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之后便是边关奏报,这也不是每次都有,有时候边关无事,自然也就没什么好上奏的了。

这两个流程走完,才进入“奏事”环节。

前面才让上奏,林锦璇就听到身后有官员轻咳一声,紧接着便有人出列,至御前躬身奏事。

说的正是瀛洲之事。

林锦璇垂眸听着,心思却不在此处。

今日早朝瑾王并未来,这也不是什么稀奇事,瑾王本就甚少会出现在朝会上,而一旦他来了,那不少人就知道,这位王爷要搞事了。加上他每每出手,都有人要人头落地,导致现在不少人看见朝会上出现瑾王时,都是一阵心慌,早朝都比平常要寂静不少。

就怕自己一不小心说错话,就被这位王爷抓住把柄处理了。

林锦璇心想:“也不知,婚期一事,宣连瑾会如何处理。”

而在她想别的事时,朝上已经吵起来了。

一边坚定认为那些遗民不堪教化,左右那边人口也不多,直接充作奴役去做苦力反倒更划算一些;一边认为此法失了仁道,有损本朝大国风范,若传扬出去,也会让他国将本朝也看做野蛮血腥之国,不妥。

吵来吵去,林锦璇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并不过心。

倒不是她觉得这事不重要,而是她不知全貌,不予置评罢了。

便是陈国公说的那些前情,也是瀛洲那边传过来的消息,具体当地发生了什么,她并未身临其中,不排除有人在其中隐瞒了一些事情的可能。

这时,上首的皇帝突然开口,道:“荣惠,此事你如何看?”

林锦璇一愣。

便是站在一旁隔岸观火的陈国公也是眉眼微动,眸中闪过一丝惊讶。

谁会想到,这时候皇帝会突然点出林锦璇来?

不过怔愣也不过一瞬间,须臾,林锦璇踱步出列,看了眼吵的眼红脖子粗的双反,随后收回视线,垂眸平静道:“回父皇,儿臣不知全貌,不予置评。”

皇帝面上带着一丝笑,方才就是这般表情看着下面的官员吵,这会儿也依旧是这副表情,点了一名官员道:“你与荣惠说说事情经过。”

那官员正是不支持的一方,闻言怔了怔,还是上前,将事情与林锦璇细细说了一遍。

比起陈国公此前与她说的那些,这位官员说的多了些细节。

就比如说,此次瀛洲之乱,也有当地百姓给派往瀛洲的官员通风报信,因此才让一部分官员得了些先机,减少了一部分伤亡。

比如,前倭国阶级分明,上层阶级与下层阶级几乎完全割裂,不少百姓对国主并无多少爱戴,反而更希望自己能成为上朝子民,对当地官员十分配合。

比如……

这也是为何他们反对另一派人观点的缘故,一样米百样人,便是他国遗民,那也不全是坏的。

若就这么一竿子打死,未免有失公允。

林锦璇听完,垂眸思索片刻。

皇帝又问:“荣惠有何见解?”

林锦璇拱手道:“回父皇,儿臣认为,按律处置即可。”

皇帝挑眉:“哦,听你这意思,你是认可刘大人他们的观点了?”

林锦璇微微摇头,道:“非也。”

林锦璇道:“几位大人之所以会争论此事,其根由在于,诸位都未曾将瀛洲当地百姓看作本朝百姓,依旧将他们看作是敌国子民。袁大人主张其实就是将敌人剿灭,而刘大人等人主张的则是施恩于臣,扬我朝之名。”

“然而,于儿臣看来,瀛洲非倭,瀛洲是我朝的瀛洲,而非倭国之瀛洲。瀛洲的百姓,便是我朝百姓,即是我朝百姓,便该遵循我朝律法,若撇开律法不谈,律法又有何用?”

林锦璇的观点也简单,既然如今瀛洲已经是他们的领土,那瀛洲上的百姓就是他们的百姓,百姓做错事要如何处置,那便按照律法所述处置,并且按照官府流程张贴布告,让百姓明白道理,这才是官府、朝廷应该做的。

这是治理,不是攻打,戾气那么重做什么。

皇帝闻言,并未点评,而是看向方才争吵的双方,问道:”袁大人、刘大人,你们可有话说?“

袁大人表情变了几变,上前问林锦璇:“林大人此话的意思是,要将那些遗民当做普通百姓一般治理?”

林锦璇:“是。”

袁大人问:“那按照林大人的意思,若要治理百姓,何如?”

林锦璇:“《晏子》有言,明其教令,而先之以行义;养民不苛,而防之以刑辟;所求于下者,不务于上;所禁于民者,不行于身。故下之劝从其教也。”

简单说,就是明确教育、法令,不苛待百姓,以刑罚来防止他们作奸犯科,且要以身作则,既然要百姓遵从律法,领导者便也要做到遵从,如此才能让百姓服从。

书里已经写明的道理,都是科考出生,怎么还要问她不成?

袁大人:“……照林大人这话说,若要叫那些遗民不反叛,官府便不能动兵?”

林锦璇疑惑看他:“不然呢?”

袁大人:“那若是遗民藏了恶心,伺机而动,杀害官员呢?”

林锦璇:“袁大人,这个问题,我方才已经回答了。”

袁大人一愣,随后反应过来,张了张口,一时竟然卡住了。

一旁刘大人垂眸不语。

他本来就是反对袁大人等人的主张,这会儿荣惠公主说的也有道理,与他们几人的主张也没什么差别,刘大人自然没什么话说。

袁大人沉默片刻,又道:“那若是按照林大人的意思,假若官府与当地百姓真能和平共处,百姓在官府的治理下平和稳定下来,日子越来越好,那林大人怎么能肯定,那些遗民不是示弱以敌,不会在朝廷慢慢松懈下来之后,突然张开獠牙呢?”

林锦璇闻言,道:“那袁大人认为,这样的人是只有瀛洲可能出现吗?”

这几年蜀州、苏州两地抓出来的那些,难道就不是“反叛”之人吗?

袁大人哑然。

林锦璇道:“不过这也不过是我的一些浅见,袁大人若是有更好的想法,直言便是,倒也不必与我争论。”

她就是皇帝抓她出来问两句,她回答了,但真正要如何做,目前也不是她能管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