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复几人走了过去。
田间地头,许多村民,还有寒山寺的和尚,都被组织起来,一起干活,兴修水利。
安排的可谓是井井有条,有戴着红袖章的大队长,负责管理这些村民和和尚。
干的那是热火朝天。
村民们都很有干劲,毕竟这些田地不是他们自己的,就是他们自己租种的。
水利修好了,上利国家,下利他们。
“什么人?”一名大队长过来问道。
“公社已经建起来了?”慕容复问吴用。
“是的,主公,按照您的指示,两浙路的村庄,都建立了农民公社。”吴用说道,“单独的农民,是无力修建水利,也缺乏改善农业生产的能力,但是公社能够把他们组织起来,集中力量办大事。平时也可以为农民放贷,打造农具。农民一开始不接受,但有一些农民尝到好处后,两浙路90%的农民,都加入了公社。”
慕容复实际上是以自己私有化的名义,完成了事实上的土地国有化,因为他是“朕即国家”。
而他明白,传统的精耕细作不足以让华夏子民过上什么好日子,只有工业化才是出路。
而且国内的耕地,也没必要看的那么宝贵。
日后等造舰大成,慕容复会相继成立驰骋四大洋的海军,海军舰队所到之处,所有肥沃的土地,就都是中华之粮仓。
为了给工业化铺垫,慕容复才在农村成立公社。
为的就是把人组织起来,让治下的子民,习惯于组织化的生活。
工业化不仅仅是开厂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改变农耕时代农民自由散漫的习性,培养他们组织化生活的习惯。
后世的农民进城就能进厂,就是因为长期在农村经历组织化的生活,稍加培训,就是合格的产业工人。
而非洲的工人之所以不行,自由散漫,发了工资就没影,就是没有这种组织化的习惯。
农耕时代的帝国,看似庞大无比,实则却是一盘散沙。
所以偌大的辽国和北宋,会被起家只有两千五百人的金人给灭亡。
后来满清入关,灭了上亿子民的大明,也是同理。
农村是无组织的,地主也不及昔日的门阀士族,没有坞堡和部曲,一旦成建制的朝廷军队打不过外敌,整个帝国就很容易垮掉。
可假如是后世的话,即便是同样的科技水平对付金国和满清,从富士康抽调一百万工人加以训练,就足以压倒性的灭掉金国和满清。
因为看上去平平无奇的富士康工人,是工业化时代的产物,习惯了组织化和规模化的管理,很容易成为比封建时代游牧民族优秀的军队。
所以公社这个东西,意义深远。
它以组织化的架构,将这片土地上的农民第一次组织起来,然后公社连接公社,所有的农村就并联起来,形成一个庞大的组织化的网络。
今天,能够很好的组织农民挖水渠。
明天,就能从这些农民中组织出十万大军,百万大军,甚至是千万大军,摧枯拉朽,横扫寰宇。
正如拿破仑之所以战无不胜,他对法国农民的有效组织,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公社这个制度的出现,就是打破了皇权不下乡的传统,把组织深耕到最基层,直接和农村互动起来,帝国的组织力将空前强大。
从此之后,就算技术不进步,只要公社存在,游牧渔猎民族凭借几万人就能入关的神话,也一去不复返了。
就算他们侥幸入关,也会陷入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因为这个体制的极限,就是人民战争。
正是:军民团结如一人,试问天下谁能敌?
看着这热火朝天的场面,慕容复知道,以此为根基,一切封建旧势力,都会被他荡平。
一切旧势力的挣扎,都是徒劳无功的临终呻吟。
“公社要好好办,要大办!”慕容复道,“我们不干涉农民的生产,但是要指导,引导,他们组织起来,让他们团结起来。思想上也不要松懈,你在宣传上搞得怎么样了?”
“明尊的新思想已经传播开了!”吴用道,“所有农民都知道,是明尊拯救了他们,带给他们美好的生活,人人称颂明尊。”
“不错。现在形势所迫,适当的迷信是可行的。”慕容复道,“有无贪污的事情存在?”
“有。”吴用说,“但锦衣卫都从重从严处理,杀头抄家,绝不姑息。”
“是的,对待老百姓,要像春风一样温暖,对待某些不听话的害群之马,就要如秋风扫落叶一样冷酷无情。”慕容复笑道。
两人的对话,格局太大了,俨然在领导国家。
眼前的大队长一下明白,这些是大人物,压低了声音,问道:“各位是?”
“明尊降世!”吴用道。
“圣火熊熊!”大队长道。
“拯救苍生!”
“天地大同!”
两人对过口号,都知道,对方是明教的兄弟。
明教经过慕容复的改造,逐渐开始组织化,党派化。
以明尊为信仰,推动地上天国的建立。
“这是我的腰牌,不要伸张,我们来下面走访。”吴用小声说着,露出自己的腰牌,上书“锦衣卫指挥使”的字样。
锦衣卫指挥使吴用,在两浙路,那是能止小孩啼哭的存在。
大队长吓了一大跳,面色苍白。
慕容复道:“不用管我们,你继续忙去吧!”
大队长看向吴用。
吴用点点头。
大队长心脏扑腾扑腾的直跳,连忙退下去。
慕容复走到田间地头,看着村民们干活,一切有条不紊,让他很是满意。
而之所以有条不紊,村民积极性很高,答案很快就浮出水面。
很快,就到了午餐时间,村民们排队打午饭。
午饭是咸菜,米饭,炖猪肉,豆腐汤。
除了炖猪肉每人只给一小碗,别的都是不限量,随便吃。
“这伙食这么好的吗?”鸠摩智都惊了。
他们大雪山寺的喇嘛,都不见得顿顿能这么吃。
“教主视金钱如粪土,这是教主自掏腰包补贴的。”吴用道,“一日有三餐,而且干一天活,还有一个银币的工钱。可谓是大手笔!因此村民踊跃报名,为公社干活!”
“这要花很多钱啊!”鸠摩智感叹。
“钱这个东西,花出去才有意义。”慕容复淡淡道,“现在老百姓的生活还是远远不够的,希望三十年后,老百姓能够顿顿吃土豆烧牛肉。”
“那可能吗?”鸠摩智诧异道,“土豆又是什么?”
“土豆是殷州的农作物,高产,非常好吃。”慕容复道,“殷州还有大量的野牛,等把科学和武功结合起来,就能冷冻储藏,未来牛肉会很便宜的。”
“总之,让天下百姓丰衣足食,是我的心愿。”
“先定一个小目标,朝着这个小目标前景,直到大同世界确立,人道天堂形成。”
“现在啊,只是大同的初级阶段,还没小康呢!”
现在华夏子民不过一亿人,而地球那么大,等殖民全球,以全球物力供养天朝,天朝的子民,确实可以顿顿土豆烧牛肉。
以后人口多了,但是生产力也随之发展,日子只会越来越兴旺。
慕容复扮演的是“哲人王”的身份,在精神和物质上,领导帝国的前进。
《九藏》的出世,就是在意识形态上,确立慕容复超然的地位。
而具体的物质发展上,慕容复也可以让帝国少走许多弯路。
几人说话间,村民们在大队长的带领下,开始感谢明尊。
这饭菜,是明尊赞助的,满满都是明尊的恩情,所以又被称之为恩情饭。
明尊的恩情,看来他们这辈子是还不完了,下辈子看来也困难了。
许多村民热泪盈眶,眼里有光,称颂明尊。
没办法,他们自出生以来,都是给朝廷纳税服徭役,累死累活,何曾体会过什么恩情?
明尊的恩情,真是太香甜了!
甜的让人想掉小珍珠。
赞词过于肉麻,慕容复摇了摇头,说道:“走吧,我们去看看工厂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