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民国通现代之我为祖国开个挂 > 第55章 有也不敢拿出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好了,不和你说了,我要出去给你们买东西了,就这样。”

姜好和李悠幸说了半天,准备和李悠幸告别。

“好,那神树姐姐您也不要太辛苦了,早点休息。”

“嗯,好,知道了,你也去玩吧。”

姜好也知道李悠幸这边是没有上学的,每天除了和她爹一起去卖菜糊糊,就是玩儿。她弟弟也是,他们整个庄子的小孩都是这样。

饥荒中,没什么事,之前没东西吃,饿得快,每天都在床上躺着。

现在肚子里有东西了,每天在村子里疯玩。

没有学堂,也没有先生。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30年代民国的文盲率高达90%。不管是笔墨纸砚还是书本,都很贵。

整个庄子只有李悠幸小叔叔和族长家的修名叔两个人考上了外地的学校,去外地读书了。

李爹也就小叔叔在县里上学时教了认字,认识一两百字,都已经是庄子里的文化人了。

姜好知道这一情况以后,就一直在这边找民国能用的启蒙书籍。

现在的启蒙书籍基本上都有民国作家的文章,所以说不能直接照搬,而且民国的启蒙书籍必须是繁体字,现在都是简体字那边也不认识。

姜好专门在网上找了一家可以定做书籍的地方,准备定做一套民国可以用的启蒙书籍。

就用千字文、百家姓这些作为学习的内容。准备到时候在家就教李悠幸识字,现在可以不用上班,天天可以宅在家里有的是时间。

因为李悠幸他们家给的银元,成就了姜好现在可以自主在宅家的生活。

所以姜好也准备做些什么好好报答他们。

自从姜好决定要好好帮助民国,帮助李悠幸那边的时候,就一直在做准备。

查阅资料,看37年以后的历史发展,看那个时候的经济条件,看那个时候的社会风貌,看那个时候哪里在打仗,哪里比较安全,有什么办法能在他们不受到伤害的情况下,支援国家早日成立。

这一个月姜好一直在研究这些问题。

姜好研究这些的同时。她爸妈也把超市的各种证书跑下来了,甚至现在都快要装修完毕准备往超市里上货了。

包括姜好家旁边的仓库也被外公盯着修好了。

没有用什么水泥砖瓦,就用了彩钢瓦,搭了一个彩钢棚子起来做库房。外面开了卷帘大门。卷帘门开的时候,货车可以直接开进仓库装货卸货。

联通姜好他们院子这边也在他们院墙上开了一个门,方便姜好从家里过去拿取货物,姜好网店发货可以直接在院子里打包,不用在仓库里闷着。

姜好的网店也注册成功了。现在什么事情都准备的差不多了,就等着超市上货开始营业了。姜爸姜妈天天在超市盯着,姜好说让他们休息两天,自己去盯着,他们死活不同意。

说姜好没经验,简直嫌弃的不行。

其实装修的人都是熟亲戚,大家心里都有数。根本不用人看着,可这是自己家第一次拥有自己的铺子,到最后爸妈恨不得所有事都亲力亲为。

打开院墙上新开的去往超市的门,进入仓库,看见仓库里面整整齐齐摆摆放着姜好告诉爸妈开超市买的好的货品。

其实,开超市大多卖的小零食,那些都有业务员上门上货呢,甚至帮忙补货什么的。

不用囤积太多货物,姜好知道这事。

准备开超市的时候,姜好就查询了这个事情。

但是姜爸姜妈不知道啊,姜好就趁这个机会囤积了很多的米面粮油等,放在仓库里,占据了仓库小半空间。

爸妈他们装修超市的时候,那些业务员上门推销。

才回家对姜好说“原来开超市有业务员上门推销货物啊,他们还帮忙上架。”

“过期了的还可以退给他们。”姜妈在旁边补充。

“那我们买这么多东西是干嘛呀?”

姜好心里默默回答“给37年准备的啊,那边快要有大事发生,我得先囤着点。”

但也不敢直接说出来“原来他们会送货吗?我也不知道诶!!供货商这么卷么??”

姜好一本正经的胡说着:

“我以为开超市都是要囤货的。那囤着就囤着呗,我反正要开网店,我网店上卖呗,网上买东西业务员也不来送货啊,我还要发货呢!你们就和业务员联系,让业务员来上货,免得自己搬这些东西,累的很。”

“行吧行吧行吧,那你网店注册好没有啊?这么多粮食,你是要开粮食铺子啊?!”

“注册好了,注册好了,就等着开店了,反正我会卖出去的,你们别管我开什么了。就等着你们超市开店,选个好日子,我这边一起开了。”

“那花几万块买辆货车干嘛?那不是浪费钱么?我网店还要进货啊!我用!!”

以上,是前几天姜爸姜妈发现超市有人供货且比自己买划算以后的对话。

姜好在仓库里转了一圈。看看还缺少什么,玉米碎、豆子、米糠、米面粮油这些都有了。只要把37年粮食成熟之前这一段时间熬过去就好多了,之后也需要粮食,那时候就不用专门跑出去找糙粮了。

他们自己的粮食出来了,大米白面这些就不怎么打眼了。

姜好上次去隔壁县粮食批发市场的时候。

找到了一个批发干玉米的老农在他们家批发了两千公斤的玉米粒。

直接给李悠幸放到空间了,姜好传过去之前和李悠幸说过,这次粮食是苞谷粒,还有点多,让李悠幸别在外面拿。

李悠幸也听劝,没有在外面拿,直接在家里,被李爹带着下到地窖里,从空间直接往外倒,装满大半个地窖才装下。

当时李悠幸和李爹被地窖里的苞谷粒的震的愣愣的,半天不敢说话,也不知道说什么话好,生怕一开口苞谷粒就没了。

弄得李爹连续几天睡不好觉,晚上要起床几次提着油灯去地窖看看。

后面还问姜好,买那么多粮食,那些银元是不是用完了?

姜好说没有,这些玉米是她在外面逛的时候,看见有一个地方去年玉米丰收了,价格很便宜,所以都给他们买。

这些玉米粒真的很便宜,现在干玉米1.5元一斤,两千公斤就是四千斤一共才给了六千元。姜好都不知道现在这些农民是怎么挣钱的。

那天那个爷爷只带了五百斤去批发市场试试,见姜好全要了,还问他有没有,可以给他包圆的时候,那个爷爷眼泪花都要出来了。

骑着三轮车带着姜好的小货车回家装玉米,爷爷说他们住山上,只种的出玉米红薯这些。

本来今年丰收了以为可以过个好年的,结果不仅他们丰收,全国玉米都丰收了,贩子都不来家里收。只能自己拖到城里去卖试试,结果都卖不掉,大家都只吃嫩玉米或者玉米粉,玉米粉都不自己打,都在商城买,自己今年这玉米以为都没希望了。

姜好到爷爷家,看着快顶上天花板满满两大桶玉米粒,久久无言,两个六十多的老人,种了这么多玉米,还都收回来脱粒了,可以想象那是多大的工作量。

最后用爷爷家的称,称了上百次才称完,看着爷爷叫来另外一个爷爷一起抬了几十次称的时候姜好就看不下去了,问他们当时收的时候多少斤,直接按那个价格结算,不用称了,爷爷死活不同意,说做生意要讲诚信,该多少就多少。

最后一共称了两千公斤,剩下一两百斤爷爷说送给姜好姜好没要,说他们种了一年的玉米,让他们留些自己吃。

小货车拖着玉米下山时车太重了姜好都不敢走,再到没人的路边,把玉米都收进空间才轻车回家。

没错现在手镯已经能在隔壁县使用了。

但是李悠幸后面又和姜好说。

他们没法把玉米粒拿出去和大家一起吃,因为外面现在玉米都还没有种别提收了。

如果说是洋人给的玉米,那也不现实,因为都跟他们说了买的是洋人不要的下脚料。

洋人不可能卖好的玉米给自己的。

姜好想了想也没办法。

这解释的是他们,解释不了,或者其他人接受李悠幸他们的解释不了,给李悠幸他们家带来麻烦怎么办?

姜好只能每天给他们传菜叶和米糠时候多传一点。现在姜好收批发市场的菜叶时直接买几百斤新鲜菜混进去。

以前一天只能收到6筐菜叶,现在一天能有10到12筐左右。

米糠收不到多少,就混一些碎米进去,每次能有几百斤。

这才够维持李家庄和县城部分人的生活。

还是因为这些菜都不是直接炒来吃,而是熬成菜糊糊让那些人对付一口,才能维持。

哎,这粮食能给,他们也不敢拿出去。这可怎么办哟?

姜好头疼的难受。

算了先去拖红薯吧!今天爷爷联系她,问她要不要红薯,姜好答应下午去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