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说价格是波动的,八块多至九块不等,具体多少钱一斤得等到卖的那一天才能定。”
“这个价格还可以呀!你们问了几个屠宰场?”
“就只问了岑河屠宰场和沙市屠宰场。”
“这不行呀。”
“你是不是觉得他们的销量不够大?”杨俊猜测道。
“对呀,还有,我们这么大的规模,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那样容易被人拿捏。”
“销量是够的,岑河屠宰场每天要七八头猪,沙市每天要三十多头猪,要不了半个月就可以消耗完。”
“我们只有这两个客户,他们压价怎么办呢?”
杨俊也不知道怎么办了,他倒是听说过有南方的大老板过来中部省份收猪,但是没有联系方式呀!
杨铭继续说道:“这样吧,你先让岑河和沙市的屠宰场来收猪,我们先卖一点,然后你再到百度上去查屠宰场的消息,那上面可能会有联系方式,多找几家咨询一下价格。”
这件事本该杨铭负责的,但杨铭只喜欢跟美女打交道,只好先交给杨俊了,如果他们搞不定,那他就再去找投资部和人事部的人帮忙联系。
“好,我明天和会计一起去。”杨俊回应道。
第一批的猪终于开卖了,岑河小地方的屠宰场用一辆小卡来拉走8头肥猪,价格出到了8块8,这个价格不低了。
倒不是他们愿意出高价,而是岑河周边没有规模化的养猪场。他们想要买猪必须得去乡下一家一家收,那样价格可能只需要出到8块5,但是那样耗时耗力而且运输成本也高。而村里这边,杨俊联系了整个荆州的好几家屠宰场,根本不怕他们压价,他们用大车来拉,价格出到8块6,仅沙市一家屠宰场一次性就拉走36头。
“明天我们还来这里拉。”
屠宰场的人现金结算了36头猪的费用,然后去看了一眼其他猪圈的肥猪后又去看了一眼第二期的育肥猪,说道。
“可以,欢迎长期合作。”杨俊笑盈盈道。
他们的仔猪都是从散户家里买来的,品种和大小都不一样,出栏的日期自然也是不一样的,不能像大型养猪场那样一次几百头几百头的往外调,得将个头大的抓出来卖掉,把个头小的继续养。
其实,屠宰场和养猪场之间的利益是对立的。猪在体重达到100公斤以后,料肉比会增加,这个时候如果价格合适的话,养殖户希望尽快出栏;而屠宰场则希望宰杀250斤左右的猪,因为这个体重的猪出肉率最高,杀出来的肉也最好卖。若猪再重一些,肥膘就太厚,肉不好卖。
“嗷……嗷……嗷……”
这几天养猪场天天都是猪嗷嗷叫的声音,杨铭在家里都能听到。
肥猪终于出栏一多半了,第三期的养猪场也开始筹建了。杨俊在统计入股情况的时候,村民们还在持观望态度。
“再等几天也不迟呀,最多十天就能卖完了,到时候看看能赚多少,等大家心里都有个底再投也不迟呀!”有保守的村民开口建议道。
“不用等了,猪的利润会计已经算出来了,按照今年这个猪价肯定有得赚。”杨俊道。
村民们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他们唯一能算明白的就是收入减去开支就等于利润。而会计则是通过已出栏的重量加上估算的未出栏的重量减去仔猪的重量,然后去除总共消耗的饲料,最后得出料肉比,有了料肉比就能算出利润。
第一批的料肉比没有达到预期,但也还不错,基本上是3:1,加上今年的猪价相当可观,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一头猪的利润为498块。
这个利润还没有散户养猪的利润高,不过,养猪场养殖和散户养殖不一样,散户养殖不打疫苗,不要人工,而养猪场不行,一样都不能省。
“这要是猪价跌了,那利润不是得大打折扣了?”杨俊说道。
“那是必然,不过,我们的饲料有所改进,料肉比可能还会降低,即使猪价下降,利润也不会太差。”杨铭说道。
杨铭要的是规模化养殖,量变产生质变。散户养殖最多也就养个几十头,就算利润再高,那总的利润也高不到哪里去;而规模化养殖就不一样了,就算利润低一点,只要量大,利润就会高。比如:养一万头,即使每头只赚两百块,那利润也是两百万,不是散户可以比的。
猪终于全部出栏了,毛利率竟然高达14%,杨俊打算将利润连同账上没用完的成本全部以分红的形式分给各个股东,然后让他们再投资,被会计制止了。
“这样不行的。”杨四海道。
“怎么啦?”
“咱们是公司,要报税的。”
“那怎么办?”
“直接用第一期的利润和股份架构去投资第三期就可以了,这样可以不用交企业所得税和各个股东分红所得的个人所得税了。”
“那这点钱不够第三期的费用呀!”杨俊道。
“不够再往里面添呀!看谁还要往里面投钱的,就让他们继续拿钱来交就可以了。”
这个杨铭很懂,服装档口就是这样搞的。
第一期利润20万,加上存在账上没用完的钱,一共转过来62万,经过先后两期的筹建和运作,他们心里也有点底了,打算第三期只准备100万就行,这样就还差38万。
“这次我要投3万,谁都不能跟我抢。”杨正得的老子杨柴火手握厚厚的三叠钞票嚷嚷道。
“凭什么?就你有钱?我也出3万。”杨广树想也没想就怼过去。
“第三期的地是我的,在我的地上建养猪场,那当然得我优先呀!当年在桃山上种大棚还不是让你优先的?”杨柴火揭了杨广树的老底。
刚刚赚钱了,这次村民们都很积极,因为都贷到款了。可是,剩下的份额只有38万,而村民有六十多户,眼看着剩下的股份不够分了。
“怎么办?”杨俊苦笑一声,问向杨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