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随后,皇太极又重新改组了一番正蓝旗,并将正蓝旗的旗主之位交给了自己的长子豪格。】

【至此,能够最大程度上威胁汗权的三大贝勒势力已除,皇太极可以说是独自控制了八旗中的正黄、镶黄、正蓝三旗,实力大增。】

清朝,康熙年间。

对于太宗年间的一些事情,确实史载并不清晰,即使是皇室中人,也对相当一部分事情堪称是雾里看花,只能从不同的角度以及多方情况加以推断。

康熙其实并不十分在意,当初的额驸济农索诺木杜棱,在这件事情上究竟是怎么想的,在最初莽古尔泰有了谋叛的意图的时候又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不管他最初是想要从中获利于是真心参与到了其中,还是他因为额驸的身份不得不参与其中、又因为当时莽古尔泰兄妹几人的地位而不能告发……那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在太宗决定要处理这件谋叛事件时,在已经有人首告莽古尔泰兄妹三人有危及太宗之举时,在这样的关键时刻,他选对了立场和道路。有了他的作证,让莽古尔泰事件处理起来更加有理有据。

这就够了。

大臣嘛,有谁能够没有私心呢?康熙略略阖上眼皮。

私心这种东西,难以杜绝;那么重要的,就是这个人在关键时刻能不能明白自己的身份,能不能站对立场,能不能做到忠于皇帝……

只要能够保证这些,其他方面也不是不可以稍微放一放。

像是如今,敖汉部可一直和大清关系维持的比较好,当年太宗长女固伦公主和敖汉部额驸班第的四子一女,长子温布和次子鄂齐尔都还是与宗室联姻……温布好像有两个儿子来着?

后金,天命年间。

努尔哈赤面色平淡,虽然有那么一瞬间的波动,但整体上还是维持住了平静。

莽古尔泰啊……还有德格类,这是大金建立以来,这么长时间中难得的一个整支被除去宗籍、贬为庶人的案例。

以往,努尔哈赤也并非没有遇到过谋反叛变的事情,但是,出于大金的国家架构、出于女真部族等种种方面的原因,努尔哈赤并没有对这种叛乱之人的亲属进行大规模连带处理——就像是舒尔哈齐,他也只是直接处理掉了舒尔哈齐,以及他的长子阿尔通阿和三子扎萨克图。

像是舒尔哈齐的二儿子阿敏,还成为了四大贝勒之一;另一个儿子济尔哈朗,还被皇太极信任倚重……更不用说舒尔哈齐剩余的儿子们了。

莽古尔泰也完全没有想到自己最终会走到这样的地步。

妹妹被牵连处死——这也是大金的第一例;自己的几个儿子被处死,这虽然也让他愤怒,但说到底也是常态;可自己剩余的子孙、以及德格类的子孙虽然没有被处死,但全部被废为庶人……这就着实有些过分了。

他当然知道,这件事情是自己做的不地道,谋划干掉皇太极,或者选择一处自立为王,这些都是完全不能够被汗王所容忍的,不论是日后的皇太极,还是现如今的大汗、他的父亲努尔哈赤。

这确实是自己做的不对,因此,自己的几个儿子被处死也算是常态。

但是,皇太极怎么能让自己的所有子孙都出宗籍、变成庶人?!

按照他皇太极之前确立的制度,六祖子孙,俱称觉罗。那他的后人,日后是被归类为那一堆“觉罗”,还是连“觉罗”也算不上?

莽古尔泰越想越愤怒,如果不是顾忌着眼下是在努尔哈赤眼前,他就已经要佩刀出鞘了。

【在压制三大贝勒、强化自身权力的同时,皇太极还在对后金的各项制度进行了各种改革。】

【这些制度,一部分是在中央层面,一部分是在地方、特别是农业、户籍人口等方面。】

【在地方农业制度上,理论上后金大体包括两部分:一种,是努尔哈赤在获得新领土后进行了计丁授田,由此拥有自己的田地的自由民,这种计丁授田在后来与“屯地”制度相结合;一种,是女真建国前就已经存在的田庄制度,也可以叫做“拖克索”,在后金建立后,这种田庄依旧存在,并且还在随之扩大。】

【这两种制度之中,第一种,努尔哈赤建立的计丁授田,理论上是会诞生一批拥有自己的土地的自由民——但这是理论上,事实并不完全是如此。】

【首先,计丁授田的分配对象,是后金的军士,当地的汉人以及其他人是不在这个授田的范围之内的。】

不少人对此点头,别的不说,给士兵分田地这件事情属于是再正确不过了。

想要有所作为,想要能够继续发展,就必须要稳固人心;而军中的军心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而想要获得这部分人的心,那么还有什么能够比土地更合适的?

【其次,在有些时候,这个“军士”的定义是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模糊的——也就是说,这些获得土地的军士中,有一部分并不是此前并没有田产的人。换言之,某种程度上,这些人是奴隶主。】

【是的,奴隶主。女真,包括此时建立的后金,实际上是属于奴隶制度,当然,他们在逐步向封建制度的转变之中。】

【那么,这个计丁授田的结果,就是奴隶主由于其寄生的本性不会去参加劳动,而分得田地的一般士兵也由于作战、训练和值勤应役,任务十分繁重,也不可能有很多时间进行耕作,农业劳动的重担仍主要落在奴隶和余丁的肩上。】

【余丁且不说,但是奴隶还能是谁?——女真原本在各部之间的交战中,掳获了不少其他部族的百姓作为奴隶;但是进入辽东之后,更多的奴隶,就是当地的汉人。】

【这实际上,也是后金进入辽东之后,当地百姓反抗激烈的重要原因之一。】

汉朝,元狩年间。

刘彻的神情有几分阴沉。

女真,一个部族是那什么奴隶制,这没问题;但是,他们建立了后金,还依旧保持着奴隶制,还进而想要将这样的制度沿用到辽东汉人的头上——这件事情就不是很能让刘彻保持心境平和了。

奴隶,大汉同样存在,甚至大汉的奴隶并不少,且长安之中就有不少的奴隶买卖市场。但是,大汉的奴隶是一回事,后世的汉人被后金变成了奴隶是另一回事。

那些,都是普通的黎庶,因为后金的入侵就被变成了奴隶……还是这样的奴隶,他们当然不可能就此接受。那么,后金之后,皇太极又是如何处理这件事情的?

以及,后金的这么一个奴隶制度,又会维持到什么时候?

【第二种,田庄,或者说拖克索制度。拖克索制度,实际上就是奴隶制庄园。在后金力量增强、进入辽东之后,庄园数量迅速增多,相应的奴隶数量也在飞速增长,上自努尔哈赤及诸贝勒,下至八旗士兵“皆有奴婢、农庄”。】

【而至于与计丁授田相结合的屯地,就是一个相对更符合后金后续发展所需的制度了。早期,努尔哈赤发现女真“兵无粮饷,民无赋税”,这显然不利于努尔哈赤开展持续的军事行动。于是,他在“各处部落,例置屯田,使其部酋长掌治耕获,因置其部而临时取用”。

万历四十三年,努尔哈赤又更改了一番屯地制度,要求“每一牛录出男丁十名、牛四只,以充公差,命其空旷的地方垦田耕种粮食,以增收获储于粮库”,并且“委派十六大臣,八个巴克什办理记录此项粮食的收发事宜”。】

【也就是说,屯地这一制度,每一个进行耕种的百姓都是自由民,且他们这样的耕种属于“公差”,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服劳役。】

【随着后金据有辽东,以及努尔哈赤对汉人的处理,一部分汉人百姓并没有变成奴隶,而是变成了民户,与那些女真、或者说满洲自由民们一同屯田耕种,向后金交纳官粮,应差服役。】

【虽然这样的屯地编户们,实际上也受到了相当严重的剥削,但到底是要比奴隶们好上一些,也因此,在实际的发展之中,屯地生产出来的粮食物资要比庄园多出不少。】

【同时,后金士卒的来源和差徭也大多来自屯地编户。】

【而皇太极,也看到了这样的情况,他发现了这一趋势——屯地越来越能够给后金带来收益;同时,鉴于庄园大多为贵族们所有,为了压制一部分贵族的力量,皇太极便开始重视屯地。】

【天命十一年九月初八,皇太极“令汉人与满洲分屯别居”,原本十三名汉人壮丁组成一庄,给满官充当奴隶;皇太极此时要求只留下八人作为奴隶,剩余的人都编成民户,到其他地方进行屯田耕种,且“择汉官廉正者理之”。】

【同时,他又派孟阿图等人“丈量地亩”,将“各处余地”归公,分给民户耕种,不许贵族们再立庄田。】

宋朝,开宝年间。

赵匡胤一方面感叹于后金此时的田地制度,一方面也对皇太极的举措而抱有怀疑:“他丈量田亩、余地归公、将汉人分屯别居,这些都没问题;不允许贵族们再立庄园,这本身也没什么,但是,他真的能够禁止住贵族们再立庄园的行为?”

赵匡胤可是能够确定,皇太极这些举措,当然是为了后金的持续发展,毕竟,屯地获得的收益更大,远比那些奴隶庄园中对国家提供的收获多。但是,皇太极同时也在削弱后金这些传统贵族们的权力是真的。

他这要动的,是贵族们的土地,和名下的人口。

不论是女真还是明朝,不论是中原还是其他外族,土地和人口,这两个资产都是最核心最重要的资产,努尔哈赤进入辽东以后,后金就已经是“上至努尔哈赤及诸贝勒,下至八旗士卒”,都有了一定的庄园和奴隶,这也充分说明了女真贵族们对于这两大核心资产的渴望。

这样的利益,这样的渴望,是皇太极能够收的住的吗?

阿敏、莽古尔泰等人,为什么能够说得出择一地自立为王的话?除去他们在八旗贵族中的支持者,不就是因为他们手中有着完全属于自己个人的人口和土地资源吗?

——贵族们虽然不能说都打着自立为王的打算,但谁会嫌自己的核心资产少?谁会觉得自己的力量已经足够了,不需要扩充了?

不说像是完全奴隶制的女真部族,就是现如今的大宋,那也是所有达官显贵们都想要尽可能地去扩充自己名下的土地和佃户数量啊!

赵匡胤并不看好这一政令在后金日后的发展,好一点,就是皇太极在位时可能还能一定程度上压制,但等他死后继承人就不一定能够压制住;坏一点,就是皇太极在位时也不能阻止贵族们暗中建立庄园的行为。

毕竟,这种和土地人口有关的事情,要是好处理,他赵匡胤早就下政令处理了,哪还会让大宋走上不抑兼并的道路?

【随后,皇太极对于奴隶、人口方面的制度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

【天聪四年十一月,皇太极下令编审壮丁,要求“牛录额真各察其牛录壮丁,其已成丁无疑者,即于各屯完结”,“此次编审时,或有隐匿壮丁者,将壮丁入官。本主及牛录额真、拨什库等,俱坐以应得之罪。若牛录额真、拨什库知情隐匿者,每丁罚银五两,仍坐以应得之罪”。】

【天聪五年七月,皇太极颁布了《离主条例》,其中规定:凡除了八固山贝勒之外奴隶主,犯有私行采猎、擅杀人命、隐匿战利品、奸污属下妇女、冒功滥荐、压制申诉等罪,允许奴仆告发,“准其离主”。

第二年,他又对《离主条例》作了补充,“如告数款,轻重相等,审实一款,亦免坐诬告之罪。如所告多实及虚实相等,原告准其离主”。】

【天聪八年十月,皇太极又改变了原本的俘虏处理方式。他宣布:“俘获之人,不必如前八分均分,当补壮丁不足之旗,八旗制度设牛录,一例定为三十牛录,如一旗于三十牛录之外,余者即行裁去,以补各旗三十牛录之不足”。】

【而等到称帝建号之后,崇德三年,他更是直接宣布将一部分奴隶变成自由民,“前得辽东时,其民人抗拒者被戮,俘取者为奴。朕因念此良民,在平常人家为奴仆者甚多,殊为可悯,故命诸王等以下,及民人之家,有以良民为奴者,俱着察出,编为民户”。】

汉朝,文帝前元年间。

刘启边看边点头:“这几项政策下来,皇太极能够掌控的土地更多,也从贵族们手中搜出了大量的奴隶以及隐户,算是增强了后金国力,又增强了皇太极的力量……至于离主条例,则是既有经济生产上的作用,又能够用来限制打击贵族。”

而后面皇太极直接释放奴隶,倒是更说明了此时皇太极本人的权力和威望。

————

————

从《简明清史》中看,努尔哈赤时期可以算作是从家内奴隶制过渡到庄园奴隶制,皇太极时期则是封建的农奴制逐渐代替了奴隶制。

某种程度上,自耕农就是国家的农奴,对国家负有出徭役,兵役和赋税的义务。

范文澜的中国通史:自西汉中期以后至南北朝奴隶数量显然是巨大的,但因此说当时社会还是奴隶社会,这就错了。须知奴隶只是农民阶级(有田的和无田的徒附)中最不幸的一部分。

到了宋朝之后,倒是农民们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