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网游动漫 > 横刀十六国 > 第六百九十四章 封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b>自从平定西域后,梁国四方宁靖。

洪兴三年一开年,西域就传来捷报,慕容垂、刘牢之、诸葛侃选拔八千黑云精锐,一万三千豪强部曲,以及天山以南诸国义从军三万,再次出兵天山以北。

大破悦般与代国联军,斩首七千,俘获万余。

长驱直入,追亡逐北,从七河流域追杀至河中,彻底灭亡了悦般。

天山以北、葱岭以西诸国皆惧,康居、乌孙遣使称降,成为大梁属国,各献牛羊犒劳梁军。

慕容垂留高弼与凉州诸部镇守郅支城,自率大军返回龟兹。

这一战也让西域诸国见识到中土的强悍战力。

各国纷纷遣使洛阳朝拜。

上交汉朝册封的符节、麾仗,请求大梁重新册封。

“慕容垂真乃国之利器也!”李跃望着沙盘上插上的一支支“梁”字小旗,天山南北已经被梁国实控,河中基本成为华夏的势力范围。

而自从在姑臧兴建佛窟、大兴寺之后,姑臧就一跃成为沙门的圣地。

无数西域僧人前往姑臧,将纸质的佛经带回诸国。

让梁国与西域的联系越发紧密。

“今西域已平,不如调慕容垂还朝,于天山以北封国,派宗室镇守。”王猛对慕容垂从未放松警惕。

不是信不过他,而是迁居西域的豪强、豪酋越来越多,会逐渐形成一个权力圈层。

古今中外,地方与中枢的对抗,一直贯穿于整个人类社会。

疆域越大,这种对抗就越显着。

地方权力圈层崛起,利益就会与朝廷逐渐不一致。

“封国是必然,调慕容垂回京暂时不必,朕还想经略葱岭以西。”李跃指着沙盘道。

这一年多来,汇集在姑臧的商贾、僧人、细作将西面形势逐渐呈现在大梁面前。

此时萨珊波斯帝国走向衰落,五年前还被罗马大军攻破了都城泰西封,全部精力放在西边抵抗罗马人。

现在是向河中投射华夏影响力的最佳时机。

河中诸国亦普遍信奉佛教,这是一条非常好用的纽带。

“葱岭以西?陛下还真是雄才大略。”王猛一阵苦笑。

“河中遍地牛羊,适耕作,我强彼弱,为何不取?若不是大梁根基太薄,朕早就杀过去了。”李跃毫不掩饰自己对土地的渴望。

三十如狼四十如虎,李跃这两年对土地的欲望如同对女人的欲望一样大。

“如此肥沃富饶的土地,我们不占,就会被别人拿去。”李跃有自己的一套逻辑。

王猛盯着沙盘许久,才幽幽道:“只要不耗费中土国力,经略此地倒也无妨。”

商路带来的利益,作为尚书台一把手的王猛最清楚。

从前年开始,西域贸易大兴。

中原的丝绸、纸张、瓷器、茶叶、漆器等商品运到西边,几乎与黄金等价。

而河中恰好处于两条商路的交汇处,天然就是贸易中转站,向西北通往罗马,向西南通往萨珊,正南,通往天竺诸国。

可以说河中加上七河流域就是这块大陆的心脏。

李跃如今的地缘理解力堪称这时代的翘楚。

不占领大陆的心脏,华夏文明谈何兴起?

历史上的一些中亚国家,仅仅因为躺在东西商路上,就强盛一时。

即便后世,西方到处控制海运的咽喉之地,本质上也是这个思路。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四五百年的司马迁早就看破了事物的本质。

更久远的春秋时代,孙武便有“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之语。

“不出十年,景略便会知晓如今的决策是何等之明智,你我都将因今日之决断而名列万国史书之中!”

既然河中有巨大利益,李跃就不可能放过。

“哈哈哈,臣倒是拭目以待,不过封国之事宜早不宜迟,否则西域诸国只知道有慕容垂而不知有朝廷。”王猛拱手道。

“景略以为封谁?”

择日不如撞日,干脆今日就把事情谈妥。

“非二殿下不可。”

“李佑?”李跃回忆着自家老二,一直留在襄阳前线,已经好几年没见到了。

几个儿子中,也就他跟李傥喜好军略。

老大李仪活脱脱一书生,喜好附庸风雅。

西域没两把刷子,真镇不住豪强和豪酋,还要处理好封国与西域都护之间微妙的关系。

李跃思索片刻,一个李佑肯定不够,跟太子一样,需要有自己的班底,不然去了西域,免不了被人阳奉阴违或者架空。

“朕准备将秦彪、糜进二将一同封过去,再选募三千精锐,何如?”

再调两员大将过去,能加强对西域掌控。

王猛道:“西域在抚而不在讨,两位将军骁勇善战,倒也适合,不过还应选拔封国官员,以稳住诸国诸豪酋。”

“景略所言甚是,那就由尚书台选拔国相、长史、司马、以及诸曹从事和掾吏。”

封了国,等于一个小国,要有自己的行政班底。

“请陛下赐以国名。”跟王猛谈事就是爽快,什么事都能迅速敲定。

李跃想了想,“就叫秦如何?”

封国以秦晋魏为尊。

晋字被司马家玷污了,汉又被匈奴人弄黑了,思来想去,只有这个“秦”字适合。

秦在这个时代仍有巨大影响力。

葱岭以西诸国仍以秦称呼华夏。

其二,这些从秦凉迁徙过去的部族,对秦情有独钟,氐秦之后,还有姚秦、西秦,以及后来隋末的薛秦,连李二大帝都是秦王。

李跃心中就三个合适的国名,秦、夏、魏。

夏、魏以后准备封在高句丽或者漠北。

王猛对此并不在意,一个封国名字而已,“天山以北甚大,还需划分郡县。”

在内为州县,在外还是实行郡县,便于分化管理,又不至于太碎片化,能抵御北面威胁。

只有划分了郡县,才算真正实际占领。

李跃一直认为七河流域的丢失,是华夏莫大的损失。

“从东到西,七河改名秦、楚、齐、赵、燕、魏、韩,开分四郡,开业、兴龙、抚天、长云。”李跃虽是武夫,但早年也读过几本书,基本的文化水平还是有的。

不敢与汉武帝的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相提并论,但至少比河湟的破羌、临羌、定羌这些地名要强上一些。

(本章完)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