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四的课程,从数量上说其实不少,但是几乎在期中考试的时候,就全部结业了。
后面的半个学期,主要的任务就是实习。
我们这个专业,实习是很有特色的。
不同于某些需要找企业盖章的专业,也就少了许多烦恼。
这种实习方式,让我那个柒果乐罐头厂都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了。
第一波实习,分成了两个地方,位于城西的一个柴油机组装厂,很小的一个厂子,我们发动机专业在这里实习,或者说是参观。
另一个实习地点,同样位于城西,钟衡热电厂(这个地方是重点,考试要考)。
我们学校的这个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在我们还没进入专业课学习的时候,就传出了一些准确的“谣言”,说必须要去烧锅炉。
直到彻底进入了专业课学习,并且选择了自己的着重发展的专业方向后,我们才真正的认可了那个所谓的谣言。
确实,有烧锅炉的,但那只是一部分。
这个专业一共分三个就业的大方向,锅炉、空调制冷、热力发动机。
也是我们学校着重培养的三个主要专业。
当然还有大量的其他的小方向,比如汽轮机、流体机械与流体工程,制冷与低温技术(这个和空调专业异曲同工),能源工程,工程热物理,水利水电工程,风力发电,冷冻与冷藏工程等等。
我们学校,唯一缺少的一个分专业,也是整个热动专业的天花板级的分专业——核能!
三个大方向中,锅炉专业又分成了几个就业方向,锅炉的设计与制造,锅炉运行,锅炉检修,锅炉的安装与调试,同样根据自身的能力与发展,会晋升到相应的管理岗位。
这几个方向中,最难的就是第一个,设计与制造。
剩下的两个,基本上有手就能干,区别只在于干的好与坏。
空调制冷专业只有一个就业方向,就是所有的和空调有关系的工作,都可以选择。
我选择的专业方向,是最后的这个热力发动机。
这个专业就业方向,包括了热力发动机的设计与制造,热力发动机维修,热力发动机总成,以及热力发动机的节能与减排等等。
热力发动机又要分成汽油机和柴油机,总的来说,是相对较为繁琐的一个专业。
总体来说,不管是大方向还是小方向,离不开的一个关键点就是,能源的转换及其有效利用。
嗯!这么说还是比较高大上的。
第一波实习,我们专业110名学生中,只有三十多人去了那个没有名字的柴油机组装厂。
人数和往年的实习生差不多,因为很少有学生会选择这个专业方向。
我们寝室的六个人,只有我和小富在这边。
其他人,以及专业的另外七十多人,都去了城西的那个钟衡热电厂。
虽然所谓的实习地点不同,但相同的一点就是,所谓的实习其实更应该说是参观。
因为,没有人会让我们这些学生去参与他们的工作。
一周的实习结束后,老师留了一个让我们绞尽脑汁的作业——实习心得。
说真的,这个有点难,就是各处逛了一圈,哪有什么心得?
同学们一起集思广益,写了一堆神似的心得后,第二波的实习又开始了。
这一次的实习,同样可以说是参观,而且是专业的所有同学一起去。
不同的是,这次的参观地点比较高大上——第一汽车厂。
位置就不用说了,知道的都知道,不知道的请自行问度娘。
从学校出发,到第一汽车厂需要坐10个小时的绿皮车,因为13年的时候J市还没通高铁。
车次有不少,我们专业主任给我们选了一个最不适合的时间段——下午四点多的车,第二天凌晨五点到。
其实,只要不坐这趟车,其他的车次都不用消耗这么长的时间。
但是吧,没办法,集体性质的行动,只能跟着一起。
全专业110人,差不多包下了一个车厢。
整节车厢里,只有十几个外人在瑟瑟发抖。
没办法,我们专业的学生比较活跃,也比较能嘚瑟。
我和对门老四,一人背了一书包的啤酒和酒咬,按照数量上算,足够我俩喝到终点了。
只是,算计的还是不足,忽略了某些不要哔非死的人,来我们俩这边蹭,蹭吃蹭喝的,也不管我们烦不烦。
到了一汽后,第一天并没有安排参观活动,给了大家一天的休息时间。
而我可没机会休息了,没办法,在这边有两个老朋友,都吵着要和我聚聚……
小松,初三在九班的那个哥们,他表叔是给我10天补了一年课程的那个物理老师。
超,我高中三年里,除了校队的队友,最铁的两个哥们之一。
“黄老七,我不跟你废话,给我发位置,我马上就到。”
这是小松,知道我到站的具体时间,就一直电话轰炸我。
“我知道了,先去宿舍,你等等的。”
我带着醉意,打发了急不可耐的小松。
“大旭啊,既然来了不得露个脸啊?赶紧的,介绍你认识下我媳妇。”
这是超,他上的专科,已经毕业了。
“知道了,排排队啊,一个礼拜呢!”
我又把准备接驾的超给打发走了,没办法,坐火车还好,关键是喝了一道。
凯哥他们看着和老四勾肩搭背的我,低声笑道:
“还得是咱旭哥啊,来实习一趟,赶上探亲了。”
海峰笑着笑着就板起了脸:
“很正常啊,等明年这个时候,旭哥不管去咱们谁栖身的城市,不都算是探亲吗?”
话题终结者啊,海峰就是纯纯的话题终结者。
这一句话,让原本嬉笑的几人都沉默了。
是啊,大四了!
时间,真的不太扛过呢!
到达一汽的第二天,由各位老师组织,一汽领导首肯的参观活动就开始了。
也是这一天,我们见识到了一辆汽车从零件变成整体的过程,一条生产线,从开始到最后,直接变成能开动的汽车。
第一次见到这种生产线,可以说是印象颇深。
第一汽车厂的占地面积很大,其中有分成了很多分厂,包括自主品牌的车和合资的车。
我们按照每天参观一个分厂的速度,差不多在第五天才把整个第一汽车厂全部转了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