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快穿:珍爱生命,远离极品 > 第173章 被当挡箭牌的知青(4)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3章 被当挡箭牌的知青(4)

第二天一早,苗书莘简单收拾了几件破衣服,又把自己用的破被褥收了起来,也就是一个小小的行李包。

她又去了趟朱胜利和唐桂花的房间,把他们放在一个木箱子里的布料和棉花都收进了空间。这是攒了好久,准备给朱建国结婚用的。

收完东西,她背上自己的破书包,拎着小小的破行李包,去厂里绕了一圈。

有人看见她,就问道:“莘莘,你这是要走了?”

“对,我要下乡了,替建英姐去的。我去跟我妈告个别。”

“你就带这点东西啊?”

“是啊,就是两件旧衣服,还有我平时用的被褥。”

她故意没给行李包封口,还真有好事者过来打开她的行李包看了一眼,看着里面的旧被褥直摇头。

老朱家这两口子也太不像话了,莘莘这行李包里,什么都没有。

于是,苗书莘还没离开皮鞋厂,她替人下乡却什么都没有的消息就风儿一样在皮鞋厂传开了。

她也没有真的去跟唐桂花告别,转一圈,晒完行李,直接就走了。

找了个僻静地方,把行李扔进空间,又把真正的行李拿了出来。

明面上还是要多放点东西的,不然用起来不方便。

这乡,她还不得不下。因为原主,真正的仇人在那儿呢。

苗书莘赶到火车站的时候,知青办的负责人和其他几个知青已经到了。

见她来了,负责人就说道:“好了,人都来齐了。我简单跟大家说几句,咱们上山下乡,是响应国家号召,你们到了农村,一定要好好干,要给咱们知识青年争气、长脸!要和农民兄弟和睦相处。”

还好,这位不是个特别会慷慨激昂的人。讲话也算简短,没有长篇大论。

滋阳只是个过路站,火车停留的时间很短。他们这一行7个知青,只能先上车,然后在车厢里穿行,寻找自己的车厢和座位。

火车上的人,并不是太多,比后世春运差远了。除了下乡的知青,就是出差的工人和干部。基本上,大家都有座位。

苗书莘找到自己的车厢,她的座位靠走廊,没人占。

坐她对面的一位男士主动站起来,帮她把行李放到了行李架上。

“谢谢。”

“不客气。你也是下乡的知青吧?都是革命同志,互相帮助是应该的。”

苗书莘笑笑,没再多说什么,直接坐了下来。这人和他旁边的姑娘方小雨,都是跟她在同一个生产队插队的。人家是一对青梅竹马。

原主印象中,感情还不错的样子。

“我叫秦峰,要到临河省宁泰市插队,你呢?”

“我叫苗书莘,也是到宁泰市插队的。”

“这么巧?你去哪个公社?我是去梅山公社南平生产队的。”

“那可真是太巧了,我也是。”

这时候,旁边方小雨插话道:“我也是诶。我和秦峰同志来自同一个地方,我俩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同学呢。我叫方小雨。这一节车厢里,就咱们三个是去南平生产队的。”

苗书莘点点头。“方小雨同志,你好!我叫苗书莘。咱们都去一个地方,那可太好了,路上也有个伴儿。我昨天晚上没睡好,先闭眼休息一会儿。”

“哦,好的,那你休息吧。”

苗书莘闭眼假寐。方小雨这姑娘挺热情开朗的,上辈子和原主相处的不错。

当然,原主和谁相处的都不错。

火车要到明天早上才能到达宁泰市,这几乎一天一夜的绿皮火车,想想就难熬。

她在火车碰撞铁轨的咣当声中胡思乱想,上辈子原主的经历走马灯一样在她脑海里过了一遍。

原主比她能吃苦,到了农村,也勤劳肯干。一开始活干的不好,但是人家态度认真啊,而且还在不断进步,越干越好。

再加上她不惹事,不搬弄是非,在生产队和知青院里的人缘都还不错。

但她在这儿也没待太长时间,连一年都没有,就香消玉殒了。

村里有个姑娘,叫王秀华,家里父母爷奶,还有五个哥哥,稍微有点团宠那意思。五个哥哥的名字叫大强、二强、三强、四强和五强。

光从名字,就能听出王秀华在家里的地位了。

她看上了知青院一位来自京城的叫陈知言的知青,整天追在人家屁股后面跑。但是陈知青明显不想在农村成家,一直对她不假辞色,保持了很远的距离。

有一天,王秀华又一次给陈知言送东西遭到了拒绝。

可能是多次累积的情绪,也可能是别人隐晦的眼神和指指点点,她崩溃了,哭着跑回家。

家里的哥哥们不干了:“谁欺负你了,说出来,我们去教训他。”

其实哥哥们都明白,还能有谁呢,不就是被陈知言拒绝了吗?这个陈知青也是不知好歹,他一个外来的,能被自己的妹妹看上,那是他的福气,竟然还敢端着架子,简直就是老寿星上吊——找死!

可能是看哥哥们太气愤了,王秀华的直觉告诉她,不能把陈知青说出来,不然他恐怕得挨打。

她一边哭一边摇头:“没事,没人欺负我,我就是眼睛进沙子了。”

可是王家五个哥哥对陈知言也累积了一些怒气,打定主意要教训他,就一直追问,一直问。

最后,王秀华被问的受不了了,来了一句:“还不是那个苗知青,我给陈知青送东西,他不好意思要,结果那个苗知青在旁边冷嘲热讽,说我倒贴。呜呜呜。”

可能是因为她被陈知言拒绝的时候,原主恰好路过,见证了她的丢脸时刻。

她下意识的就把原主拉了出来。给她心爱的陈知青当了替罪羊。

要是原主知道了,老实人怕是也要来一句国骂,这是什么品种的神经病?原主是倒了八辈子血霉了吗?碰上这样的糟心事!

这些话,原主当然没说过,纵然大家心里都是这么想的,也有人真的说出来过,可是这其中不包括原主。

但是王家五兄弟信了!

因为他们的妹妹确实在倒贴,村里也确实有一些风言风语,既然这个苗知青这么爱说风凉话,那就让她自己也尝尝流言的滋味儿。

于是,原主就倒霉了。

王家五兄弟里的混混老五出马,整天追着原主,言辞轻浮,动作轻佻,还对外宣传原主和他暧昧不清。

原主非常气愤,直接告到大队长那里,说王五强骚扰她。

大队长找到王五强,警告他不要乱来。

但是王五强嬉皮笑脸的说他就是在追人:“大队长,我喜欢苗知青,就是想讨好她,可能方式不对,我以后改。”

大队长是严厉批评了他,但是人家又不能时时刻刻盯着。

王五强也就收敛了两天,又开始故技重施,甚至变本加厉了。

有一次,原主生病,一个人在知青院休息,王五强趁着其他人去上工了,偷偷摸进知青院试图真的轻薄原主。原主反抗的过程中,被他掐死了。

所以,原主的心愿就是报仇,让王五强血债血偿。

至于唐桂花那一家子,其实不在她的仇恨名单上。

苗书莘往后翻了翻世界线,看到了原主死后发生的事。

下乡知青被害,这不是一件小事。

以当时的刑侦技术,没有目击证人,这个案子成了悬案。

但是,虽然没有明确的证据能证明这事儿是王五强做的,可是他是唯一有动机的人。而且,原主被杀死的那天上午,没人见过王五强,作为大家一致怀疑的犯罪嫌疑人,王五强也没有办法自证清白。

知青院的同志们也没有选择息事宁人,他们尽了最大努力去闹,去扩大影响,他们给上级写信,给报社写信,讲述知青在农村的遭遇。

“我们的男知青被村里的姑娘骚扰,女知青被村里的男人迫害,我们作为外来知青,去哪儿说理?谁能给我们主持公道?”

这件事甚至引来了省里的调查组。

最终,王家兄妹被送到西北农场进行改造,再也没有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