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快穿:珍爱生命,远离极品 > 第237章 天选炮灰只想活着(17)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7章 天选炮灰只想活着(17)

处理纪春梅只是个小插曲。

这段时间,知青院最主要的工作还是淀粉制作试验。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地瓜的出粉率超过30%,在红薯这一类里面算是一骑绝尘了。

知青院派出几名代表,带着晒好的粉皮和粉条去了大队部,找大队长和支书详谈。

这要是在饥荒年代,大队长肯定会觉得知青们在胡闹。

把粗粮加工成细粮,中间肯定是有浪费的。那时候人都吃不饱,怎么可能搞这个。

但是,现在已经不是那个时候了,如果可以用大家都不太喜欢的地瓜做成大家都喜欢的食物,甚至还可以拿去卖钱,那就值得尝试啊。

去谈判的几个人不但带了干粉皮,还带了一碗拌好的粉皮,准备了一堆的说辞:

出粉率很高,做成淀粉可以长期保存;

粉条和粉皮都很好吃,还可以往外卖;

剩下的残渣还可以喂猪,也不算浪费;

如果地瓜不够用,还可以组织社员开荒。这样产生的残渣、地瓜秧都会更多,咱们就可以多喂几头猪;

……

但是这些都没来得及表达,大队长和支书尝了一下拌好的粉皮,立刻就拍板了。

搞起来!

这是一道不错的下酒菜。

虽然他们一年到头也喝不上几回酒,但是,说不定卖了粉皮就能多打点酒,就着粉皮喝呢?

梦想还是要有的!

知青们:“……”

据说当天,大队长就派了自己的小儿子到小王庄供销点打了二两酒,和支书俩人喝的美滋滋。

这时候农村喝的酒都是散装的。自己拿个瓶子去打,买半两都可以。还有醋和酱油,也都是散装的。

之后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

大队先收拾出一个院子当粉条作坊。招募社员开始干活。

最开始,每天就给算工分,没有额外的工资。

但是也挡不住大家的热情。以前冬天也就是修水渠能有点工分,但是水渠又不是天天修,冬天的大部分时候都是闲着的。

现在,坐那儿洗洗地瓜、刮刮皮就能挣工分,谁不愿意干呢?

做淀粉剩下的渣滓除了一部分用来喂生产队集体养的猪,剩下的还可以分给社员带一点回家去喂自己家的猪。

纪珊做了粉条作坊的记账员,工作轻松,满工分,暂时也没有工资。

毕竟现在就是个小作坊,小打小闹的,等以后赚了钱再说。

第一批成品做出来之后,大队长带着它们去了公社,去找公社书记谈销售的事。

看着比面粉还要雪白细腻的淀粉,以及做好的粉条,公社书记也很高兴。

谁不爱吃细粮呢?偏偏细粮产量低,最高产的地瓜,让大家都吃腻了。别说别人了,他想起地瓜就有点反胃。

公社书记当场就叫来了供销社负责人,帮着双方敲定了合作协议。

十里梁出产的粉皮和粉条,就放在供销社卖。

先看看效果。要是买的人多,产量也大,还可以向公社外推广。到县里去卖就很不错嘛!

他真的想太多,十里梁这点产量,连公社内部消耗都不够。

十里梁出产的地瓜都不够用。

他们还发起了以地瓜换粉条的活动,附近生产队的社员,可以直接拿钱买,也可以拿地瓜、地瓜干来换。

这些换来的地瓜也被加工成粉条进行出售。

产品根本就供不应求。

纪珊跟大队长建议,咱们十里梁山脚下那么大片大片的坡地,种别的不行,但是种地瓜是可以的啊。

“让大家去开荒呗。反正出工就给工分,以后地瓜种的多了,卖粉条赚的钱多了,大家也能多分点。”

这个时代,一等劳力一天10个工分。但是工分和工分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地方,10个工分值5毛钱,有的地方只值1毛钱,这取决于生产队的整体收入。

有的地方良田多,或者领导人心思活泛点,那收入就高点。

虽然政策卡的严,但并不是没有空子可以钻,就看你敢不敢了。

京郊有一个生产队,原来既种稻子又种玉米,后来大队长觉得种这些东西不赚钱,全改成种蔬菜了。连冬天都种大棚菜。

大棚是土大棚,顶上用塑料布一盖,晚上还得给遮上草帘子,大棚里还得生火加温。

麻烦的很。

但是赚的钱确实比单纯种粮要多不少。

年底将卖菜的钱分给大家,社员们自己再拿钱去买粮。

十里梁说是一座山,其实就是一个巨大的缓坡上面的一个圆锥形凸起,当然,是被削平了尖顶的圆锥。

除了这个圆锥本身,下面的缓坡稍微休整一下,就是大片大片的梯田,种地瓜和果树都是不错的选择。

土里的石头是多了点,挑出来加工一下,石子可以铺路。整块的石头可以用来建房。

在砖头还不普及的年代,用石头打地基、用石头垒墙都是很常见的。

大队长对她的建议深表赞同。

“咱们老农民,不怕苦不怕累,就怕没活干。没活干就意味着没钱赚、没粮收,就意味着得挨饿受冻。”

纪珊:“……”

当个农民真的太不容易了!

这年头干啥都不容易。

“那咱们加油吧!关键是,种的粮食多了,产生的下脚料就多,明年可以多养猪,大家可以多吃点肉。”

大队长嘿嘿乐,似乎美好的生活已经近在眼前。

春节之前,知青们都分了粮,分了钱,也分了猪肉。

耿栋和郑学敏请了探亲假,分完东西就准备启程回家了。

他们领完结婚证以后,往家里写了一封信,耿家父母给他寄来了100块钱和一些布票,郑学敏的父母也寄来了一百块钱。

相对于那些留在身边的孩子,这样结婚简直太让他们省心了。别的东西都不用准备,就算他们回家探亲,也就是两边亲家在一起吃顿饭的事儿,别的仪式是不会再补了。

这还是耿栋和郑学敏离家五年之后第一次回家。俩人都有点近乡情怯的样子。临走之前,拉着知青点的伙伴们絮絮叨叨,也不知道家里究竟变成了什么样。

虽然父母来信也提到了家里的变化,但是没有亲眼看见,终究是没有深刻的体会。

王富芝安慰她:“不管变成什么样,还是要亲自看一眼。待的舒服就多待几天,待的不舒服就早点回来。为以后的生活早做打算。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应该是让自己活得更好。如果原来的家已经成了让我们觉得不舒服的地方,那就换一个家。明白吗?可别钻牛角尖。再说了,你和耿栋都结婚了,你们俩自成一家。只要你俩和和美美的,别的都不是事儿。”

郑学敏点点头。王富芝是个通透的人,她愿意听听她的意见。

纪珊也跟着点头,这世上从来都不缺明白人。

其实脱离原生家庭,也就是少分一份家产,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份家产不见得有多少。

可能心里终究意难平吧。

和小夫妻一样请了探亲假的还有陆旻轩。他是每年都不辞劳苦要回去探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