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陛下,这么做恐引起百官非议,朝堂不得安宁啊。”

长孙无忌率先挺身而出直言劝谏,害怕跨度过大,百官一时无法接受,朝堂吵得不可开交。

他内心清楚皇上联合赵牧推行之事,百官于朝堂难以改变,怎奈事情影响甚大,必须分析利害,权衡利弊,再徐徐图之。

“玄龄,文本,懋公,你们觉得呢?”

李世民瞥了眼长孙无忌,没有听信一面之词,视线转向宫殿其他官吏。

他决定引导发明创造,强化国防,扩疆戍边,绝非临时起意,反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犹记得当年赵牧首度驾驶热气球腾空,长安百姓以为仙人降临。机车,越野车出世,同样在长安城引起前所未有的轰动。然而,出现次数多了,百官,百姓早已见怪不怪。

这几年,各地出现许多新技术,极大改变劳作方式,提高百姓收益,坊间丝毫不反感发明创造。

何况学院培养的诸多匠人,陆续获得官职,荣誉和财富。

发明创造,改良物品,俨然成为热潮。

今朝堂把以前固有的情况制度化,法令化,他不相信百姓反对。

朝堂百官么。

他相信凭借自己君威,赵牧的三寸不烂之舌,必能说服百官,使诸多事情顺利推行下去。

长孙无忌一家之言,未必是金玉良言。

房玄龄徐徐出列,抱拳作揖,声音低沉的说:“陛下,贞观四年以来,长安时常出现各类稀奇古怪之物,百姓早已习惯,何况陛下所推之法,利于社稷,利于百姓。

或许百官初闻难以接受,臣相信假日时日,成效越来越多,阻挠的同僚肯定越来越少。”

岑文本抱拳徐徐的说:“没错,楚王素来眼光毒辣,眼界长远,懂常人所不懂,既然利于社稷,造福百姓,为何推广呢,陛下常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今陛下所行之事,相信百姓肯定能分清利害,明白是非。”

李绩托腮思索,默不吱声。

说起来,作为统兵的将领,他带兵和赵牧征战时,有幸目睹震天雷,大将军炮,和赵牧改良的各类利器的威力。有层出不穷的利器,四域征战时,唐军方能所向披靡。

不过,皇上于全国内推行,大肆提高匠人地位,赵牧更建议设什么皇家科学院,来哄抬匠人的地位。他担心长久下去,国库存余锐减,等到各类爵位烂大街时,兵勇作战积极性锐减,不利于征战啊。

听见褚遂良,禄东赞陆续表达意见,李绩晓得自己无法避免,出列进言说:“陛下,臣支持楚王的建议,怎奈过多封赏爵位,恐怕消弱兵勇斗志,破坏兵勇作战积极性。”

“嗯。”

李世民微微点头,李绩的说法让他耳目一新,是个独特的见解。

赵牧的奏折内,包括他自己都没有考虑过兵勇的情况。

然而,军功封侯和匠人封爵,两者既殊途同归,又有些许诧异,相同之处皆为以贡献换取封赏,不同之处在于军功封侯部分人有实权,声望更高,匠人封爵纯粹为荣誉。

李世民轻咳两声,朗笑说:“懋公,你的担忧多虑了,匠人封爵难度奇高,这些年来获得爵位者寥寥无几,但他们带来好处数不胜数,此事无需再担忧。”

李绩闻声,作揖行礼退回去。

长孙无忌毫不犹豫迈步而出,斩钉截铁的说:“陛下,臣依然觉得不宜直接推行,该放出风声试探,毕竟,科举制以来学子寒窗苦读不容易。”

朝堂官吏多出身于世家,科举选贤已经打破世家垄断,部分庶族子弟出入朝堂为官,再提高匠人地位,让匠人出入朝堂,恐怕彻底打乱长久来的士农工商地位。

士子,地位变相降低啊。

“也对。”

李世民低声回了句,内心焦虑。

内阁六名官吏讨论,各出己见,已有截然不同的建议。

大朝之日,任由百官畅所欲言,各自讨论,朝堂肯定分化为不同的态度。他怀疑如遭到更多人反驳。

若无意外,事情无疾而终。

思量片刻,李世民微微摆手,示意百官退去。

今日稍稍试探,内阁意见各异,他该想方设法说服百官,顺利推行自己的计划。

良久,李世民揉着鬓角起身,向殿外叫道:“来人,陪朕出宫。”

皇宫,广场。

房玄龄,岑文本等人出宫时。

长孙无忌侧首瞥了眼房玄龄,疑惑的询问:“玄龄,陛下何意,为何突然向工部方面发力?即使赵牧造出大将军炮,各类利器,也不至于全国范围内推广,此举耗时耗力,费力不讨好。

你该劝劝陛下啊,为何支持陛下的提议呢。”

“陛下何意,你还不明白吗?”房玄龄捋着胡须淡淡的说,若他猜测没错,皇上为贞观盛世锦上添花,推动科技发展,最大化改变过去固有的生活方式。

据他所知,赵牧征战归来带回海量萨珊,可萨的书籍,皇上早下令弘文馆,崇文馆内学士翻译,学习萨珊,可萨文化,特别是两国出类拔萃的技艺。

显然,皇上不拘泥于以往的文治武功,希望创造属于自己的盛世。

“呃...”

长孙无忌汗颜。

他明白什么,他的确不明白啊。

依他所见,皇上策略过于冒进,甚至冒失了。

这时,禄东赞出声说:“国公,你久居长安,对长安变化见怪不怪,下官则有截然不同的想法。贞观初年,下官代表吐蕃出使长安,沿途所见所闻让下官惊目结舌。

不过,那时大唐各地以农业为主。

后来下官沦为俘虏来长安,相隔七八年再度目睹沿途所见所闻,却是另一番风景。

手工业。

贞观十年以来,大唐手工业遍地开花,作坊越来越大。不论先进的冶炼技术,制盐技术,或改良的丝绸方法,均给大唐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下官素来愚钝,已有所察觉。

陛下英明神武,泰山封禅途中,以及北地巡游时,肯定察觉到各地变化,想来因此大力推行新技术,提高匠人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