了出来,递给了陈小云身后害羞的王朵朵。
王朵朵看向陈小云,见陈小云点头后,小心翼翼地接过糖块。
“谢谢青青姐姐。”
王朵朵将糖块咬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塞到了陈小云的嘴里,母女两人露出了一大一小的梨涡。
小姑娘家教不错,从母女两人的行为举止,可以看出陈小云原本的夫家家境应该不错的。
只可惜在逃荒的路上都没活下来,留下了柔弱母女两人。
叶母拿过叶青青手中的小包袱递给陈小云。
“小云妹子,家里正好有一些闲置的碎布头,虽说做不成衣服,但是用来做做鞋底、缝补一下衣服还是不错的。”
陈小云十分感激地接过小包袱,母女两人经过一个月的逃荒,身上的衣服和鞋子早就不能看了。
叶母见陈小云一个弱女子带着9岁大的女儿,十分同情她的遭遇,特意提点到道:
“村里背后有一座后山,山上物产丰富,这个时候野菜虽说老了一些,但也还是可以吃的。”
“另外山上有不少村里人自发种下的红薯和山药,这些都是可以挖回来吃的。”
陈小云和王朵朵听到可以去后山挖红薯和山药,眼睛都亮了,这可是粮食呀。
叶母又说道:“村里每天都有很多人去后山挖野菜、打猪草,你要是不知道地方,可以跟着村里的人一同去后山。”
陈小云爽朗地笑道:“刚才有几位嫂子,说明天带我一起去后山挖野菜呢,再挖点红薯回来,家里起码能熬一段日子。”
叶母怕陈小云去了被村里人买下来的山上挖野菜,特意提醒道:
“除了后山,村里其他的小山不是被人买下来了,就是有有猛兽,你要是挖野菜最好后山那里。”
陈小云只知道,后山可以挖野菜,还真不知道其他的山已经被村里的人买下来了。
心里十分感激叶母,她们母女初来驾到,要的不小心动了别人家的东西可不好收场。
叶母见陈小云家里还有许多东西没有归置好,也没有多打扰,放下东西就带着叶青青回去了。
陈小云看着叶母和叶青青离去的身影,温柔地摸了摸王朵朵枯燥的头发。
“这桃花村的人都是好人,咱们有手有脚的,日子以后慢慢会好起来的。”
王朵朵笑容灿烂地看着陈小云,“娘,我喜欢这里。”
“娘也喜欢这里。”
陈小云牵着王朵朵的小手进屋,母女俩还要继续收拾村民们送过来的东西。
村民们送过来的都是实用的东西,有菜种、旧衣服,不过更多的是吃的东西。
光是鸡蛋就有半篮子,还有七八个大南瓜,圆滚滚的大冬瓜也有两个。
送得最多的就是红薯,红薯不挑地,随便在哪个犄角旮旯都种活,村里的人都不缺红薯。
陈小云看着厨房里堆成小山的红薯,怎么也有个两百斤,心里激动得不行。
加上官府发的五斤玉米面,和村民们送过来的东西,这都够母女两吃上两个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