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宋朝,开宝年间。

赵匡胤并不觉得完颜晟对女真猛安谋克户们收缴的田赋如此低廉会是什么好事情:“金国从哪里来的那么多土地分给那些猛安谋克户们?女真人的田赋缴纳情况如此,那我汉儿又该背负上什么样的赋税才能补足缺口?”

虽然大宋之前也并没有什么严格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也不打算那么做,大宋的百姓中也有许许多多是并没有属于自己的土地的,但是这并不妨碍赵匡胤因为完颜晟优待女真人的举措而对生活在金人治下的大宋子民感到忧虑。

更别说,赵匡胤在看到大宋那一茬茬的起义之后,也打算稍稍缓解一二了。

女真人受到如此的优待,那金人朝廷的压力该由谁来承担?必然是汉人们。

而金朝还是女真人的朝廷,在各方面也当然会偏向女真人自己人,汉人在制度上遭受的待遇本就不公,可现实中反而还更容易进一步遭遇更加的不公,也并不能指望有人给自己做主。

听到赵匡胤的想法,赵光美几人也把思维方向转向了这一边:“而且这些牛头税在理论上还都是被用来‘备饥馑’的,而非用来当做朝廷国库的日常用度。”

这么一来,缺口岂不是更大了?

至于说那个“备饥馑”——是备谁的饥馑呢?不是说不可能用来支应各地汉儿的饥馑,但是显然可能性并不高,毕竟这可都是女真的猛安谋克户们自己缴纳的赋税,当然也要优先供应他们的饥馑。

赵匡胤暗自叹息,显然大宋的子民们在金国的治下要受到女真人的压迫……那能寄希望于沦落到金国治下的大宋百姓们反抗金国吗?

不是不可以,毕竟之前河北一带就有不少人坚持抗金,但是这一批批力量最终还是被金国给处理掉了,而大宋并没有能够很好地支援他们,也没能很好地表现出自己的积极态度。

而且,金国在这些地方依旧用着宋制,依旧用着大宋的原有官员,依旧按照大宋的制度开展科举……

不得不说,完颜晟没有急躁,而是相当冷静从容,虽然这些方法都是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具体案例,但到底世上之人并非人人都能从历史中学到需要的东西。

就比如赵光义的那些个歪瓜裂枣的子孙后代!

【对于其余户口的百姓,缴纳田赋则另有一套章程。】

【首先是根据所耕种的田地的性质来进行区别:官地输租,私田输税;

而田赋的缴纳次数则有夏税和秋税两次:夏税亩取三合,秋税亩取五升,又纳秸一束,束十有五斤。】

【关于原辽朝中人的赋役制度,完颜晟还特地做出了更改。天会十年,完颜晟以辽人士庶之族赋役等差不一,诏有司命悉均之。】

【当然,作为已经进入中原的王朝君主,完颜晟对于耕种一事还是非常重视的,自天会元年起,就不断敕有司轻徭赋,劝稼穑。】

汉朝,元狩四年。

刘彻一向重视大汉的各项赋税收入,那可都是他的小钱钱,都是他征讨匈奴、改革制度的关键条件!况且,如今他心中想要的已经不只是北边的匈奴了,还有广袤的天地、辽阔的海洋。

因而,他在想方设法增加收入这方面一向不遗余力。

但此时,他看着金朝的这些赋税制度也不免深感微妙:这女真人和其他族群的人所缴纳的赋税差距也太大了些。

非女真猛安谋克户缴纳的田赋是什么?按亩来计算——这个缴纳赋税的计量单位就不一样。按亩,有多少亩缴多少税;女真人呢,按牛,而每牛一具所对应的田地大小可远非一亩。

非女真猛安谋克户们每牛一具,不论田地多少,最终缴纳的也不过是五斗粟而已。

但是其他人呢?夏税秋税两次,夏税一亩地要缴纳三合,秋税一亩地要缴纳五升,最终还有秸秆十五斤。

十合为一升,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

听起来好像女真人缴纳五斗也不算少,但是这些都要和他们所拥有的田地数量联系起来才算数。

不过,这些金朝的事情刘彻也管不着,他感兴趣的是神迹中伴随着金朝这些田赋制度的讲述而展示的那些农具:铧、犁碗、趟头、牵引、锄、镰、镐、锹、铲、铡刀、垛叉……种类繁多,花样同样繁多。

单单一个镰,就有直刃细柄、曲刃带有孔洞和钹镰三种形式,还有在旁边标明了专用于割谷穗的手镰——虽然其中有一些大汉也有了类似的农具,但是到底看起来没有经过时间发展后的更加便于使用。

而且从神迹展示出来的农具来看,金朝中铁制农具的占比更高了,这显然还是冶铁技术发展的结果。虽然刘彻对于有多少农民能够使用铁农具还表示怀疑,但不妨碍他打算等神迹结束之后就催一催冶铁工匠们。

之前,从唐朝那些故事中获得的冶铁技术展示还在不断尝试中呢。

【天会十二年年底,完颜晟病笃,各路征战在外的兵马纷纷返回。】

【天会十三年正月二十四日,完颜晟驾崩于明德宫,年六十一。】

【正月二十五日,完颜亶灵前即位。】

【三月初七,完颜亶给完颜晟上谥号为文烈,庙号太宗;三月十二,将完颜晟葬于和陵,后又更名为恭陵。】

【到了贞元年间,完颜晟又被改葬到了大房山(北京房山区),陵墓依旧称为恭陵。当然,他不是自己一个人被迁走的,一同被迁去大房山的还有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睿陵。】

金朝,天会六年。

对于自己最终的庙号和谥号,完颜晟还是满意的,这是对自己一生功绩的认可,也是盖棺定论,文烈,文,烈,是个好谥号!

至于说自己驾崩的事情……除去驾崩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包括自己一脉的后续、自己一些政治理念的落实以外,单纯论驾崩此事,完颜晟倒并没有太大不甘心。毕竟,自己已经六十一岁了,享寿六十,这个岁数不算小了!

他的兄长没有活过六十,弟弟斜也也没有,在兄弟之中,他的寿数已经相当之长。

至于皇陵的名号,和陵不错,恭陵也可以……嗯?迁陵?怎么突然就要迁陵了?

还不止自己一个人被迁陵,就连太祖的睿陵也要被迁走?

这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完颜晟被这莫名其妙的发展惊住了,他看了这么多太宗故事,就没见谁还被迁陵的,至多不过是后来被改了庙号而已。怎么到了他大金,就会有这么突出的表现?

他开始在心里列出正常情况下迁陵的原因。嗯,为什么说是正常原因,因为若是出现了一个脑回路神奇的皇帝,有事儿没事儿的非要迁一下太祖太宗陵寝,也不是不可能,但这显然不能列入到正常考虑范围中去。

首先,有可能要迁都,所以葬在原有都城附近的皇家陵寝就要随之迁移……但是此次迁移的神迹只提到了太祖太宗陵寝,难道大金在完颜亶这小子在位期间就迁都了?还是说后来君王迁的都,但是只迁了太祖太宗陵寝,把其他皇帝都扔在原地不管了?亦或者是神迹没有提到?

不过,就算要迁都,也不是一定要带着祖宗陵寝走啊,看看那明朝,那明太祖的陵寝不就还在原地没有动弹么;还有之前的那些王朝,皇帝们也不是都非得葬在一处。

那么就是第二个猜想,原有地区出现了什么问题,导致皇陵不能继续留在这里,所以才有了迁陵之举——是战争,战火烧到了这里,让大金都没有信心保证皇陵的安全了?

但逻辑也不是很通顺。

若是大金连太祖太宗的皇陵都没有信心保全,怎么还有心思和时间精力去迁陵?

不说别的,历史上那么多遭受战火的王朝,没有一个还想着迁走先祖皇陵的;像那宋国,那更是将皇陵统统都扔在一边不管了。

完颜晟思绪遭遇卡壳。

他想了想,决定把那个被提前排除的思路加进来,为什么不能有一个脑回路不同的皇帝呢?

一旦将这个方向加入考量,那就什么逻辑不通都没有了——反正这种人什么都能做出来,迁皇陵而已,一点都不算稀奇。

实话说,若是一定要将这个方面加以考量,完颜晟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一脉被灭的事情……这不会是同一个人干的好事儿吧?

完颜宗干等人就看着皇帝神色变幻莫测,有些人已经开始担心,是否是皇帝不能接受、不愿意接受自己驾崩,或者不愿意接受完颜亶登基的事情……他们是不是应当做些什么准备?

汉朝,文帝前元年间。

刘恒对于完颜晟的水平还算认可:“接下来,收归女真贵族权力,加强中央的任务,就交到完颜亶手中了……或者说,完颜宗干等人的手中。”

反正完颜亶眼瞅着是不可能有什么直接掌权的可能的,真正理事的还要看完颜宗干那一杆子人;至于说他们本身就是贵族,不可能收归贵族权力……他们是贵族没错,但是当他们代替完颜亶掌握大权的时候,有些事情就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够划分清楚的。

“所以,完颜亶就是为金朝的领土奠定了大体格局,又在初期平衡好了各方关系,保证了金朝初期的政局稳定。”刘启明白他父皇的意思,总结道。

虽然确实是女真贵族力量不小,神迹开头也讲到过完颜亶直接下放了一部分官员任命权给完颜宗翰等人,但是到底政局还是被完颜晟维持的很稳定,整体的方略也还是在皇帝手中,中央和地方没有失衡……

从这方面看,完颜晟确实是做好了一个朝代的太宗职责。

只不过,这个继位问题终究是一个隐患,刘启想了想,但也不能全归结为完颜晟的失误上——隐患会不会被挑明爆发,最终还是要看继位者的水准。

完颜亶的水平究竟如何?

【好了,本期万界故事会:那些神奇的太宗们之金太宗,到此就结束了!】

【接下来,将由金朝幸运观众抽取本次故事会的经典彩蛋~】

金朝,天会六年。

完颜晟将自己的思绪从前面的迁陵之谜中抽出来,转而暗自向神灵祈祷,又向完颜氏的先祖们、以及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祈祷,希望彩蛋能够是一个对于大金后续走向有价值的彩蛋。

大金危亡之时的也好,大金改革之时的也行,大金……他的太宗一脉被灭之时的也可以。

【恭喜金-天会六年-完颜晟抽到互动视频彩蛋一个,语录彩蛋四个。】

【那么,从互动视频彩蛋开始~】

【互动视频彩蛋:那个天才!】

汉朝初年。

刘邦难得陷入了沉默。

他有些惊奇地看着神迹这一次互动彩蛋的题目。嗯,再看一眼,嗯……

虽说从先前的一些内容中就能看出来,神迹也并非是那种一板一眼的风格,但这么带着直白的情绪色彩的互动视频彩蛋标题还真是第一次见,特别是这个标题还带了一个“!”符号。

经过这么多次观看,刘邦早已让人记下了神迹的字幕中出现的一系列在句与句、字与字之间的符号,也大致能够明白这些符号所对应的情绪表达、使用范围等。

甚至他已经在一定范围内尝试使用这些符号了。

而“!”这个符号,大多时候都是被用在感叹——不论正面负面——的时候。但是“天才”一词,多半都是好的形容吧?

金朝,天眷年间。

作为在金朝初期文学素养比较高的人,完颜亶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关于“天才”的一个描述:“必有天才,拔群出类。”

这是北齐的颜氏家训,在这里,天才是什么呢?是“为将则暗与孙武、吴起同术,执政则悬得管仲、子产之教,虽未读书,吾亦谓之学矣。”

完颜亶这段时间处理掉了完颜宗磐等人,但还是没有能够完全独掌大权,此时看到这么一个彩蛋名称,不由心中有些疑惑、又有些喜悦:莫非这是要讲大金的天才之辈?若是如此,也不知朕的治下是否有这等人物,也能为朕所用。

【天辅六年,完颜宗干的第二子,女真名迪古乃的完颜亮诞生了,他的生母是完颜宗干的妾室大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