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皇后笑着回道:“这孩子自打身子好些,就日日派人送花过来,每天的花色都不同,前日牡丹,昨日是芍药,偶有重复,但这青莲确是第一次送过来。”
乐平公主解释道:“这两朵是今年开得最早的两朵,元元在池边眼巴巴看了好几天,昨夜花色半开,元元就赶忙摘了插好,给母亲送了过来。”
独孤皇后笑着叹道:“真是让她费心了,你说她病才刚好了一些,不用如此劳心劳力,还是要先以养病为要啊!”
乐平公主回道:“元元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送花是件很美的事情。
何况她平日里就喜欢做这些来消遣,不费什么心力的。”
独孤皇后点了点头,道:“那就好。”
太子妃看了乐平公主,又看了看独孤皇后,突然问道:“母后,妾收到太子殿下的来信,父皇请母后回大兴宫去,不知母后准备何时动身。”
乐平公主听罢,想到独孤皇后离开长乐宫,本就有些不开心。
现下又听太子妃似是在催着独孤皇后离开,乐平公主顿时有些不悦,开口道:“太子妃这话听着有些急切,可是想念太子了?
若是你急着回京去和太子团圆,也可先行一步,不必在这里等着母亲一起回去。”
太子妃温言道:“公主误会了,并非妾急着与太子团聚,而是太子让妾向母后问一下确切的行程,殿下也好安排接驾的事宜。”
独孤皇后开口道:“丽华,你也不要为此介怀,回宫的事孤与太子妃已经商量过了,只是还没定下确切的时间……”
独孤皇后顿了顿,又看向太子妃,道:“先收拾一下,暂订……三日后启程回京。”
太子妃朝着独孤伏身行了一礼,应道:“是,母后。”
独孤皇后又看向乐平公主,道:“对了,孤就要走了,元元那孩子不好入宫,怕是以后见面也不方便,这两天让她过来一下,孤也再看看她。”
前些天肖元元生病,怕病气过给了独孤皇后,所以才一直没有来拜见,眼见独孤皇后就要走了,也是该再见上一见的。
乐平公主应道:“好,女儿明日就她带过来。”
独孤皇后笑了一下,道:“这回可别一大早就把人叫起来了,晚些再过来!”
太子妃和乐平公主都笑了笑,乐平公主应了一声:“是。”
太子妃顿了顿,开口道:“话说永宁殿的偏殿里还住着一个人,自打母后到了长乐宫,还一直未曾见过。”
乐平公主脸色略略一怔,永宁殿的偏殿里住的是不言而喻,乐平公主不解地看向太子妃,不知她为何突然要触独孤皇后的霉头。
更令乐平公主想不到的是,独孤皇后竟然开口道:“那也是个作难的孩子,孤也算与她同处一宫两个月,竟连面都没见过……丽华——”
“母亲——”
独孤皇后慢慢开口道:“召她过来,让孤看一看。”
乐平公主又担忧地叫了一声:“母亲——”
独孤皇后淡淡笑了笑,道:“放心,孤要见她自有孤的道理。”
乐平公主咽下一口气,对着一旁的白鹭子吩咐道:“去请陈娘子到长秋殿来。”
白鹭子应了一声:“是。”便退出了殿去。
乐平公主有些心不在焉地喝了几口汤,又与独孤皇后和太子妃闲聊了几句,没过一会儿,白鹭子就将宣华公主带到了长秋殿。
宣华公主进得殿来,抬头便见独孤皇后端坐于主位,乐平公主和太子妃一左一右两边的侧位上,一眼看去,端雅持正。
宣华公主朝着殿中众人深深施了一礼:“罪女拜见皇后娘娘、太子妃娘娘、乐平公主殿下。”
独孤皇后打量了宣华公主两眼,开口道:“陈娘子自称为罪女,不知何罪之有?”
宣华公主没有抬头,依旧保持着行礼的姿势,回道:“罪女本是掖庭宫女,因自己胆小子,擅离宫禁,是以有罪。”
独孤皇后开口道:“是公主将你带出来的,不算有罪,你先平身吧!”
宣华公主又施了一礼,回道:“谢皇后娘娘。”
独孤皇后顿了一下,开口道:“你出宫的细则,孤大致了解了一些。
你怕孤会取你性命,想离宫求生,这并不算错。
相反——像你这般知进退,懂人情,孤还是很喜欢的。
可你毕竟侍奉过陛下,如今留在公主身边,到底没什么前程。
你可愿随孤回宫,做孤的侍婢!”
虽说是侍婢,但以宣华公主的身份,这侍婢去侍奉谁还用说么?
宣华公主怔了怔,她只道太子妃有办法把自己送回宫去,却没有想到竟是独孤皇后亲口要将她带回去,于是忐忑道:“妾……妾惶恐——”
独孤皇后开口道:“你不必惶恐,既然孤要将你带回去,自然要护你在宫中的平安,自此——你再也不用担心有人会杀你,而朝不保夕了。”
宣华公主闻言,毫不迟疑伏下身去,朝着独孤皇后行了一个大礼,郑重道:“妾愿随皇后娘娘回宫,听从娘娘教诲,唯皇后娘娘马首是瞻。”
独孤皇后淡淡笑了笑,道:“你是个知礼懂礼的娘子,孤对你很放心,三日后回京,你先回去收拾一下吧。”
宣华公主应了一声:“妾身遵命。”便退出了殿去。
待宣华公主退出殿去,乐平公主急忙问道:“母亲——这是怎么回事?”
独孤皇后沉吟了片刻,道:“孤不在的日子里,蔡娘子在宫中日渐骄横,虽无名分,却跋扈得很。”
乐平公主皱着眉问道:“母亲是想让陈娘子替母亲打压蔡娘子?”
独孤皇后回道:“还有越国公。”
乐平公主面色一沉,独孤皇后接着道:“陈娘子和蔡娘子都是越国公献于陛下的,其中有什么内情不得而知,难道只是为了曲迎奉上么?
如今既然已经确认陈娘子脱离了越国公的挟制,拿她来对付蔡娘子,也能遏制一下越国公在朝中的气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