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早就商量好的,星期天是农历初一,那天郁老爷子和郑老太太该从大伯家到郁从心家了。

为免节外生枝,他们试菜最好在这之前搞定。

但郁从心不是说,她要弄的串串很简单吗?

现在竟然要杀鸡,那这成本岂不是太高了?

郁从心看穿了爸爸的想法:“你放心,只有最开始的时候用,以后不用。”

郁建华心想这还差不多,放下扁担走向鸡窝,从自家养得瘦骨嶙仃的鸡仔里挑了只看起来最好的,两三下杀了打理干净。

郁从容在饭桌上写着作业,挠了挠下巴说:“咱们家的鸡还没长大呢,就这么杀来吃了怪可惜的。”

郁从心心说,以她老妈养啥死啥的buff,这鸡够呛能长大。

鸡在水井旁洗干净了,郁从心把一家人,包括在看书写作业的郁从容一起,全叫进厨房。

郁从心往大柴锅里舀了半锅水,将两三斤的鸡仔整个放进去,再放进老姜和大葱。

“你们谁,把火烧上?”

郁从容不知道要干什么,但主动说:“我来吧。”

水烧开后约五分钟,郁从心让郁从容熄火。

把鸡捞出来放在一边,大葱扔掉,鸡汤全舀在一个大铁盆里。

洗了锅,再次烧火。

这次她先用冰糖炒了糖色,然后加入本地豆瓣酱和两大包卤料,刚炒出香味就把鸡汤倒进锅中。

汤底变成了深褐色,郁从心又加入香叶、桂皮、八角等香料。

这就算告一段落了,接下来就等着这锅汤再次煮沸。

郁从心擦干净手,对爸妈说:“一锅汤可以循环使用,只需要在味道变淡的时候加入需要的东西就行了。”

“就像先前说的,只需要第一次的时候用一只鸡调味道,以后可以不用,当然一个月补一两只其实味道会更好,操作还算简单吧?”

李秋红常年做菜,看出点门道:“是挺简单,不过感觉就跟卤菜差不多。”

郁从心:“是差不多,但你感觉到没有?味道要清淡很多。”

李秋红点点头。

郁从心说:“这是因为我们主要弄素菜,味道如果太浓了会腻。”

其实她本来打算加点火锅底料的,那样味道不仅更香,还能跟镇上的卤菜摊区别更大一些。

但她没想到,今天逛遍了整个小镇,竟然没有一家在卖火锅底料。

想到火锅底料,她忽然一拍脑门:“差点忘了,你们吃不吃辣?”

本地的口味就是偏辣,做串串也可以加辣椒,肯定会更受欢迎。

果然大家都点头。

家门前种着辣椒,郁从心赶紧去揪了一把回来,清水里洗洗就丢进了锅里。

汤底很快沸腾,散发出浓郁的香味。

郁从心加入盐和味精,一边加一边品尝,直到感觉咸淡合适。

接着把准备好的菜拿过来,除了花菜和土豆,其他全部倒进去。

等到那些半熟之后,再放进土豆片和花菜。

很快,菜可以出锅了,郁从心用漏勺捞进盆里。

外面,天色也黑尽了。

一家人饥肠辘辘,郁从心擦了把额头的汗水,笑着说:“可以开饭啦。”

菜足足有两大盆,刚端上桌,大家就迫不及待开始品尝。

郁从容只吃了第一口海带,就双眼放光,发出惊叹:“天哪!太好吃了!心心你从哪里学的竟然会做这个?”

郁从心围着滚烫的灶台忙了那么久,热的不行,站在风扇面前降温,还没来得及尝味道。

因为条件所限,缺了几样材料,郁从心原本还担心做出来会不好吃。

郁从容的反应给了她信心。

她将目光投向父母,两人一直没发表意见,而是每样菜都尝了一遍。

郁从心观察他们的表情,应该还比较满意。

果然,全部品尝完之后,郁建华和李秋红相顾点头,异口同声说:“我觉得可以!”

郁从心这便知道稳了。

她放下心来,故意开玩笑:“只是还可以?”

郁建华放下筷子:“我是说味道很好,可以拿去卖,肯定有销路。”

郁从容大吃一惊:“什么?卖?”

除了她,夫妻俩和郁从心两两相顾,忽然笑起来。

郁从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你们笑什么?”

郁建华对大女儿说:“我们呀,要做生意了。”

锅里有中午剩的稀饭,李秋红去给一人盛了一碗。

郁建华开始将这个星期发生的事跟郁从容详细说来。

郁从容越听越震惊。

她不过离开家短短五天,家里竟发生了这样的大事。

他们家竟然要做生意了!

见她虽然吃惊,脸上却丝毫没有担忧,反而有隐隐的兴奋。

郁建华就知道,不只郁从心,连一向稳重的大女儿郁从容,也迫不及待想改变家里的现状。

自从星期一的晚上开始,他和李秋红就没踏踏实实睡过一晚觉。

对未来的憧憬,对未知的忐忑,和对过去的自己没有更努力一些的懊悔,反反复复拉扯着夫妻俩的神经。

他们深知自己早该迈出这一步,郁从容的期待和向往更加坚定了他们的信念。

无论未来会遇到什么挫折,他们都要全力以赴,认真的去做。

郁从心知道,从来没有经商经验的爸妈,现在最需要的是建立信心。

于是对郁从容说:“姐你这么兴奋,就一点都不担心咱们的生意做不走会亏本?”

“亏本?”

郁从容仿佛听到一个天大的笑话。

“那可是中学门口独一家,那要都不挣钱,还有天理吗?”

“退一万步来说,不看咱镇初中,就说我现在的高中,你们知道学校门口的一条街有多少家商店吗?”

“那可是十几家,全部做我们学校的生意,人家都没亏本,这独门生意还能亏?”

郁从容也是镇中学毕业的,又快高三了,全家当之无愧的最高学历。

听到连她都这么说,郁建华和李秋红信心倍增。

一家人于是边吃饭,边开始商讨开店后的具体细节。

这些菜本来要做成串串,但家里没有,才这么混合着做成一锅。

郁从心把需要用到的竹签形容了一下。

这种小成本又繁复的东西,在十年后或者现在已经商业发达的地区都可以买,但本地不是没有么。

郁建华立即说,从明天开始他就去砍竹子自己做。

这年头家家户户都有一片竹林,一根长成的竹子就能做许多。

刚好现在有时间,郁建华打定主意多做些,这样又节约了一项成本。

虽然竹签不值钱,但对白手起家的他们来说,蚊子再小也是肉。

接下来就是商量每根串多少份量,以及定价,和摆摊需要用到的工具等。

郁从心发现,爸妈显然早就开始思考这些问题,说得头头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