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朱勔来到盐州,本来他是想留在定边,条件那里怎么都比这边好。蔡京给了封密函,要他笼络好仁多家族,蔡京可不想盐州落在杨家手中。

朱勔到来对盐州有个大的改观,仁多保忠不用太担心杨家会截留他的银子。这笔养军银子如何调配,朱勔、仁多保忠和杨元奇起了大争执。

枢密院给仁多家族是按一万禁军配置的,盐州另有一万五千厢军。作为一个降将,一万禁军不算薄待,仁多家族部族多为党项人,养军的方式不同,比如马匹自有牧民。在这方面朝堂也给予了仁多保忠一定优待。免去了五年盐州税赋。

只是这两万厢军的编制费用,杨元奇怎么都不肯让。他得为杨雄月寨军弄点银子,没道理按月寨乡军番军给啊,这才几个银子。

杨元奇坚持道:“盐州防务杨雄军守土有责,怎么可以薄待!”

仁多保忠说:“杨雄是为客军……”

杨元奇拦下这句话“仁多将军这是何意?盐州成了仁多家族的了?”

朱勔这话不敢撑仁多保忠,盐州可以是仁多保忠家族的,又不能全是。

朱勔说:“杨雄军难以定位,小杨将军,不如这样,算三千厢军编制费用过去如何?!仁多将军,这样最好!”

仁多保忠明白不能过于压制杨元奇,三千厢军银子说得过去。

杨元奇也知道这事不能深究,要不还得扯杨雄军是否属于盐州,吵大了他老爹都得上表。这事算是揭过。

还有一万两千厢军费用,这才是杨元奇的正菜。

杨元奇明确,这笔银子多为盐州军用可以,指挥权也可以在仁多保忠手上,但必须通过他附着,作为通判他有这个权利没得商量。这是要给盐州军事生生插上一脚。

仁多保忠这下也不干了,这还怎么谈,什么都要通过你。他和那些进士不同,他是降将,天生矮人一头,这条要是今天应下杨元奇有各种方式杯葛他的决定。

朱勔也认为这就强人所难,事事都过你杨元奇,仁多保忠这个知州也不用做了!

杨元奇说:“这是朝廷法度,至于职权范围大家可以厘定。同样,作为通判,我可以不自行发布任何法令。甚至可以认真执行通过了仁多将军的命令。”

仁多保忠摇头:“职权?如何厘定?盐州多为党项族,很多事本就和大宋内地州府不同。从权事情更多。”

杨元奇道:“从权?我会一直留在这里,任何时候仁多将军都能召见我。”

朱勔想了想说:“小杨将军,我在定边就任职通判,这事确实不好操作。”现在通判这个职责有权查阅所有文件,但要全部附着,确实不好推行。一个强势的知州就会自行决定,如果通判不同意,可以上折子打官司。放在盐州麻烦在于,杨元奇不同意,许多折子是要过杨兴武的,那仁多保忠什么都别想干。

朱勔道:“小杨将军,要是盐州天天打官司,这就有违朝廷本意。”这事他得站在仁多保忠这边,要不,盐州受杨家影响太大。

杨元奇说:“我还要五千厢军费用!”

仁多保忠怒而起身:“杨家还要调人进来?”

杨元奇道:“别这么冲动呀,没有杨家,只有盐定路。再说,我也没说调兵进来。盐州还有本地势力,也有不服气你的人在。仁多将军和他们现在不算友好吧,倒是可以丢些给我。这也是帮你解决问题,省得你们还要吵。”盐州还在动荡,就有非仁多家族牧民逃离。现在西夏降军也非铁板一块。

朱勔看一下仁多保忠,说道:“小杨将军,这样吧,再划两千费用,加上原来三千,五千厢军费用你安排,其他禁军和厢军你不再插手。”这个比例说得过去,再说杨元奇说的也有些道理,仁多保忠反出西夏,在盐州大战一场,盐州军伍有很多对他有恶感的人,现在谁都不敢就动手清理,给出一部分就好。杨家军有五千精锐在这里,是能压制一些力量。

仁多保忠脸上红一阵白一阵,认真思量一下,朝廷给他的是一万禁军一万厢军,在他看来这笔银子足够武装两万精锐。剩下五千厢军费用给到杨元奇倒说得过去,顺便把几千老弱病残丢给杨家。

仁多保忠说:“那就如此!”

杨元奇补上:“军队外调总需要我附属吧。”

朱勔应下:“这个必须!”这可得让仁多保忠认下,要是他随意调动西夏降兵,谁都不放心。

杨元奇哼哼唧唧的离开,也只能要到这么多。他的目标也不在这里,只是有机会多要点银子,怎么都是好事!也能借这个事试探下仁多保忠的底限,看来他总算收起了不少心思。两万精锐!这其实也是大宋的底限。至于是不是精锐,杨元奇直接否决掉。要是仁多保忠把银子用到一万人数,勉强还能是精锐。两万人一起花,他还精锐个屁。

这和他在西夏不同,西夏兵制和大宋兵制区别是很大,但现在盐州情况,仁多保忠压根做不到以西夏方式养兵。牧场在北面,那里得过片沙漠,西夏人会容得下他仁多保忠占了盐州还在那里折腾?仁多阿南能压制住那边?!这不开玩笑,他就是太高估自己。何况杨元奇会在旁边以另外一种方式改组党项军。当仁多保忠的军队发现隔壁杨家军的不同,他手底下的将士一定会有其他想法。都是党项人,凭什么他们还要干活,别人就能拿钱养家,凭什么他们就只是训练吃饭,他们还要四处奔波。人不患寡而患不均。

杨元奇打定主意不会整编多少人,他只需要编上千把党项人,以杨家方式重组,他们就会形成示范效应。作为降军,投奔杨家比他仁多保忠好就行。他都不用主动去挖墙角,只要告诉所有人,杨家军就是这个套路,不管你是汉人、党项人还是横山族人,抑或其他族,干一样的事,吃一样的饭,做一样的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