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 第1873章 追击外喀尔喀,损失惨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873章 追击外喀尔喀,损失惨重

“战报?”

看着漆盒上的标识,崇祯轻咦了一声,而后快速拆开漆盒,取出里面的战报轻轻展开。

“臣勇士营指挥使曹变蛟拜上,恭请陛下圣安,臣余三月二十一日率勇士营赤焰、飞熊、神策、金枪、龙骧五个千户所自大同军镇出长城……”

战报很长、很详细,一看就知道是随军的监军所为。

之所以这么详细是应礼部和兵部所请,礼部是为了编写战争小说,而兵部则是为了更详细的记录,总结战争经验。

毕竟现在是火器为主,每一次的战斗的总结都是至关重要的。

大致意思是曹变蛟率五个千户所六千余人从大同军阵出去,在归化城休整之后绕过大青山,进入外喀尔喀草原。

在暗探留下的标记中开始追寻外喀尔喀七部,只是五天时间勇士营就咬住了迂回中的外喀尔喀七部主力。

外喀尔喀七部的战略思想就是利用草原的宽阔和纵深、明军无法及时补充军需的弊端,与大明军队兜圈子。

然后在大明军需缺少和军士疲惫、大雨滂沱火器无法使用时趁机攻击,甚至直接截断大明深入草原的军队的退路,全歼进入草原深处的明军。

战略思想是好的,战术动作也是很到位,只是可惜他们低估了大明对他们的布局,从明军进入草原开始,就直扑他们驻军所在。

无论他们如何变换路线,明军都能很快调整方向继续追击。

更加让他们想不到的是,这股进入草原深处的明军不顾及大义和道义,竟然沿途劫掠诸部用以补充自身所需。

十天半个月后,不是外喀尔喀七部溜大明军队,倒是成了明军在追击他们。

但是事已至此他们也只能继续‘遛’着明军,他们倒是想反击,但不敢。

一来他们已经打探到了追击他们的是大明军中最为精锐的勇士营,对普通军士都能一敌二十以上,对上蒙古骑兵也能一敌五。

二来勇士营携带了数量不少的远程进攻火器,诸如佛朗机炮、虎蹲炮等,他们一反向冲锋,勇士营就弄出百余门封锁前方,然后快速后撤。

等到外喀尔喀骑兵冲到了勇士营所在的位置后,就踩上了勇士营埋下的燧发地雷。

十余次的反向冲锋、死了一两千人后,就放弃了反向冲锋的想法。

打又不好打,甩又甩不掉,只能继续遛着,等待雨天。

这一溜就是两个月,勇士营累,外喀尔喀七部更累,他们也想过分兵迂回,可他们一旦开始分兵,勇士营就逮着一部猛追。

尤其是夜间,勇士营能袭扰他们,可他们无法袭袭扰勇士营,因为勇士营驻扎的营地外围有燧发地雷,还没靠近就被发现。

一连两个多月过去,明军的佛朗机炮和虎蹲炮粗略估算至少发射了万余次,从反击频率上估计是消耗的差不多了。

而且终于等到了雨季,大雨滂沱,明军的佛朗机炮等无法发射,且地下埋的那种火器也不能用了。

于是,反向冲锋开始了。

让外喀尔喀七部想不到的是勇士营的军士竟然推着战车也开始冲锋。

战马的速度何其快,是勇士营战车的数倍,战马前进五百米了,战车才前进百余米。

就在外喀尔喀七部的骑兵透过雨帘已经能看到战车上花纹的时候,勇士营的五百门二代飞雷炮进攻了。

十余息的时间,两千余颗飞雷弹飞跃了两百到五六百米的距离落进冲锋的外喀尔喀队伍之中,齐齐炸开。

一同落入战车前方百余米的还有千余颗掌心雷。

一时间,以勇士营战车为中心,方圆五百米内爆炸声连绵不绝、浓烟升腾。

有心算无心的远程进攻的爆炸将冲锋外喀尔喀七部的精锐给打蒙了,到处都是爆炸和飞射的铅子,平时如臂使指的战马此刻也无法控制。

战马吃痛和受惊,高高的跃起,将马背上极力控制的骑兵掀飞了出去,然后被四散的战马踩踏,发出惨嚎声。

三位大汗还想着收拢队伍,可勇士营已经出击了,每一个千户所都如同一把利箭一样,插入了混乱的队伍之中。

中间军士扔出掌心雷,制造混乱,破开敌军慌乱组织起来的阵型,两侧和前方军士轻刀舞动。

下砍、上撩、横劈……

每一次刀光闪过,必有滴滴鲜血在半空中滑落,宛如淅沥沥的小雨落下。

关键的是阵型的中间有两辆改装过、由四匹战马拉着的战车,正常马车车轮是圆的,辐条在轮内的,

可阵型中的马车车轮的辐条则是伸出车轮近半尺,在车轮外形成了齿状,如此即便前面有尸体也能越过。

车上则是载着一门飞雷炮和数颗飞雷弹,作用就是负责攻击前方敌军组织起来的阵型。

有掌心雷和抱式大筒千人杀、飞雷炮的开道,任何临时组织起来的阵型都在个千户所到来之前溃散,然后被干掉。

凿穿、迂回、再凿穿……

外喀尔喀后方的精锐只得放弃爆炸圈内的精锐,仓皇撤离。

一战干掉外喀尔喀精锐近三万人。

而后勇士营的五个千户分散开来,相隔二三十里,在外喀尔喀草原上横冲直撞,以战养战,追着外喀尔喀七部的精锐跑。

从详细的战报中,崇祯似乎都能闻到浓烈的血腥气息和惨烈的战意,让人热血沸腾。

“外喀尔喀七部聪明是有,但不多!”

半炷香的时间,看完了密信的崇祯轻声调侃了一句,随即将密信递给了李若涟。

李若涟接过密信快速的扫了一遍,也是笑道:“外喀尔喀七部的战略思想是对的,战术方阵也是没问题的,可惜低估了大明。”

“他们哪里知道飞雷炮是发射火药和弹头结合在一起的,且引线都是燃油浸泡过的,只要遮住了炮身,些许的雨水迸溅根本不影响发射。”

“更不知道我们的飞雷炮的射程从两百多米、提升到了五六百米,两个意外的叠加直接让他们陷入了被动之中,一步慢步步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