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宋朝,开宝年间。

“强敌肆侮,师徒败绩。加以盗贼蜂起,邦国危于累卵……”赵光美重复着这一小段耶律章奴告祭祖庙的话,只觉得这仿佛也正是大宋末年的写照。

而若是大宋当真如此,仅仅是大宋的悲剧吗?不,这更是让大宋在华夏历史上成为一个耻辱。毕竟,中原王朝几经更迭,但是其中能够称得上“强敌肆侮,师徒败绩”的时期,到现在为止,又有多少?

更何况,盛世的辉煌确实会让人念念不忘,但耻辱,更是会被传扬千古,永远被人记起。

大宋,怎能成为这样的存在?即使不能收归华夏,天下一统,赵家也不愿意让他们创立的王朝留下这样的名声!

“所以,这个耶律章奴又是一个横帐子孙?‘忝预族属,世蒙恩渥’”赵德昭转移了话题,开始讨论耶律章奴的身世家族。

赵匡胤点点头:“不奇怪,辽国的军政大权,所掌之人,不是横帐宗室就是国舅后族,耶律章奴这般谋划另立,多半就是横帐宗室出身。”

所以,宗室到底该如何处理?若是如辽国这般,极易出现乱政谋反自立,于国不利,于皇帝更是不利;但他大宋的宗室……在那个彩蛋中,好像也没有发挥什么作用。

至于其他朝代,如明朝,神迹却还隐晦地不赞同他们的宗室政策,子孙分封不降等……

辽朝,天禄年间。

耶律阮已经能够预料到大辽末年风雨飘摇之下,会有多少人想要自己拥立君主了——他只想说:你们赶紧找到一个真正合适的人选把他推举上去啊!

别磨磨蹭蹭的,要做就要赶紧做,没那么多时间犹豫磨叽。

还有耶律章奴……不提他到底是不是如他在祖庙中所说的一般心怀社稷,也不管耶律淳究竟是不是一个合格的君主人选,耶律阮最不满意的就是耶律章奴的行事。

既然打算另立君主了,那就赶紧拉一批力量,冲进耶律延禧行宫直接把他干掉啊!只要干掉了,后面就都好说了。

他抱着耶律贤,看着儿子对一切充满好奇的眼神,叹了口气。

或许也不是耶律章奴不想直接、以最快速度干掉耶律延禧,只是做不到——想来,有自己这个例子挂在前面,又有述律那个例子也挂在前面,大辽后面的皇帝们对于自己的人身安全更加看重了。

【在耶律延禧在位期间,最重要的一次风尚活动,所围绕的核心在于:甲.废天祚帝,另立新君

乙.朝堂党争,夺太子之位】

明朝,洪武年间。

朱樉将将咽下去一口茶,险些憋不住喷出来:“不是,都什么时候了,他们还在这儿争夺太子之位呢?”到底看没看明白自己的处境啊!知不知道现在最关键的是什么啊!

脑子里就剩下夺取太子之位了吗?夺取成功了又如何,你还能登基称帝?

“我就说钦哀后一系教养通通都有问题,从上到下,从钦哀后到她的五个弟弟的分支,没有一个没问题的。”朱棣对这一大支都嫌弃不已,“之前问题最大的就是萧孝穆一系,虽然最后被处理掉了,萧孝友萧孝忠萧孝诚三系就不提了,现在看来,之前没什么身影的萧孝先一系也不正常。”

萧孝先这一代的核心人物萧得里底,深深地卷进了“风尚”之中,甚至还是“风尚”的开启者之一。

朱橚叹气,他只是深深同情那个需要作答选项的辽太宗,对,同情,没有什么幸灾乐祸的意思:“辽太宗怕不是真的要就此被气晕过去了……会同元年,刚刚建立国号,就遭遇如此打击,实在令人唏嘘。”

辽朝,会同元年。

要是问耶律德光,打击大吗?他一定会给出一个肯定的回答,当然大啊!

这都什么时候了,还在这儿盯着太子之位呢,也不想想大辽已经多么风雨飘摇、无力回天,就算真的能够登上皇位,又有什么意义?当末代君主?

不过,许是打击已经不少,也或许是耶律德光之前内心就已经有了些许猜测、做好了心理准备,此时他看到这个选项,竟没有大部分人想象中那般情绪激动。

他很平静,非常平静地按下了乙。

这种状态,简直和当时看靖康的赵匡胤颇有几分异曲同工之妙。

【虽然江山已经风雨飘摇,但是朝中的权力斗争并没有停下;不止没有停下,甚至还延续了耶律洪基在位期间的激烈程度。】

【而耶律延禧并不能够处理好这样的问题,他根本看不出来这其中的各种交锋将要给自己、给辽朝带来怎样的影响。】

【与耶律洪基时期发生的争斗一样,这一次风波同样是围绕着储位展开。】

【耶律延禧有一后三妃,其中,皇后萧夺里懒是萧继先的五世孙,萧继先是过继到萧思温名下的,因而,皇后萧夺里懒应当与承天太后出自一系,但皇后无子;】

【德妃萧师姑,父亲是北府宰相萧常哥,先祖是萧敌鲁,萧敌鲁的儿子就是耶律阮时期两次谋反被处死的萧翰。德妃萧师姑生有燕国王耶律挞鲁,但耶律挞鲁夭折于乾统四年。】

【文妃萧瑟瑟,出自国舅帐大父房,但这一支暂时在朝中并不凸显。有名望之人萧和尚活跃在耶律隆绪在位期间,其弟萧特末则是在耶律隆绪末期和耶律宗真初期。而在萧和尚之子身上,就出现了断代,萧和尚之子正是耶律洪基时期被处死的萧革。】

【但是文妃萧瑟瑟颇受宠爱,生有蜀国公主,以及耶律延禧的长子,晋王耶律敖卢斡。】

【元妃萧贵哥,出自萧孝先一系,前面提到的萧得里底就是站在萧贵哥一方。而元妃萧贵哥生有秦王耶律定等多个子女。】

契丹,天显二年。

述律平对于这些事情非常不耐:“耶律延禧……耶律洪基自己就不行,又能教出来一个怎样的继承人?就是这次怎么还能和这萧孝某一系扯上关系?”还有,这回又是怎么下手的,不会再来一个诬陷妃嫔私通之类的吧,虽然大契丹对于这方面并不如中原那般讲究,但皇室屡屡出现这种传闻,也不是什么增光添彩的事情。

“女真起兵后,耶律延禧屡屡失败,朝中必然人心浮动,耶律延禧也应该能够感受到——所以,他会更害怕有人拥立新君……”耶律阿保机道,所以,大致上就是耶律延禧会出于什么“谋立”“篡位”之类的原因搞下去自己一个后妃和子嗣。

至于失败者,他们都清楚,多半是文妃一系,除非晋王突然有了足以抵抗的力量。

【而晋王耶律敖卢斡作为长子,性情宽和;成年后,更是“积有人望,内外归心”。】

【为了防止耶律敖卢斡被立为太子,元妃一系日夜筹谋,最终通过萧得里底的运作,让耶律延禧将耶律敖卢斡出继,过继给了大丞相耶律隆运。】

【但是,这一招在元妃一系看来,依旧不够保险,毕竟,先前太子耶律浚都已经背负谋反罪名身死,最终皇位还是到了他的儿子耶律延禧身上——所以,最保险的还是彻底除掉文妃萧瑟瑟一系。】

【保大元年,在文妃萧瑟瑟和自己的两个姐妹见面时,元妃之兄萧奉先向耶律延禧进言,诬陷文妃一系密谋立晋王耶律敖卢斡为帝,关键人物就是文妃姐妹三人,以及姐夫耶律挞葛里,妹夫耶律余睹。】

【耶律延禧听到此事后,并没有多加调查,而是直接处死了此案的相关人员,包括文妃也被赐死,只有晋王耶律敖卢斡逃过一劫。而耶律余睹此时正在军中,听闻此事后深感恐慌,直接带着手下的千余名士卒投奔了女真。】

辽朝,会同元年。

“把晋王出继出去了?”耶律德光有些惊讶,但也没有太过吃惊。毕竟,收养和出继这种事情在此时也不算是太少见,反正耶律延禧还有好几个儿子,将耶律敖卢斡出继出去后也不是没有继承人,大约耶律延禧就是这样的想法。

再说了,出继儿子算什么,养子继承家业的此时更是数不胜数。

让耶律德光不爽的还是耶律延禧出继儿子的原因:因为臣子、别有用心的臣子的劝说引导——你还是皇帝吗?自己的儿子如何对待还要受这些人的影响?

算了,如此看来,大辽不是这时因女真亡国,没几天也会因为其他原因亡国。皇子尚且如此待遇,功臣尚且不能得到重用,人心早就散了。

倒是……“大丞相耶律隆运?这个官职,又是后面新创造的?”耶律德光此时并没有这样一个职位,况且,“大丞相”,从名字来看就能看出这一职位的地位之高,即使是虚职也绝非轻易赐予。

“还有这个名字,隆运,这莫不是皇帝赐名?”虽然大辽并不如中原那般讲究避讳,特别是现如今立国不久,但是到底还是要注意一些的。而有类似名字的,正是耶律隆绪,以及皇太弟耶律隆庆,显然这兄弟二人皆是如汉人一般,起名时从“隆”字。那这个耶律隆运的名字由来就更值得推敲了。

清朝。

时间较为靠后的几代君主时期,不少人都对于辽朝这一波波朝堂党争、谋夺储位表示熟悉,另外,更有一些胆大之人暗自觉得,若非正巧赶上了辽朝风雨飘摇、王朝末路的时候,这一出出事情影响力也未必能有这么大。

毕竟,说来说去斗争的人群也就那么多,哪像他们,规模极大,且发生了不止一次,而且每一次甚至都有皇帝亲自带头……

【保大二年,金军攻克中京(内蒙古赤峰宁城县),耶律延禧出逃居庸关。】

【但虽然耶律延禧一路逃亡,却并没能摆脱身后追击的金军,因为在金军阵中的有一个人:耶律余睹。】

【听说了耶律余睹在此次追击的金军之中,且帮助金军追击耶律延禧的消息后,萧奉先就提出了一个建议,虽然很难说萧奉先是真的这么认为的,还是他还想着争夺储位,总之,他向耶律延禧道:】

【“耶律余睹此次到来,说到底还是为了立自己的外甥晋王耶律敖卢斡为帝,陛下不如舍掉一个儿子,直接杀掉晋王,昭明他的罪过,这样不用交战就能够让耶律余睹退兵。”】

【然后,耶律延禧真的采纳了这个建议,真的掉头直接杀掉了晋王耶律敖卢斡。】

【这样的做法,不仅没能达到让金军退却的目的,耶律余睹依旧带着金军一路追击;更严重的后果是,此举导致了大规模的人心涣散。】

唐朝,贞观年间。

李世民语气有些沉痛:“看来,不论史书上有多少先例,有多少警示,对于这些没有正常理解能力或者思考能力的人而言,都是没有用的。”

所以,在选择继承家业的子孙之时,一定要擦亮眼睛,决不可沉溺于私情或者其他各种原因。

耶律延禧阵前因为一个子虚乌有的原因,听从奸臣的话,斩杀自己的儿子,还是一个素有人望的儿子,这样不智的举动,与当时大唐李隆基阵前斩将的行为又有何异?

不过,就如李隆基不顾其他任何情况,执意斩杀重要将领一样,耶律延禧也还是执意杀掉自己的儿子换取自己不知道是否存在的苟活的希望,这样的例子还少吗?不论别人如何对他们讲其中的关键,也不论史册上有多少例子,他们最终都还会做出同样的决定。

除非他们亲眼看到自己这么做的后果。

大臣们都心有余悸地点头,对于皇帝的话充满赞同。他们大多都有些家世,直接出自世家大族的也不在少数,而对于这样的身家背景,继承人的选择可不就是最核心的问题?若是真的选出来这么一类的人继承家业,真是在地下也不得安宁。

契丹,天显二年。

耶律阿保机和述律平沉默地看着这些事情的发生,看着耶律延禧处死耶律敖卢斡,看着跟随在耶律延禧身后的大辽贵族们、士卒们、普通百姓们对于皇帝愈发离心。

这个王朝由他们开创,如今,他们又要亲自见证王朝的灭亡——虽然还有一个西辽,但从地图上看,那个西辽所在之地已经远离了大辽原本之所在。是延续,但更是新朝。

“天祚帝啊……”耶律阿保机也不禁发出叹息之声,虽然大契丹的灭亡并不能全部归结于耶律延禧,衰败早已经开始,各类问题大约也早已出现;但是,耶律延禧也是实实在在地在大契丹灭亡的路途上推了一把。

述律平也叹惋,本来他们二人都不应当如此平静,但或许是看到的问题多了,也或许是已经看到了其他王朝的灭亡,总之两人还能保持一定程度的平静:“九帝,尚不足十……”除去追封的,实打实坐上帝位的,到天祚帝为止,不过九个!

这个数量实在让人高兴不起来。

“算了,不出意外,下一个太宗应该就是这女真金国……朕倒是要看看他们女真到底是怎么个情况。”以及,他大契丹到底是哪里开始对女真方面出现了疏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