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正年和陆正华走后,陆杨喊来莫永。
“你去大爷那边一趟,就说两人都是心里有主意的,让他们别太担心。”
莫永应了声,很快离去。
陆杨倒是不太担心正年和正华的婚事。
他那会虽早有婚约,但到了二十才成婚。
如今正年正华一个十九,一个十七,虽还未定下婚事,但也不必着急。
二月初便是会试开始的日子。
如今已是正月中旬,再等阵子,若是正年正华榜上有名,到时多的是来抢人的人。
......
正月下旬开始上值,户部的事并不多。
以防皇上每日召唤一次,陆杨十分自觉,上值第一日,便开始忙活。
把户部交给沈泽看着后,便带着马才英去了工部开设的高炉渣研究所。
这是皇上特命工部开的,为的就是方便早点把东西弄出来。
由于事先已经跟薛尚书说了一声,马车在研究所门前停下时,并没有官兵上前询问。
这不是陆杨第一次过来,所以他并不用多说,刷脸便带着马才英进去了。
马才英手里拿着一个书篮,里面放着之前记录数据的册子,还有笔墨砚。
陆杨进去后,来到一处地方,把披风脱下,又穿了一件防尘的罩衣,以及一个之前命工部弄的口罩和眼镜,便进了高炉渣研究区。
这是一个半露天的大场地,研究所直接弄在了离原料不远的地方。
周围已经被围了起来,闲人免进。
前期工作,陆杨之前便已经让工部的人去做了。
现在他过来,便是想看看这些东西磨得怎么样了。
陆杨和马才英的到来,并没有引起多少人注意。
匠人们都在忙活着自己手上的事,头也没抬一下,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之中。
陆杨也没有惊动他们,带着马才英便往右边的一个区域而去。
这个区域的匠人,都戴着跟陆杨和马才英一样的口罩和眼镜,穿的罩衣也是一样的。
所以两人走过来时,有人也只是抬头看了眼,便低头继续忙事。
陆杨目的明确,直奔放置各种已经研磨好的原料屋子而去。
这些东西受不得潮,只能放在避风挡雨的地方。
两人到时,便被守在大门外面的官兵拦住了。
“是我。”
陆杨亮出身份牌。
官兵们一看,连忙给陆杨行礼,顺道认错。
陆杨摇头,看向紧闭的大门,“把门打开,我进去看看情况。”
“是!”
随着陆杨的命令,大锁被人打开,吱呀一下,里面的情况便映入眼帘。
一个个大筐被整齐地摆放着,有的已经垒高成三层,而有的,则是一层或两层。
陆杨带着马才英走进去,有个官兵也跟着走了进去,以防陆杨问问题。
陆杨随便挑了个大筐,让官兵把压在上面的石头搬开,便伸手掀开掩着的油布。
筐里装着的,是灰白色的粉末,陆杨直接伸手抓了把,铺开仔细看了看,满意地点头。
他看了眼筐身上写的几个大字,跟马才英说:“这高炉渣粉可以。”
马才英点头,记下了陆杨说的话,一会要记在册子上。
陆杨又去看了几个大筐,里面分别有粘土粉,各种陶瓷缸盆碎片磨成的粉,还有烧炉时产生的炭灰。
当然,还有不可少的生石灰。
当初让准备的东西,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也都准备好了。
看着量虽然不多,但研究初期,在乎的并不是量的问题,而是能不能成的问题。
陆杨当即让官兵把这些东西都搬一筐到外面宽阔的地方,他要试试看能不能成了。
马才英趁着官兵们搬东西的时候,要了些清水,磨好墨严阵以待。
陆杨站在一旁看着,等官兵们搬好,他又要了两桶水和两只碗。
很快,官兵们便把他要的东西都拿了过来。
陆杨看了眼马才英,见他已经拿好册子和毛笔,对他点了点头,便道:“先试试看各种原料的比例。”
说着,他在其中一个水桶里洗干净手,又擦干后,便接过官兵递过来的碗,在那几筐原料中都各舀了五碗。
把它们弄均匀后,陆杨刚打算让人舀碗水倒进去,便见一个身影匆忙走了过来。
“薛尚书?”
薛涛气喘吁吁,看了眼陆杨面前的一个土堆一样的东西,道:“我,我没来晚吧?”
陆杨低头看了眼,随即摇头。
“应该没晚。”
薛涛顿时松了口气。
陆杨知道他想看什么,便道:“我从这些筐里都舀了五碗倒在地上,现在,我准备放水。”
陆杨是一碗水一碗水地加,边加边观察,等差不多,便停手,让人从旁边捡根木棍给他。
薛涛义不容辞,反应快地跑过去捡了根不大不小的木棍。
“给。”
陆杨接过,直接开始搅拌起来。
旁人都在看着。
薛涛也跟着陆杨蹲下来,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
很快,他便发现陆杨搅拌的速度慢了下来。
直至停下。
这些混合粉末,因为水的缘故,已经变成了一坨灰色的东西。
薛涛下意识抬头看陆杨的神色。
“陆尚书,可是失败了?”
陆杨皱着的眉心让薛涛心里一紧,不过一想才刚开始,失败很正常,他便又放松下来。
陆杨点头,伸手戳了戳那坨灰色东西,道:“比例不对,凝固的速度也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