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日不落 > 第1650章 如何破局(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乾清宫。

在朱由校的召令之下,今日于文渊阁当日的次辅及东阁大学士孙承宗率先抵达暖阁,随后不过两炷香的功夫,身着绯袍的六部九卿们便是悉数到场。

一时间,刚刚还有些空旷的暖阁瞬间便被挤得满满当当,桌椅挪动声,衣袍摩擦声不绝于耳。

好一番折腾过后,作为大明权力中枢的乾清宫暖阁方才渐渐安静下来,众臣的目光也不由得放在案牍后的天子身上。

在进宫的路上,他们已然在随行的内侍口中得知天子突然召集众臣议事的起因,此时脸上的表情均是有些凝重。

早在神宗年间,疆域富饶的陕西便时常有府县上奏,声称当地百姓受\"天灾\"的影响,粮食收成减产严重。

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陕西发生\"天灾\"的频率越来越高,直至当今天子继位之后,更是爆发了令人闻之色变的\"民乱\"。

尽管在天子的运筹帷幄之下,前后不过数月的时间,萦绕陕西当地流民百姓而发生的\"民乱\"便被妥善解决,但陕西百姓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仍像一块巨石,狠狠压在众人心头之上。

\"三边总督孙传庭八百里加急,延安府天降大雪,百姓颗粒无收,粮价上涨三成有余。\"

\"朕已授意孙传庭临时决断之权,先行挪用当地军粮。\"

未等眼前群臣发问,正斜靠在鎏金龙椅,神色有些疲惫的朱由校便是缓缓睁开了眼睛,主动解释了来龙去脉。

此话一出,在场众臣皆是面面相觑,才刚刚安静下来的\"暖阁\"再度有了\"沸腾\"的趋势。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百姓作为帝国之根基,自是不容有失;但作为护持边陲的官兵们,同样是重中之重。

尤其是朝廷才刚刚\"开疆扩土\",将丢失了百余年控制权的\"河套平原\"自蒙古鞑子的手中夺回,正是需要陕西边军严阵以待的时候。

若是在这个当口上,出现粮食短缺的问题,势必要导致军中士卒人心惶惶,继而被野心勃勃的蒙古鞑子抓住机会,趁虚而入。

从前元皇室\"北狩\"之后,虽然也有诸如内喀尔喀部这样的蒙古部落真心归附朝廷,但绝大多数都是心怀不轨的虎狼之辈。

跟西南那些虎视眈眈的土司一般,与朝廷对峙了两百余年的蒙古鞑子也是畏威而不怀德。

\"各地太仓库存粮可还够?\"

根本不给眼前众人反驳的机会,案牍后的朱由校便是直截了当的问道,声音中隐隐有些迫切。

依着\"后世\"史书的记载以及一些学者的推算,万历年间全国各地的人口加起来足有上亿。

但截止到顺治年间,中国的人口却是锐减到四千万。

如此悬殊的数额,虽然与持续了二十余年的战乱脱不开关系,但天灾不断,粮食减产,导致百姓们食不果腹,继而饿殍千里同样是不容忽略的事实。

当下这个时代,没有人比朱由校这位拥有上帝视角的\"后世人\"更清楚这场古来罕见的\"小冰河\"会对中华大地造成多大的创伤。

\"启禀陛下,河南山西山东均有灾情来报,虽不如陕西这般严重,但也不容小觑。\"

\"倘若眼下于南直隶征收秋粮,只怕又鞭长莫及,不若先行由四川,湖广,贵州,云南,广西等地分别抽调存粮,驰援陕西。\"

彼此对视了一眼过后,次辅刘鸿训便是先行起身,略有些迟疑的朝着上首的朱由校禀报道。

相比较灾情频出的北直隶,相对而言地处帝国西南地区的几个省份却是还算\"安稳\"。

尤其是四川巡抚朱燮元于天启元年挫败了永宁宣抚使奢崇明掀起的叛乱之后,大力在川中推行\"清屯充饷\",增加了不少耕土。

除此之外,曾号称\"天下诸王最富\"的蜀王府在被天子下令除爵之后,其两百余年所侵占的土地也被重新归于朝廷所有,后分别交予当地百姓耕种。

故此,四川近些年倒是攒下了不少存粮,且存储于当地,免去了千里调粮的损耗。

至于贵州,在巡抚王三善的\"改土归流\"之下,曾被水西土司掌控千余年之久的疆土也被朝廷握在手中,并效仿\"清屯充饷\",由当地百姓耕种,也算走出了战争的阴影。

\"准了。\"

见眼前的刘鸿训早有打算,案牍后的朱由校也是露出了一抹诧异之色,随即便是点头表示同意。

看的出来,这位白发苍苍的老臣也是意识到了大明正在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考验,不然准备不会如此充分。

\"户部那边,国库可还有盈余?\"

解决完了粮食的问题,朱由校便扭头看向不远处的户部尚书,目光中夹杂着一抹期待的神色。

听闻天子问起此事,作为掌管大明钱待在的户部尚书毕自严便是缓缓起身,嘴角挂着些许苦笑,心道天子倒是天真。

放眼过去的一年,朝廷虽然不似前两年应付女真的时候那般厉兵秣马,但不大不小也打了几场仗,怎么可能有盈余。

\"启禀陛下,除去即将发往各处边镇的军饷之外,今年朝廷共赤字两百一十万两。\"

尽管心中对于这个数字早已确认了多遍,但为了增加说服力,毕自严仍是自怀中掏出了账本,又一次核对之后方才躬身回禀。

呼。

尽管知晓朝廷近些年厉兵秣马,四处攻伐定然导致国库空虚,但仍有不少朝臣面露讶色,倒吸了一口凉气。

光是这一年,朝廷便赤字两百一十万两,那要是在算上前几年所拖欠的,岂不是要上千万两。

不待身旁的袍泽们议论太久,户部尚书毕自严便是再度躬身,如释重负的说道:\"吾皇万岁,东征军于倭国发现大量银矿,且第一批所开采的白银正在押解进京的路上。\"

\"有这笔款子在,足以解我大明的燃眉之急。\"

说到最后,毕自严的眼眸中便是重现了浓浓的钦佩之色,饶是与案牍后的朱由校共事多年,但他仍为其\"运筹帷幄\"的本事所叹服。

放眼过去几年,波澜不惊的天子好似从未做过亏本的\"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