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俗话说,三代始知穿衣吃饭。

冯家之富贵何止三代,这样的富贵大家,下人配下人,互相之间联络有亲,一代代积累下来,就是所谓的家生子了。

九月初,冯家又从家生子中选了一批进来,正要分往各处。

便有人求到了许玥这处。

要求并不过分,只是让她多收一个伺候的人。

起初不解,稍一想许玥就明白了,此乃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也。

为的自然不是她一个冯家客人,而是冯老爷子,她如今随冯老爷子住,迟早是要走的,冯家的下人自然不会跟着走。

那这些下人,自然摇身一变,成了冯老爷子院子里的人。

想明白原因之后,许玥心中感慨,一个个都是人精子啊,又想,世上果然没有白吃的午餐。

收了人东西,就有了一份情面,少不得打蛇随棍上了。

这还是一个冯家,在官场之中这样的事只会更厉害,更不着痕迹。

她牢牢记下此事,算做一次对自己的教训。

当然,人,当然还是进来了。

因为心情复杂,许玥只是把人交给了观书,就丢开了手,夜间连抄了三日的清心经。

这些自然都落到了冯老爷子眼里,心中赞许,这确实只是一件小事,且论起来对她没有一丝坏处。

多添一个伺候的下人罢了,何乐而不为呢?

但官场上,这样对己只有“好处”的事多了去了,可大多,让人身败名裂的,就是这样的“好事”。

“年纪轻轻的,少抄一点经。”

调香时,冯老爷子研磨一钵子丁香,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说了一句。

旁边,许玥一怔,忽然便反应过来,匆匆应了下来,低头,耳根处悄悄红了些。

……

过去两月,冯意的信才姗姗来迟。

起头便是报平安,说自己并没有水土不服的症状,详细描述了有手臂长的大虾,肉质细嫩的海鱼。

还有甜津津,汁水丰沛的荔枝,江南一颗难求,在这里他一日吃几斤都行,只不过吃多了舌上生了疮。

又道,富昌县气候炎热,有许多种中原没有的漂亮花木,撒下种子就能活,他养了许多。

且这里一年大多数都是晴天,夜晚观星之时,星子格外明亮。

好似色色都好,富昌县简直是个人间乐土。

下半封信,冯意笔锋一转,开始大倒苦水,县衙破败不堪,他上任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自掏腰包,招齐衙役来修牌匾,不然就要砸到人了。

整个县里,一共只有不到八千的人口,还大多是老弱妇孺,有点力气的年轻男子都去外地找活路去了。

想鼓励农桑,没法子,能耕种的田极少,还大多是贫瘠的下田。

当地人主要的谋生手段是捕鱼、采珠……还有当海盗。

对,就是干无本买卖的那种海盗。

可想而知,这样的百姓对朝廷和县令是什么态度了,主打一个冷淡和敌视。

冯意写道,自己想要改变这一切,却一时之间无法下手,然后一一列举了自己办的事:

——登户造册,摸清楚当地的情况,厘清官府所有田地,以一成租子租给快活不下去的人家。

请乡老及县中“有威望”的人一同宴饮戏酒,安抚县中人心,表明自身的态度,果然之后办起事来顺利了许多。

还有像上级知府申请救济,寻找商队来富昌,想开辟一条商路。

信末,冯意心态极好的关心了老爷子的身体,还提到了许玥几个弟子的学业。

放下了信,冯老爷子心中自然担心孙子,富昌县的情况不是一日之功,怎是一个艰难能言!

无钱,无地,无人,朝廷可借的力也不多,县民一个不小心,就从民变匪。

一目十行看完了信,许玥同样担心冯师。

前朝禁海,本朝虽然没有明令禁止,但也不支持,讲究一个民不举官不究,于是海上走私极多,相应的,海盗也多。

这些海盗多出身于如富昌县一般,沿海的穷苦地方,陆上养不活他们,就去海上讨生活。

性情凶悍,绝不是顺民。

忽然,冯老爷子叹了一口气,没有避讳许玥,直接道: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朝中陛下正力排众议,要开海运,富昌县如今虽苦,位置却十分不错,适合开港口。”

“只是,朝廷不一定选富昌县,毕竟其他位置好的地方也有不少。”

许玥若有所思,侧头问冯老爷子:

“依冯公看,陛下大概何时能说服大臣们呢?”

“哼,少说三年!”

冯老爷子伸出三根手指,神色莫名的道:

“海运之利,一本千金,你说如果朝廷开了海运,那些原本独占海利的人可会甘心?”

有本钱、有势力可以走海运的人家,和朝上的那些大人可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啊。

许玥明白了冯老爷子的言下之意,却敏锐的注意到了一点:

——这样几乎满朝的反对之下,在冯老爷子心中,当今陛下却一定能达成目的。

明君与否不敢断定,却一定是一个大权在握的皇帝。

三年时间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了。

许玥对冯师十分有自信,当然,也是对【辨析祸福】的信任。

她想了想,建议道:

“冯师如今只缺一道破局之力,不知冯公有无相熟的商队,珍珠、海鱼、奇花、荔枝都是有利可图的商品。”

虽说都有艰难之处,比如路途遥远难以保存,但总是一条路子。

本就有意如此帮孙子一把,听了许玥的话,冯老爷子便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