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的72小时,铁背旅一团就拿下了常山以北的三个县城,直接在上谷打开了一个巨大的战略缺口。
与此同时,本以为熬过了国军的围攻,日军指挥层、特别是常山一带的日军却陷入了极度的慌乱。
杨疯子又想干什么?
难道是撇下常山这个门户,直接穿插进攻上谷?
这、这也未免太看不起人了,还是说杨疯子已经知道了日军的窘迫,常山、上谷一带的机动兵力严重不足?
京城是必须要守的。
那么上谷就绝对不能丢。
可铁背旅的战力也是毋庸置疑,唯一的办法就是不惜代价的拖延,接着从关外调动关东军来救火。
幸好俄国人在欧洲的苦战刚刚结束,数百万大军还未回转,暂时不会对远东地区有什么威胁。
至于关东军能不能击败杨疯子的铁背旅,现在已经不是日军高层考虑的问题了。
德国已经投降了。
美国人在南太平洋步步紧逼。
如果在中国战场把京城给丢了,甚至是被南北截断,那日军就真的无戏可唱了。
但是日军这边刚做出决断,关外的大批部队还没上火车,国军最新的动态就已经显现了出来。
在常山以南地区,一股万余人的国军部队突然现身,并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了几个村落,大有深入鲁地、紧逼泉城的架势。
如此一来日军的北上增援部队,立刻就陷入了艰难的抉择。
京城当然更重要,但是泉城也不能不守,鉴于杨锋以往的战绩和作风,日军也必须警惕他的声东击西,结果第一战区这支奇兵就发挥出了难以想象的作用,成功牵制了本就不多的日军兵力。
就这样,在第四天早上,已经和部队汇合的杨锋,他突然就接到了香肉的汇报,原来常山城内的日军出动了,正在朝铁背旅的后路抄来。
事情的发展,真的就落入了杨锋的节奏。
既然如此可就更不用客气了。
杨锋立刻下令,一团继续向前进攻,要求在最短时间内推进到上谷城下。
二团和炮兵纵队紧随其后,寻找机会消灭日军的有生力量,并且为进攻上谷城做好准备。
至于后面包抄上来的敌人,有三团和钟馗大队,再配合坦克团一部也就差不多了,四团、五团和旅部直属部队,仍旧是整场战役的预备队。
涞源一带的地势,基本上全是山地,非常不适合大规模部队的展开,杨锋的机械化部队远不如轻步兵机动灵活。
这也是常山一带的日军,敢于来抄杨锋后路的根本原因。
但非常的遗憾,日军还是小看了杨锋的神奇。
从常山出击的日军,总共是6000日军、一万伪军,仅仅半天功夫就截断了铁背旅的运输路线,甚至还消灭了一支运送补给的国军部队。
接下来这1.6万敌人死死的把守住关隘,并且是气势汹汹的朝前推进,预备把杨锋的后路彻底截断。
可杨锋明明有机动性更强的钟馗大队在手,但他却是按兵不动,眼看着常山的日军控制出了三片大山,在自己身后建立起了坚固的阵地。
最最关键的一点,则是看着日军的兵力从1.6万增加到了2.1万,看着常山守军被彻底抽空,第一战区胡长官终于是逮到了天赐良机。
一天晚上,天降雪花,埋伏在常山近郊的国军部队,突然间就对常山发起了猛攻。
在密集的炮火当中,大约5000国军发起了冲锋,他们顶着城头的枪林弹雨,扛着梯子越过城外的壕沟,然后就开始攀墙猛攻。
但日军的顽强却出乎预料,城内仅仅2000日军、6000伪军居然愣是顶住了第一波突然袭击,还集合堡垒和墙头,给予国军极大的杀伤。
于是乎这一仗苦战到天亮,进攻的四个团几乎被打残,明明是釜底抽薪的妙计,愣是被第一战区执行成了一锅夹生饭。
随即得知消息的胡长官大怒,命令部队不惜代价的继续攻击,可一个非常要命的问题却直接摆在了众人面前。
第一战区埋伏在常山附近的奇兵,仅仅是8000余人,第一波没能拿下,继续攻击恐怕也是够呛。
怕就怕日军立刻回援,那么杨锋的计划就先失败了一半,在上谷一带猛冲猛打的铁背旅可就真的变成深入的孤军了。
面对这种不利的局面,杨锋可不敢把希望都寄托给别人。
于是他乘坐鱼龙,带着廖莎、老高、十名甜水就来到了常山城下,结果却目睹了一次非常失败的进攻。
“杀呀!”
“嗖、嘭嘭嘭。”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突突突。”
常山南门,紧挨城墙的壕沟附近,早已经是俯尸片片。
国军方面组织了多次进攻,但是面对城头日军的重机枪,还有城内的炮兵阵地,他们却是无能为力,宝贵的生命仅仅是消耗了敌人的一些弹药。
此时此刻,在国军冲锋的队列中,一团团硝烟飞起,气团中还夹杂着人体与军服的碎片,许多悍勇的士兵都倒在了敌人的扫射之下,被薄雪覆盖的地面上又是泼洒了一层凄凉的血花。
继续冲、继续倒。
仅仅是5-6分钟,一个整连就所剩无几了,濒死的惨叫声是无比凄凉。
“这么打下去,有多少人都不够死的,指挥官是干什么吃的?为什么没有火炮支援?”
望着这无谓的牺牲,杨锋面色阴沉的问道。
旁边廖莎也是满脸的惋惜。
“指挥进攻的是123师的李师长,他们携带的炮弹不多,应该都已经打光了。”
“出城的日军有什么动向?”
“两个日军大队,外加三千伪军,正在拼命的往回赶,估计今天下午就会抵达。”
“那就不能再等了。”
“帮我去联络123师师部。”
“不用了,我没时间跟他们寒暄。”
冷酷的说完,杨锋就立刻收回了视线,蹲下直接画图,转眼间就制定了一个计划。
接下来数名甜水到周围去警戒,两人去123师师部联络,免得发生友军误击,剩下老高负责远程支援,杨锋和廖莎则是去对付城墙。
当老高使用中国湖榴弹发射器,对着一段城墙连连发射,用几枚烟雾弹将其笼罩时,城头的日军就立刻察觉到了部队。
顿时在士官的催促下,一队一队士兵朝这边聚集,就怕国军在这个点上集中突破。
然而他们绝不会想到,这不过是一招声东击西。
当日本本就不足的兵力,再次因调动而薄弱时,杨锋和廖莎却来到了距离城墙不过500米的一处弹坑。
杨锋穿上了防弹甲,取出了数根爆破筒,还把一支黄油枪挂在了肩头。
廖莎也是果断的把头发给编成了辫子,将数个弹匣别在腰上,最后还把背包往旁边一扔。
“这么长时间,廖莎你不会都忘了怎么操作机器人了吧?”
“怎么会!我一直在头脑中锻炼。”
“那正好,借这个机会就练习一下。”
“是,师傅你就看着吧,看我直接杀上城头。”
“杀上城头就不用了,你只要压制住小日本就行了,真正的歼灭,还的123师来干……”
说话间,杨锋就已经联络香肉,叫它把蜘蛛机器人放到了另一个弹坑中。
接下来指点廖莎冲过去,蜘蛛机器人迈动长腿,迅速就冲入了日军的视野,倒是国军这边因为环境和烟雾的影响,看的不是很清楚。
“纳尼?那是什么?”
“好像是一只、一只蜘蛛。”
“八嘎呀路!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蜘蛛,还出现在这里?”
“十分抱歉,我也不清楚。”
“我知道了,这一定是中国人的诡计,想要戏耍、想要愚弄我们,掷弹兵,立刻给我摧毁它。”
“嗨”
城头上,伴随着一名军曹的命令,日军是迅速的做出了反应。
掷弹筒开始朝着蜘蛛开火,一团爆炸直接就在距离廖莎2米的地方是冲天而起,但日军没有料到,蜘蛛的装甲却成功挡住了破片,在叮叮当当几声脆响后,蜘蛛就干脆冲到了他们面前。
下一秒,瞪大眼睛的日军就看到,那巨大的蜘蛛转动身体,左右两支枪管就指向了城头。
“哒哒哒哒哒、噗噗噗噗……”
两挺重机枪刚一开火,两串子弹就直接落到了城头、城垛上。
躲闪不及的两个日军直接被爆头,但是这么一来,日军心中的疑惑和恐惧却反而散去了大半。
原来这不过是一件造型奇特的武器。
那就好说了,因为只要是人造的、只要是认知之类的东西,那就肯定有将其摧毁的方法。
接下来三八大盖、歪把子还有92式,日军的火力就全集中到了蜘蛛、集中到了廖莎的身上,密集的弹雨打的蜘蛛装甲的火星四溅。
更要命的则是纷纷落下的掷弹,那一团一团的硝烟几乎都要把蜘蛛给淹没了,此时此刻还有几个日军踩在城垛上,瞄准蜘蛛就端起了大铳。
见状杨锋也是急忙对着单兵终端大叫了起来。
“小心!机器人是扛不住火箭弹的,快拉开距离。”
“放心吧师傅,我心里有数,这些不过是小场面。”
话音未落,杨锋就看到蜘蛛上半身一转,廖莎居然把背上的微波发射器对准了城头,这下子他也是直接放了心。
无影无形的微波武器,绝对不是现在的日军可以理解、可以防御的。
当电磁波引起水分子的共振,迅速就由内而外的产生巨大热能时,那几个端着大铳的日军,马上就发出了凄厉的惨叫。
“啊啊啊啊……”
“噗、嗖嗖、嘭嘭嘭!”
还有日军手中的火箭筒大铳,不是胡乱发射就是干脆炸开,完全就无法威胁到廖莎。
这么一来杨锋才终于放心,一个箭步也窜向了城墙。
实际上杨锋的计划很简单,直接朝城墙最薄弱的位置,堆砌大量的炸药进行爆破,这一招尽管不如炮火来的方便,但是却简单可行。
当杨锋他一鼓作气冲到墙根,马上就从随身空间中取出了两箱炸药,紧接着在密集的枪声爆炸当中,杨锋是一眨眼的功夫就堆砌了高高的一落。
差不多三吨炸药。
对付五米厚的城墙,应该也差不多了。
但是为了保险起见,杨锋又动作飞快的追加了一吨。
等满是炸药的木箱堆成了小山,杨锋这才扔下一个小巧的起爆器,自己沿着墙根就朝远处跑去,一边跑还一边催促廖莎。
“一分钟起爆,走了走了,尽可能的走远一点。”
“是,师傅你也要快跑。”
不远处,还在对着城头发射电磁波,逼得日军根本就不敢冒头,廖莎她控制蜘蛛,甩开大长腿就朝远处冲去。
而杨锋这边也化作一道闪电,在仅仅一分钟之内就窜出了数百米远,最后干脆就跳入弹坑,拉起一具尸体就挡在了自己身前。
随即……
“轰、噼里啪啦、乒乒乓乓……”
战场上,一团恐怖的硝烟是直冲云霄。
在四吨炸药的面前,常山那5-6米厚、十几米高的城墙也如饼干一般,彻彻底底的遭到了摧毁。
在那足足百余米高的烟柱中,还能看到大大小小的城墙碎片,犹如炮弹一般的四散而飞,其中最大、最远的,甚至于飞到了两公里之外的123师前沿指挥部,仿佛一场恐怖又惊人的烟花秀。
至于爆炸区域内的日军,没有化为飞灰、肉酱,就是被干脆的震死了,连跑出300多米的杨锋都是灰头土脸。
随即整个战场都安静了。
所有人都在紧盯着那滚滚的烟尘,不确定城墙被破坏成了什么样子。
好在123师的反应还算是迅速,李师长直接把所有兵力都集中起来,放在前沿指挥所前面,做好了孤注一掷的准备。
片刻之后,待微风吹走了最后一丝烟雾,将一个8-9米宽的V字缺口暴露出来,李师长就直接狂笑了起来。
“哈哈哈哈、哇哈哈哈哈,杨疯子就是杨疯子,一出手就不同凡响。”
“师座,那我们……”
“上,第一冲进城的,老子给他200块大洋。”
“是”
“冲啊!”
伴随着震撼的呐喊声,123师剩下的数千人马,绝对是一股脑的全压了上去。
反而是日军这头,发射的零星枪弹根本阻挡不了,只能看着国军穿过城墙的缺口,源源不断的涌入了城内。
接下来的清缴,杨锋没兴趣也没时间参与。
不过在他离开之前,123师李师长还是骑马赶了过来,逼得杨锋停下了脚步。
“杨旅长,这次多亏了你的协助,我一定如实向战区司令部,向胡长官报告。”
“李师长客气了,咱们是同袍,守望相助是应该的。”
“杨旅长,说起来惭愧,我123师伤亡过半,万一日军反补?能不能请杨旅长再助我一臂之力?”
“抱歉,我这次过来就带了这几个人,主力还在涞源一带的山岭之中。”
“什么?这……”
“我只能给李师长提供些情报,日军回援的部队,今天下午就到,123师清缴城内务必要快。”
“……”
“还有这个缺口,肯定是日军进攻的重点,现在去封堵它,几个小时应该是来不及了,倒不如在城内布防,利用民房来布置阵地,把缺陷变成一个巨大的死亡陷阱。”
“多谢杨旅长妙计相赠。”
“李师长客气了,我这不过是抛砖引玉,相信123师肯定能够好好的布置,利用城内的壮丁和俘虏,击退日军的反扑……”
匆匆说完,杨锋一个抱拳,接着就迅速离开。
他自己那一摊还没有解决那,对友军的帮助只能是到此为止了。
可惜杨锋没有注意到,在他转身之后,李师长望着杨锋的背影却露出了一个阴沉的眼神……
离开常山后,鱼龙还在空中飞行,香肉就直接在杨锋的脑海中嚷嚷了起来。
“我不喜欢那个姓李的家伙。”
“无能又不是过错。”
“但是他看你小子的时候,心跳加速、血压升高,脑电波增加了25%,这表示他在飞快的筹谋着什么,在转什么疯狂的念头,甚至是引起了自己的兴奋感觉。”
“脑电波活动你都能侦测到了?”
“当然,我现在已经十级了,已经是智能辅助系统的极限了。”
“好好好,你厉害,乖乖的开飞机吧!”
然而杨锋却并没放在心上,他离开驾驶舱,取出一份地图就紧张的研究了起来。
两个小时后,杨锋已经和张彪等人汇合,在一片不知名的山坡上,三团的弟兄们正在等待敌人出现。
日军在切断铁背旅的后路和物资之后,还在坚决的进行追击,努力寻找重创、甚至是歼灭铁背旅的机会。
尽管他们分出部分人马去常山增援,但还是有两个中队,差不多400人接近了三团的包围圈,只不过在打不打这个问题上,张彪却显得有点犹豫。
现在动手,这两个中队会被直接碾碎,可后面的日军就肯定会警觉。
可现在不动手,让这两个中队插入铁背旅的队列,会不会影响到杨锋接下来的计划?
就在张彪预备去征求杨锋的意见时,无线电中却传来了最新消息。
马国明的一团已经拿下了又一个小县城,这下距离上谷都不到十公里了,炮兵纵队已经在修筑阵地了。
这么一比较的话,同为主力的三团就显得太过逊色了。
当三团的各级军官,一个个的跟张彪抱怨,劝他多多少少先拿下点成绩时,杨锋却接到了蜂巢的联络,眉宇间是迅速皱成了一团。
此时此刻,身在关外的精锐日军,关东军一部正在快速出关,直奔京城。
一列火车至少可以容纳两个大队,还有一部分的重装备。
而在蜂巢提供的卫星照片上,类似的军列就足足有十多列,根据香肉的分析,总数达到100万人的关东军,一波一波的支援太平洋岛屿,现在还剩下70万左右。
而这70万人当中,日军至少可以动用30万来对付国军、对付杨锋的铁背旅。
如果非要说什么好消息,大概就是关东军的战斗序列中,大概有一半都是年龄偏小的新兵,甚至还有临时征召的平民。
可关外的日本平民,那也是从小接受军国主义教育,从初中就开始进行军事训练,绝对不能把他们当成没摸过枪的老百姓。
这下杨锋面临的情况可就复杂了,幸好时间还在杨锋这边。
目前常山已经到手,杨锋的最低目标已经达成,只要杨锋肯乖乖的撤退,那么还在集结的日军就绝对追不上他。
可问题是杨锋不光为了常山、不光为了接应进攻不力的第一战区部队,他更是想为中华民国打出一份威风、打出一份战绩来。
美国人组织的重要会议,眼看就要召开了。
通过杨锋之前的研究,他至少有八成的把握,会上罗斯福会提出他着名的世界四警察理论,那么杨锋需要做的就是不让罗斯福失望,为中华民国保住那个极其重要的位置。
至于这么做的好处,肯定是不用多说了。
在这个时间线内,德国人才刚刚投降,俄国人遭到了更为严重的削弱,美国人也被太平洋战争拖得半死不活了,上一世曾经的战斗秩序,大概率是无法实现了。
那么在一个多极的世界中,没有绝对的强者,冷战就不会出现、东西方阵营对立也不会出现,中国就自然拥有了更好的发展前景。
抛去外部的影响和制约,杨锋相信中国民族的发展壮大,绝对不会比别人慢,这就是他送给祖国的终极礼物。
当然了,杨锋这么干也带有小小的私心。
如果说这个世界没有美国建立的新秩序,一切在混沌和动荡中渐渐的实现平衡,那么他控制的万岛,说不定就会一跃成为一股上一世不存在的新势力,成为中国在南太平洋最重要的助力。
迅速在脑海中过了一遍,杨锋也就做出了决定。
这一仗铁背旅不能撤,即便是关东军来了又怎么样?
今天的铁背旅,两万虎狼之师再配合上猎寇系统的物资,至少也能卸下敌人一条手臂,这必然是大大加快日军灭亡的速度。
战略任务要求杨锋拖延两年,截止今天就只剩下一个多月了,杨锋也将摆脱他最大的掣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