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 第395章 龙虎山张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熊况的第五团,在江西进展迅速。

江西的地形,和湖南一样,三面环山,一面临江。

其实在东南新军控制了鄱阳湖之后,攻占江西只是时间问题了。

沿途的大明府县,基本上都是望风而降,偶尔遇到一两个负隅顽抗的,只要集结部队攻城,很快也能拿下。

但是今天熊况在江西饶州府仁县前,停下了大军。

仁县不过是饶州府下的下县,算不上什么险要的地方。

饶州府的府县鄱阳,重镇景德镇都早就已经落入东南新军手里。

饶州府周边的广信府,抚州府,南昌府也基本上被东南新军拿下了。

这个小小的仁县县令早就知道自己无法抵抗,派出使者向熊况请降了。

可之所以熊况的停在仁县前不肯往前,主要原因不是小小的仁县,而是仁县治下的一座山。

龙虎山。

龙虎山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道教正一道天师派“祖庭”,张道陵于龙虎山修道炼丹大成后,从汉末第四代天师张盛始,历代天师居住在此地。

龙虎山张家,和曲阜孔家一起,受到历代王朝的册封,算是中原传承最古老的家族了。

龙虎山最鼎盛的时期却是在元朝。

元朝统治者对天师道的扶持几乎是代代相传,基本上每位帝皇对天师世系都有封赠。

有元一代,正一道教地位显赫,受到了皇权的认可崇奉,进一步巩固了其在道教中的领导地位。

大明建立之后,太祖朱元璋也册封龙虎山,朱元璋还赐银重修天师府第,为历代天师撰写赞词。

历代龙虎山天师都得官正二品,明代皇帝也经常赐予龙虎山道产,比如在京师中很多道观都是龙虎山的产业。

至今张家已经传承了四十九代,本任天师名叫张永绪,字允承,号三阳。

嘉靖二十八年,赐授正一嗣教守玄养素遵范崇道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务。

嘉靖在位的时候,还多次召见张永绪进京,在朝天宫多次举办保国安民大醮,赐以蟒衣玉带等物。

熊况驻足在仁县,自然是因为大都督府的宗教敕令了。

龙虎山是正一道的祖庭,正统性没有问题。

龙虎山掌教掌天下道教事务,龙虎山弟子自然是手续齐全,都是有道籍的。

清退道产这件事也不难办,对于龙虎山这样的家族来说,田庄收入虽然丰厚,但是忍一忍放弃一下也无妨。

靠着道观收入和信徒捐赠,怎么也能熬下去。

比如当年龙虎山支持建文帝,在成祖朱棣靖难之后,立刻捐出自家的道产自保。

最后朱棣虽然暂时革了张家的真人称号,但是很快也就恢复了。

能传承四十九代,早就知道能屈能伸的道理了。

要是不懂这个道理,中原那么多改朝换代中,张家早就没了。

但是大都督府的宗教敕令中,有一条是龙虎山张家怎么都无法接受的。

改子孙观为丛林观。

所谓子孙观,就是观主之位在父子师徒之间传承的道观。

丛林观则不同,这些基本上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大观,方丈、监院、知客、殿主、经主、高功等观内的职位,由常住道众选举产生,一般执事也由道众公议推举,在推举出来之后还需要得到僧道司确认。

简单的说,子孙观就是家族产业,丛林观则是公共产业。

可偏偏龙虎山,就是最大的子孙观。

龙虎山天师,从来都是从张家人中产生,张家就是这片土地上少有的千年世家。

带兵进入仁县容易,但是如何处理龙虎山张家的问题难。

这也是熊况到了仁县之后,始终不肯进入仁县的原因。

熊况驻军在仁县之外,就立刻让人前往南京,询问如何处理龙虎山的问题。

如今熊况已经在仁县城外驻扎了十天了,还没等到南京的命令。

此时龙虎山上的气氛也非常紧张,张家人齐聚一堂,商讨如何应对大都督府发来的敕令。

张永绪坐在掌教的椅子上,他的身体一直不好,近些年来都深居简出,连嘉靖几次召见他都称病不出。

看着下面争论不休的族人和弟子们,这位张天师一副病殃殃的样子。

不过谁也不敢小看这位看起来随时会病死的张天师,他在天师府威望很高,精通正一道的典籍,继承天师之位二十年,手腕高超。

这位张天师也很犹豫。

东南的这位苏大都督,他对佛道的态度其实也不新鲜,在天师府上,对宗教态度强硬的统治者不止他一个,只要低头,苏大都督也不会为难他这个当代他天师的。

但是要让张家不能世袭天师之位,又让他不能接受。

张家还有族人在京师,若是谈不拢条件,龙虎山正朔就在北方继续传承好了。

孔家不也在南宋分了南北孔吗?

熊况的军营外驰入两匹骏马,南京派人处理龙虎山问题的人终于来了。

熊况连忙前去迎接,却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他脱口而出道:

“站长!您怎么来了!”

原来南京派来的正是熊五。

熊况是南平养济院出身,当年曾经和熊五一起组织报童组织,熊五对他亦师亦父。

之前在南京情报站的时候,熊五就是站长,而熊况在南京易帜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从情报部门转入了军队。

后来熊五一直被苏泽派往各地,师徒二人始终没有再见面。

没想到这一次自己向南京求援,苏泽竟然派来了熊五。

熊五身后还跟着以一个二十岁的受戒和尚,熊况连忙将两人迎接进了军营中。

“这小子僧名叫紫柏真可,俗家字达观,你就叫他达观吧。他是大都督府委任的僧道司官员。”

虽然达观只有二十多岁,但是大都督亲自委任的,熊况不敢怠慢,对他行礼:“达观大师。”

达观简单还礼,开口说道:

“小僧只是普通僧人,不敢称大师。大都督已经定下规矩,任职都要有考察见习的期间,小僧才入僧道司,只是熊主司的见习助理。”

熊况还是不敢小看这个年轻的和尚,无数次事实证明,凡是被大都督看中的人,都是不同凡响的,大都督识人的本事东南皆知。

达观虽然年轻,但是眉目俊秀双眼有神,举止一副得道高僧的样子,能被大都督点名,肯定不是普通人物。

让熊况更惊讶的,是自己的师父熊五,竟然被苏大都督委任为僧道司主司?

“这龙虎山到底什么问题,我前阵子带人在处理江西的罗教余党,接到大都督的命令赶过来了。”

熊况这才想起来,自己这位师父好像是罗教余党的,当年在大都督还没发迹的时候,被大都督收服。

这么说,熊五负责僧道司,好像还是挺合理的了。

熊况将几次和龙虎山接触的经过讲了一遍,又说了龙虎山的情况。

“其他事情都好办,就是这个改龙虎山为丛林观,取消张家世袭掌教身份,在龙虎山上的阻力很大。也因为这个事情没能谈拢,我第五团一直没有上山。”

熊五冷笑说道:“大都督颁布敕令,各宗各派都坚决执行,就龙虎山张家要负隅顽抗吗?”

“你也是,这张家是会雷法还是会符箓?你怎么不攻上山?”

熊况干笑着说道:“师父你说笑了,张家真的会雷法符箓,也不会窝在这龙虎山上了,只是天师府名望不小,在本地很有影响力,贸然攻打我怕给大都督惹上非议。”

熊五说道:“非议?大都督颁布敕令,龙虎山张家不遵敕令,有什么非议?”

“你别看龙虎山的名头大,越是这种越是骨头软。”

“前阵子我刚刚平了一个罗教分坛,那个家伙在山中聚众千人,号称罗祖转世,我带着一百多人上山不就把他抓了,一开始还用罗教妖法诅咒我,后来被斩首的时候还不是尿了裤子。”

一直在安静倾听的达观说道:“主司大人,还是让贫僧上龙虎山一趟,若是龙虎山能乖乖遵从大都督敕令,也算是对天下道门有一个表率。”

熊况看着达观的光头,忍不住想到,你一个和尚上龙虎山劝说?

达观合十说道:“贫僧也读过一些正一道的典籍。”

熊况想了想,对达观说道:

“那就有劳达观师傅上山了。”

熊五对着达观说道:“你且上去试试,若是不成也保全性命,我这主司的位置可等着让给你了,我可不想继续做僧道司的活儿了!”

第二天,达观拄着一根竹仗,从龙虎山下开始登山,很快就被龙虎山的守山弟子发现,被押送到了天师府中。

亮明身份之后,达观先是宣读了东南大都督府的敕令,然后开始和天师府的众人切磋正一道的经义。

没想到达观这个二十岁的禅宗子弟,竟然对正一道的经义如此了解。

他不仅仅对《道德经》和《老子想尔注》,对正一道的诸多典籍也非常了解。

龙虎山弟子纷纷落下阵来,达观辩经之后,对着当代天师张永绪说道:

“贫僧在南京僧道司的时候,苏大都督曾经和贫僧说过一件事。”

这位张天师抬起浑浊的眼睛看着达观,达观说道:

“此事事关重大,还请张天师找个私密的地方说。”

张永绪连忙带着达观来到了一间静室,他一改刚才病重的样子问道:

“不知道达观师傅有什么要事。”

达观也佩服这位张天师装病的演技。

达观淡淡的说道:“辩经这种事情,不过是走走过场,经义辩论的再好,也无法改变别人心里的想法。”

张天师对这个年轻的和尚又高看了一眼。

现在已经不是汉唐时代了,那种高僧大德,道家高人一段辩经,就能让人诚心拜服的年代了。

各门各派的经义发展到今天,早就已经非常完备了。

一个宗派内部,一个观点的不用解释,都能分出好多个流派。

无论是佛门还是道门,其实对经义的发展都已经到了瓶颈,根本辩论不出什么新东西来。

达观能辩经胜利,是因为他才思敏捷,又结合了一些诡辩的技巧。

其中的漏洞不小,只不过因为是现场辩经,所以龙虎山弟子才没能反应过来。

达观辩经胜利,却没有因为这个沾沾自喜,张天师感慨东南果然人才辈出。

达观说道:“不过大都督让我给您带一句话。”

“什么?”

“我东南有真经。”

“什么?”

这句话没头没脑的,张天师疑惑的看着达观。

达观淡淡的说道:“我东南有更早的《道德经》,比初代张天师所注的《道德经》更早的版本,埋在地下汉初版本的真经。”

“什么!”

这下子张天师彻底失态了!他不再是刚才那副病殃殃的样子,而是一把跳起来抓住达观。

达观闭着眼睛,按照苏泽的吩咐,背诵了两句。

张天师一屁股坐在地上,喃喃说道:“怎么可能!”

也不怪张天师失态。

正一道的宗教核心,就是初代天师张道陵认为的,“道者,天下万物之本也。”

其主要思想,就是把“道”人格化为“太上老君”,强调道教是至高无上的神圣的真教,不容任何人冒犯,把“道”人格化和神格化,使带有神学色彩的“道”成为主宰人世的至上尊神。

用“道”、“一”、“老子”三位一体的神学“道论”体系来完善原始道教思想。

这也让天师道比起其他宗派,具有更强的组织力。

张道陵作《老子想尔注》来评点《道德经》,确定了早期天师道的理论框架。

这一切的基础,就是《道德经》。

可是张道陵的《道德经》,是汉代整理的,而汉代经过了秦末战乱,很多典籍都失传了。

比如儒家的典籍,在汉代就分裂为古文派和今文派。

张道陵的神学框架,老子的地位又非常崇高!

也就是说,老子的《道德经》,算是正一道的根基。

如今苏泽号称手里有真经,这等于推翻了正一道所有理论框架,彻底否定了张道陵的《老子想尔注》

若是真有埋藏于地下,和当今版本不同的道德经出土,那正一道的根本就会被摧毁!

达观说道:“真经还在地下。”

张天师吸了一口气说道:“我愿意归顺东南,遵从大都督敕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