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唐朝,贞观年间。

李世民表示,这种操作虽然并不稀奇,但是放在元朝这样的皇帝换得和走马灯一样的背景下,还真是……一个让人很难评述的操作。

他说的这个操作倒也不是燕帖木儿选择立和世?的次子而非长子——这不就是立一个幼主嘛,不奇怪;也不是图帖睦尔把和世?的长子妥懽帖睦尔扔到了广西——这也是一个消除威胁的常见方法。

而是,直接干脆向天下声称妥懽帖睦尔不是和世?的亲生儿子……这个操作,虽然说是从血缘上能够斩断妥懽帖睦尔的继承权,但是,这个声明一看就不会有人相信,也就没有什么实质意义上的效力,最多在燕帖木儿尚且强势的时候能够充作辅助证据。

但是等到图帖睦尔和燕帖木儿一派逐渐衰弱之时,这个声明可是没有什么作用的;相反,这就是在和世?暴亡之谜之后的又一重死仇。不过话说回来,图帖睦尔一系和和世?一系的仇怨早已结下,再多一个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李世民想不明白的是,究竟是为什么,图帖睦尔要让和世?之子继承皇位——在他自己还有儿子的情况下?

李世民不理解,真的不理解。

在明知自己一系已经和和世?一系结下深仇大怨——不管和世?之死到底和你有没有关系,但总之大部分人都愿意相信有关系——的情况下,图帖睦尔的脑子里面到底是怎么想的,才会想到让和世?之子继承皇位的决定?

可别说是因为他自己的这个儿子年纪尚幼。和世?的两个儿子,次子懿璘质班可完完全全是个幼主,毫无疑问;长子妥懽帖睦尔,倒是年纪大一点,但是十二岁也算不上什么成年人,也不能亲自理政,同样也是幼主,况且他还被图帖睦尔流放多年、还扣上了一顶并非和世?之子的帽子。

——所以,图帖睦尔到底是怎么想的?

不要说是什么对兄长和世?的愧疚或者感怀,亦或者心虚,李世民可不信这一套,如果和世?真的是图帖睦尔杀的,那他在杀人的那一刻就理当已经下定了决心,想了个明明白白。既然已经有了选择,又坐上了皇位,那么还有什么可以为此而做出有关国本的决定?

——可以心怀感叹,但是在做下关于继承人这样至关重要的决定之时,却不可能因此而变成这般结果。

说句不好听的,若是图帖睦尔在登基后的这些年中日日对和世?心怀愧疚,在痛苦中挣扎……那你当初为什么要做下这样的决定?如果图帖睦尔的心态当真如此,那他实际上也不是什么合格的皇帝。

如果不是因为这种原因,那么是因为……朝堂?

不。燕帖木儿在图帖睦尔驾崩后,还直接想要立图帖睦尔之子为帝,这起码说明图帖睦尔的人手还是可以在朝堂中、在拥立新帝这件事情上占有一定的主导权的。

那还有什么原因?谶纬……吗?——虽然在元朝的蒙古人那里,并不一定叫做谶纬。

汉朝,元狩年间。

看到图帖睦尔在位期间对妥懽帖睦尔的态度后,再加上燕帖木儿选择了身在京城的不过七岁的懿璘质班为新帝,刘彻点点头:“明白了,接下来就是这个妥懽帖睦尔登上皇位了。”

刘彻才不管之前神迹在对元朝的情况概述中就曾经提到过,最后一部分较长时间的稳定时期中,在位的皇帝就是元顺帝妥懽帖睦尔呢,他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思路捋一遍才行。

至于说为什么接下来就是妥懽帖睦尔这么一个远在广西的人登上了皇位……

这可不奇怪,和世?就两个儿子,懿璘质班又不过七岁,这个年纪,说是立住了,也立住了;但是要说真的能够让人放心,那也是没有的。

七岁,还处在一个很容易夭折的年龄。而按照元朝皇帝这几代的短命程度,很难不让人怀疑,这个七岁的幼帝能够在位几年……而懿璘质班一旦驾崩,那接下来上位的,多半就是和世?的这个长子,妥懽帖睦尔了。

至于说图帖睦尔的嫡次子燕帖古思,他想要重新把皇位夺回到图帖睦尔这一系可是相当艰难。自懿璘质班起,皇位就已经又到了和世?一系,而燕帖古思多半也年岁尚幼,并没有什么让朝中大臣都愿意转头支持的能力和威望。

刘彻露出了看好戏的笑容。

想想就知道,懿璘质班这个幼帝也就罢了,但要是那个妥懽帖睦尔登基上位,图帖睦尔的身后事可就要出现乐子了。

【经过一个多月的商讨和争论,至顺三年十月初四,懿璘质班登基为帝,是为元宁宗。】

【至顺三年十一月十二日,皇后卜答失里被尊为皇太后。】

【至顺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元宁宗懿璘质班驾崩,年七岁。】

【至此,元朝皇位的频繁更迭已经结束。】

【在短时间内更换了数任皇帝之后,元朝终于即将迎来一个较长时间的平稳期——关于帝位更迭的平稳期。】

【当然,帝位更迭的平稳期确实到了,但是元朝的江山社稷的平稳期却并不会随之一同到来。】

【元朝朝中各方势力的争斗已经不可逆转,从中央朝廷延展至各大地方诸王将领们之中的争斗夺权的火焰也再不可能消弭,同时,民间百姓的怒火也已经熊熊燃烧,即将到达一个顶点——这个百姓,不只是被元朝划分为汉人、南人的百姓,还有蒙古人、色目人等。】

【但,总之,在元宁宗懿璘质班之后的元顺帝,也叫作元惠宗的妥懽帖睦尔,还是维持住了元朝皇室一定时间的平稳。】

元朝,至元年间。

忽必烈神态冷沉,大元经过了这数代动荡的摧残,从上至下会变成什么样他完全能够想到。即使想不到的,也在之前被神迹给出了提示。

而关于这什么民间造反的动乱,当然也在他的预料之中——反正,自大元建立的第一天起,那些汉人、南人的反叛就没有停止过,他对此也有一番心得。

但是,大元的根基,蒙古百姓们,还有那些被大元厚待的色目人,为什么也要加入到这些逆贼的团体之中呢?为什么要和这些人混作一团?

不论是从律法上,还是政治地位上,大元都对蒙古人极为厚待,对于色目人态度也颇为不错,有了这些,他们还要什么?

他思绪一转:“莫非,是那些驱口(奴隶)又开始违逆主家,杀害主人了?”在蒙古草原的历史上,奴隶作乱也不是什么稀奇之事,如今入主中原,成为大元,再出现什么奴隶反叛的事情,同样也不算什么不能理解之事。

真金也同样面带忧虑。

作为已经成为了汉法改制一派的旗帜的人,有过与那些传统守旧派争斗的经验的人,真金对朝堂的斗争也不陌生。但是,和后世的大元比起来,现如今朝堂上、乃至延伸到军中和地方的这种斗争,还算是在可控范围之内,忽必烈的威望和手段还可以对这些进行压制。

可到了后来……经过数代的频繁更迭,皇帝、大汗这一身份本身的威望已经下降到了一个让人感到心惊的地步——虽然神迹没有提及这方面的事情,但是这是显而易见的。

皇帝,大汗,这么容易、这么快就死了一个又一个,而谁能成为新的皇帝、大汗,高官贵族们都能在其中插上一手,甚至一些皇帝的死还是被他们所暗中操纵……这样一来,让这些高官贵族们如何能够对皇帝有所尊奉?

又如何让他们对皇帝这个身份有所敬畏和尊崇?

图帖睦尔时期,地方动乱频频,固然有不同派系之间的争斗原因,也有看不惯和世?之死的原因,但是说到根底的关键原因,不就是因为宗王也好、官员贵族们也罢,都对“皇帝”这个身份已经丧失掉了那份敬畏和尊崇了吗?

大蒙古国虽然建立的年代称不上多么长远,但是第一代大汗成吉思汗,就已经给大汗这个身份笼罩上了一层神圣光辉。而到了如今,这层光辉还剩下多少?

真金只觉得大元的前途,不,准确来说,是蒙古的前途,已经是一片昏暗。

不仅是大元——大元没有了,还可以回到草原,但是即使回到草原,他也看不清楚前路。他自幼熟读汉人的经典,自然也读过史书,更看到过一旦皇帝这个身份本身的权威丧失殆尽之后,会是怎样的后果。

那是能够将一个王朝拖进深渊,继而能让接下来的数个王朝都不能脱身的后果。

而大元的皇帝,本身也是大汗,大汗这个身份的权威性一旦消弭……

【说回帝位更迭上。】

【懿璘质班驾崩后,燕帖木儿再次向卜答失里太后提议,立图帖睦尔之子,燕帖古思为帝。】

【但是卜答失里太后再度拒绝了这一提议,而是坚决要立和世?之子,也就是妥懽帖睦尔为帝。】

【于是,朝中便派遣了中书左丞阔里吉思前去静江(桂林)接妥懽帖睦尔回京,而燕帖木儿则带着人马在良乡迎接妥懽帖睦尔,并且告诉了妥懽帖睦尔朝中打算立他为帝的决定。】

【妥懽帖睦尔此时不过十二三岁,突然听到这样的大事,又有和世?、懿璘质班等人的例子在先,一时间便心生恐惧,没有对燕帖木儿的话做出任何的回答。】

【也因此,燕帖木儿对妥懽帖睦尔的想法产生了极深的怀疑,便在妥懽帖睦尔到达京师后,一直拖着没有拥立他登基为帝。】

【同时,司天监的太史也说妥懽帖睦尔不可立为帝,立则天下乱。此外,又有占卜者言,若是妥懽帖睦尔能够在今年等待六个月然后再登上皇位,那么皇运将和薛禅汗,也就是元世祖忽必烈一样久长。】

【总之,理由是十分充分的,也因此,妥懽帖睦尔一直未被拥立为帝,而在这段皇位空缺的时间中,朝中大事一律交由燕帖木儿决定,下了决定后再交给卜答失里太后过目,随后下放施行。】

【这一空缺,就一直空缺到了第二年,也就是至顺四年五月份。】

【至顺四年五月,燕帖木儿身亡。】

【妥懽帖睦尔的上位路上的最大一条拦路虎就此消失,他的登基也自此被提上了日程。】

【卜答失里太后倒没有打算否决掉妥懽帖睦尔,但是她也并不是没有打算。她和宗王朝臣商议拥立妥懽帖睦尔,但同时也做了约定:“万岁之后,其传位于燕帖古思,若武宗、仁宗故事。”】

宋朝,开宝年间。

赵光美明白了,燕帖古思大约没有多长时间好活的了——纵观种种先例,约定了这什么兄终弟及,不管是亲兄弟还是堂兄弟,都没有什么好结果的。

他们大宋的这个例子……且不说到底存不存在吧,但总之赵光义是把皇位交给了自己的儿子,自己这个弟弟、那俩侄子可都早早就没了;

而像是元朝自己的例子,什么武宗、仁宗故事,这个故事是什么好例子吗?武宗、仁宗之间在最初也不是什么和谐的情况,倒是中途看起来达成了一致,但是后面的仁宗叔侄相传呢?早没影了。

不仅没影了,还导致后来搞出来了武宗一系起兵政变,又把泰定帝一系搞的庙号谥号都没有了,一场空;接着,武宗一系内部还弄出了和世?暴亡这样不清不楚、阴谋重重的事情……

所以说,什么武宗、仁宗故事,压根就不是个什么好例子。

相反,卜答失里太后把自己的儿子燕帖木儿搞成了妥懽帖睦尔的继承人,看起来是捞了一个保障,但是,实际上,更像是一个催命符才对。

赵匡胤同样觉得妥懽帖睦尔不会放过图帖睦尔一系。

——图帖睦尔在位时,为什么一定要把妥懽帖睦尔流放?先是大青岛,又是静江……必然是有着原因在,而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妥懽帖睦尔作为和世?的长子,对于和世?暴亡多半是心存怀疑,对于图帖睦尔也是心有疑虑。

再有,在元朝这样已经血雨腥风了二十余年的朝堂中,妥懽帖睦尔作为一个年幼登基的皇帝,理论上也应当变成这样血雨腥风、频繁更替的一部分才对。可他偏偏没有,不仅没有,还一直坐住了皇位,直到元朝灭亡。

这说明,最起码,他是保住了自己的皇位的,没有让其他派系夺走。

而与之相对,理论上有一定的继承权、血缘关系最近的,就是图帖睦尔的后代。妥懽帖睦尔多半是直接断绝了这一威胁。

————

————

元宁宗懿璘质班,虽然年仅七岁,但是在这短短的在位时间中还娶了一个皇后,年仅四岁……

图帖睦尔不让自己的儿子登基而是让和世?一系登基,目前看到的说法,是因为长子阿剌忒纳答剌在至顺元年十二月被立为皇太子后一个月就死了,同时图帖睦尔夫妻俩还信仰藏传佛教、相信因果报应,然后就一直对和世?事件心有不安,长子的死加重了他们的恐惧。

怎么说,就很难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