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谢老爹一家以及他的三个哥哥还有杨大夫,王大海两家,一共6家人,被谢村长安排在一个灾民棚,

杨大夫的为人,用一个字来形容,好,用两个字来形容,很好,

王大海就是王有贵的爹,之前王有贵他娘王代氏还替王有贵的媳妇贺霞吸过蛇毒,王家人的品性也不错,

谢老爹与三个哥哥,在谢红的记忆里,四兄弟从没有红过脸,

与这几家人住在一块,谢红心里挺满意,

转头仔细观察,用木板搭建的灾民棚,发现屋顶就是简单搭了些竹子做支撑,然后在竹子上铺稻草,

好在房间够大,1百平左右,6家人打地铺完全没有问题,

整个房间没有窗户,只有一道门,所有的光亮都是从门照射进来的,

“杨大夫,你先挑”,谢二爷带头走进了房间,

杨大夫笑呵呵的说道:“那边的角落”,门开在房间的正中,他选了进门左前方的角落,

谢二爷又把目光转向王大海:“大海兄弟,到你了”,

王大海憨笑着:“我家人少,就不占角落了,住靠门的左边就行”,

“老五,你们住哪”?谢二爷是个好兄长,紧接着礼让最小的兄弟选住的地方,

谢老爹选了进门右前方的角落,接下来谢四爷,谢三爷各占了进门的左右两个角落,

进门对着的那面木板墙还空着,谢二爷便让儿子们在那里打地铺,

谢红突然指着进门靠右手边的木墙说道:“二爷爷,我们可以住那边吗?我娘怀了小弟弟……〞

接下来的话不用谢红说,大家都明白,怀着孩子挤在一堆,确实不方便,

谢二爷没有回答,如果这间房里住的只有他们几兄弟,他可以直接作主,但还有两家外姓人,必须得征求人家的意见,

“杨大夫,大海兄弟,三丫说的这事你们……”

“多大点事,地方空着不就是拿来给人住的吗?”

杨大夫手里还有不少谢家三房找来的草药,他直接叫谢和平去那边打地铺,

王大海一家也知道,村里人喝的汤药很大部份的草药是谢红三兄妹找到的,当然不会有意见,

“二爷爷,我们在屋子中间生一堆火取暖好不好,”

打好地铺,看着屋子中间的空地,谢红脆声声的开口说道,

屋外有个草棚,是与灾民棚配套的厨房,不过柴火需要自个准备,

灾民们没有多余的铜板买柴,只能凭管理灾民棚的官差老木发的号牌出城捡柴,

杨大夫缓缓开口:“火肯定是要生的,先找个人来领头,吃的、喝的还有柴火都得统一安排”,

6家人一个厨房,如果每家轮流做饭,最后一家还不知什么时候能吃上,

各家照人数拿出粮食,做饭时1家出1个人去厨房,大伙一起做一起吃,这样省时也省事,

“杨大夫,不如由你来承头,你说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

杨大夫在村里人缘很好,谢二爷刚说完,其他几家便随声附和,都同意由杨大夫管事,

杨大夫也不推让,豪爽的说道:“好,我来承头,男人们归我指挥,女人就听我家老婆子的安排,大伙有没有意见〞,

“没意见”,最先出声的是贺霞,

“没意见”,

……

杨大夫说道:“我们共同吃的只有一顿,就是中午,

下午有免费的粥与馒头,大家可以省着吃,留着馒头第二天当早饭,

做饭的事就由我家老婆子安排,

老大,你去找官爷拿号牌,男人们全部出城去砍柴”,

杨江河很快去找老木拿了号牌回来,杨大夫让年满15岁的男孩也跟着出城,

谢康不想去,小声嘟囔着,“我从来都没有砍过柴”,

谢辉兴致勃勃,能够锻炼身体是好事,他主动拿起一把柴刀,

谢老爹不满的瞪了谢康一眼,真丢人,满15岁的小子不止他一个,就他事多,

〝不会砍柴,把柴背回来也不会吗”?

被谢老爹说了两句,谢康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谢天杰肩膀上的伤还没好,不用干活,杨大夫让他在家休息,

同样,做为孕妇的柳玉,杨大夫也吩咐自家媳妇,不要安排她干活,

“老姐妹们先说说,手里有多少存粮,我家有十多斤糙米,一口袋板栗,还有野菜干,咸菜,干木耳”,

杨沈氏看着当家的带着汉子们离去,想着先把中午这顿饭的粮食准备好,于是开口询问,

王代氏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我家没有粮食了,只有半口袋板栗,还有一些野菜干与干木耳,

今天中午的粮食可不可以先欠着,等我家男人回来再去买粮”,

身上还有几两银子,想到安置下来要建房子,有点舍不得拿来买粮食,

本想一家人靠板栗野菜撑几日,粮食等去了安置地再说,

现在6家人搭伙一块吃,粮食不买不行,

谢二爷的媳妇谢卢氏也愁眉苦脸的开了口:“我家有7、8斤糙米,一坛咸菜,一口袋板栗,还有些干木耳”,

谢三爷、谢四爷的媳妇也把家里现有的吃食说了一遍,

谢老太家的粮食最多,近20斤糙米,一坛咸菜,两口袋板栗,小半袋干木耳,

杨沈氏想了想,开口说道:“除了王家人少一些,其他几家的人口都差不多,

我们5家一家出半碗糙米,一碗板栗,王大海家出一碗板栗,一碗野菜干,行不”?

谢卢氏笑着说道:“行,怎么不行,聚到一起就是有缘,没必要斤斤计较”,

她表了态,其他几个妯娌肯定也同意,就连最爱计较的谢老太也没有唱反调,

杨沈氏拿出两个盆让大家把糙米与板栗分放倒在盆里,

“杨奶奶,板栗能吃应该很多人不知道吧,不如把板栗拿去卖,卖了钱再买粮食”,

谢老太最先支持谢红:“沈姐,板栗生吃或者煮熟了吃,都好吃,说不定真能卖银子呢”!

谢老太巴不得板栗能变现成银子,他们手上的银子看着不少,但架不住家里人多,建房恐怕都还要差一些,

其他几家也有同样的心思,金川县如果没有板栗卖,他们手上的板栗就奇货可居,或许一斤板栗的价格就能抵上一斤糙米,

“谢二嫂,要不,我们每家派一个人,拿着板栗上街试试”,

杨沈氏也动心了,她家有建房子的银子,不过,谁也不会嫌银子多不是,

谢卢氏笑呵呵的说道:“三丫,你有什么好主意”,谢红提出卖板栗,怎么卖谢红心里肯定有想法,

“生板栗卖不起价,煮板栗没有特色吸引不了人,把板栗炒好去卖怎么样”?

谢红大方的说出她的想法,她想帮衬一下谢家村的村民,教他们炒板栗卖,

糖炒板栗一斤起码能卖出几斤生板栗的价钱,空间里,小卖部就有个专门炒板栗的机器,

机器不能拿出来,拿一些黑色的熟砂还是可以的,

炒栗子选用的砂子是石英砂,砂本身的颜色也不是黑色的,最早是白色的,只是因为炒制时间久了,才变成了黑色,

但并不是只有石英砂可以用来炒板栗,铁沙、河沙也是可以的,选用洁净且颗粒均匀的细砂,

用清水洗净,然后筛去细末、晾晒后用饴糖、茶油搅拌均匀,炒成“熟砂”就可以用来炒板栗了,

“炒板栗”?想到年节时炒的花生、瓜子黑呼呼的没有没相,谢卢氏就开始打退堂鼓,

“嗯嗯,就是炒板栗,一会柴火捡回来,我先炒一点,大家尝尝”,

谢红在心里庆幸当初奶奶在小卖部炒板栗卖,除了买机器还买了不了石英砂,并且一次性炒成熟砂,

“那行,今天中午就煮糙米粥,大家拿出来的板栗就让三丫头来炒,好吃明天就炒去卖”,

杨沈氏拍板同意让谢红炒板栗,反正就6碗板栗,炒的不好吃也不浪费,给孩子们当零食,

谢红接过装板栗的盆子,叫上谢燕,在门口用干净的雪给擦了擦,本来就不脏的板栗变得更加干净,

“小妹,你真会炒板栗”,谢燕担心板栗炒焦了板栗仁也还是生的,

“喏,你试试”,谢红从空间里抓出一把,她提前炒好的,并且剥了皮的板栗仁,

谢燕接过板栗仁,有些心虚的回头望了眼,屋里的人都在东拉西扯的聊天,没有人看着她,

大口,大口的把十多个板栗仁咽下,这才开口问道:

“小妹,这就是你说的炒板栗,还要去皮再炒,好吃是好吃,就是炒前还要去壳太麻烦了” ,

谢红噗嗤一笑:“不用去壳,昨天晚上我炒了一锅,为了方便你们吃,我剥了一些出来”,

哦,原来是这样,谢燕两眼冒光,

“小妹,我们也可以炒了拿去卖呀,为什么要告诉村里人”,

谢红空间里有七,八十斤板栗她是知道的,

谢红笑了笑,赚钱的法子多的是,糖炒栗子她根本没放在眼里,

杨大夫他们回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杨沈氏决定不煮饭了,再过一个多时辰,县衙就要开始拖粥了,

谢红在小厨房里炒板栗,杨沈氏安排每户派一个人去厨房跟着学,

不管炒板栗好不好吃,学学也没坏处,还无私的贡献出自家的粗盐与白糖,

锅里只有砂石,没有板栗,贺霞好奇的问:“三丫,不是炒板栗吗?这些黑家伙炒来干嘛”!

炒栗子必须要加砂子,先把砂子炒热,放一点盐放一勺糖,然后下板栗,不停翻炒让栗子均匀受热,

谢红讲述的同时,手一直在忙活,锅里的板栗从暗然无光变的油锃锃的,看着就喜人,

贺霞吞了口口水,炒栗子传出的甜味及栗子自身的香味,让她馋的不行,

为了转移视线,她开始了解砂石,“三丫,砂石是哪来的,河里捡的吗”?

“嗯嗯,在河里捡这种大小差不多的沙石,清洗干净,筛选出来的砂石晾晒干了,

加盐加糖放在锅里炒成熟砂,就可以用来炒栗子了,炒花生、瓜子也行”,

谢红毫不隐瞒的把熟砂的制作方法告诉了几人,

“姐,找个干净的瓦罐过来”,

板栗炒好,谢红筛掉砂石,把板栗装进罐子,递给兰花花,“热板栗好吃,拿进去给大伙尝尝吧”,

她与谢燕把厨房收拾好,才回到房间里,不出她所料,炒板栗得到了屋里所有人的好评,

杨大夫摸了摸他下巴上的几根胡须,笑着说道:“家家户户都有板栗,三丫这个炒板栗,倒是可以让大伙赚些铜板”,

吃了多日的板栗,他可不想再吃了,巴不得全都炒了拿去卖,

“你说啥呢,炒板栗是我家三丫想出来的,住在一块,让你们沾光跟着炒就不错了,还想让全村人都来学”,

谢老太不乐意了,心里把谢红都给怨上了,死丫头,炒板栗的方法也不知道藏着掖着,

杨大夫正色说道:“康儿他奶,你这种说法不对,三丫已经把炒板栗的法子教给我们了,如果不教村里其他人家,不是让她遭人恨吗”?

谢红拿出炒糖沙板栗的配方,就是送给村里人的,远亲不如近邻,住在村里给村里人打好关系很有必要,

听谢老太想占为己有,心里很不高兴,有杨大夫出言相帮,她也乐的偷闲在一旁当鸵鸟,

谢老爹听了杨大夫的话,自动沿伸了一些,想到的不是谢红招人恨,而且他们老谢家招人恨,

山上板栗多的是,金川县那么大,只要安排好摆摊的地点,根本没有利益冲突,

“杨大夫说的对,老三去找村长过来商量一下”,谢老爹开口说道,

杨沈氏招呼着各家把板栗都集中到一起,用她特有的计量方式把板栗给过了称,叫大孙子帮忙给各家的了登记,

“康儿他奶,炒与卖你们家都不用出劳力,就让三丫在厨房指导,这样行不”,

杨沈氏安排大伙一起炒一起卖,最后照登记的数量分铜板,

老谢家板栗最多,大伙白帮他家做工,是报答谢红传授配法的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