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县。
城中的临时行宫。
行宫之内,烛光摇曳,映照着雕梁画栋,显得份外奢华。
此时,正值用膳时分,行宫的一间膳厅内,蜀后主刘禅正与妃子孙鲁班、孙鲁育姐妹共进晚膳。
孙鲁班与孙鲁育,皆是倾国倾城之貌,堪称绝色佳人。
孙鲁班身着一袭华丽的锦袍,袍上绣着精美的花纹,衬得她身姿婀娜,宛如天仙下凡。
她的面容娇艳如花,眉如远黛,眼若秋水,顾盼之间,流波婉转,令人心醉。
而孙鲁育则是一身淡雅的素装,清新脱俗,宛如空谷幽兰。
她的脸蛋圆润如玉,眉眼间透着一股子聪明伶俐,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抹浅笑,让人如沐春风。
膳桌上,琳琅满目的美食摆放得整整齐齐,香气四溢,令人垂涎欲滴。
有鲜嫩可口的鱼肉,香气扑鼻的烤鸭,还有各式各样的糕点、果蔬,皆是色香味俱佳,让人一眼望去,便知是出自宫廷御厨之手。
然而,刘禅却无心享用这些美食,他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焦虑与忧愁。
他轻轻放下手中的筷子,叹了口气,目光扫过孙鲁班与孙鲁育,缓缓开口道:“如今国库空虚,钱粮短缺,朕实在是忧心忡忡。不知二位爱妃可有良策,如何才能筹集到足够的钱粮以应不时之需?”
孙鲁育闻言,微微一愣,随即摇了摇头,轻声说道:“陛下,这是男人的事情,臣妾一介女流,又怎能懂得这些?您还是莫要为难臣妾了。”
她的声音柔美动听,宛如黄莺出谷,却带着一丝无奈与推辞。
孙鲁班却是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她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缓缓说道:“陛下何必如此忧心?世家大族手中粮草丰厚,只要从他们手中榨取,还怕筹不到钱粮?不管用什么手段,只要能达到目的,又有何不可?”
刘禅听了孙鲁班的话,眉头皱得更紧了。
他心中暗自思量:“这孙鲁班虽然聪明,但心思却太过狠辣,若真按她所说去做,恐怕会激起世家的反叛,到时候可就得不偿失了。”
他摇了摇头,沉声说道:“爱妃此言差矣,世家大族能量巨大,若贸然对他们下手,恐怕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孙鲁育见状,心中暗自叹息:“姐姐的心思我何尝不知,但此举实在太过冒险,若真惹怒了世家,后果不堪设想。”
她轻轻拉了拉孙鲁班的衣袖,示意她不要再言。
刘禅见状,心中也明白两位爱妃的心思,他微微一笑,试图缓和气氛:“二位爱妃莫要如此,朕只是随口问问,并非真的要你们拿出什么良策。来,咱们还是继续用膳吧,莫要因为这些琐事而坏了兴致。”
说着,他伸手夹起一块鱼肉,放在孙鲁班的碗中,轻声说道:“爱妃,这鱼肉鲜嫩可口,你尝尝看。”
孙鲁班见状,心中一暖,她知道刘禅这是在安慰自己,于是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说道:“多谢陛下。”
然而,她心中的忧愁却并未散去。
她心中暗想:“陛下虽然表面上镇定自若,但心中却一定十分焦急。这筹集钱粮之事,关乎国家安危,若不能尽快解决,恐怕后果不堪设想。”
她不禁有些担忧地看了刘禅一眼。
刘禅似乎察觉到了孙鲁班的担忧,他微微一笑,试图让自己看起来更加轻松:“爱妃莫要忧心,朕自有分寸。朕相信,天无绝人之路,总会有办法的。”
说着,他端起酒杯,轻轻抿了一口,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定与决心。
孙鲁育见状,心中也稍稍安定了一些。
她轻声说道:“陛下说得是,天无绝人之路,咱们一定会想到办法的。”
她的声音温柔而坚定,仿佛在给刘禅打气。
次日,天色初明,大殿之内烛光摇曳,映照在金碧辉煌的殿壁之上,显得格外庄重而神秘。
大殿之中,大内官黄皓正小心翼翼地捧着奏章,一步一趋地走向御座前的刘禅。
他身穿华丽的宦官服饰,头戴高帽,脸上抹着淡淡的脂粉,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谨慎与恭敬。
刘禅端坐在御座上,身着龙袍,头戴皇冠,面容略显疲惫,但眼神中却闪烁着锐利的光芒。
他接过黄皓递上的奏章,随意翻阅了几下,似是想到了什么,突然抬起头来,目光如炬地望向黄皓。
“黄皓,你随朕多年,可曾有过什么特别的愿望?”刘禅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能穿透人心。
黄皓闻言,心中一凛,不知道皇帝为何突然如此问起。他跪伏在地,头都不敢抬,心中砰砰直跳,生怕自己说错了什么话。
“陛下,奴婢只愿侍奉陛下左右,别无他求。”
黄皓的声音有些颤抖,他深知刘禅的脾气,生怕一不小心就触怒了龙颜。
刘禅呵呵一笑,眼神中闪过一丝玩味:“但朕需要,如今军粮不够,朕需要一个人为朕筹集军粮,不管是用什么方法。有些事情,朕不能去做,但你能去做。你可敢做那晁错?”
黄皓闻言,心中猛地一震。
晁错,那是前汉时的名臣,却因为削藩之事被汉景帝所杀。
刘禅此言,无疑是在暗示他,这件事可能会危及性命。
黄皓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心中五味杂陈,既害怕又有一丝期待。
他缓缓抬起头,望向刘禅,只见刘禅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决绝。
黄皓心中明白,这是刘禅对他的考验,也是他飞黄腾达的机会。
他咬了咬牙,心中暗自思量:“陛下不是汉景帝,我黄皓也未必会似晁错那般下场。只要我办好了这件事,说不定就能得到陛下的重用,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
想到这里,黄皓的心中涌起了一股莫名的勇气。
他磕头如捣蒜,声音坚定地说道:“奴婢愿意为陛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刘禅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满意的光芒。
他轻轻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一丝赞许:“好,黄皓,朕没有看错你。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无论你用什么方法,只要能筹集到军粮,朕都恕你无罪。”
黄皓心中一喜。
他磕头谢恩,声音中带着一丝激动:“谢陛下隆恩,奴婢一定竭尽所能,为陛下筹集到足够的军粮。”
刘禅挥了挥手,示意黄皓退下。
黄皓起身,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然后转身退出了大殿。
他走出大殿的那一刻,阳光洒在他的身上,仿佛给他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环。
他深吸一口气,心中暗自发誓:“我一定要办好这件事,让陛下看看我的能力。”
大殿之内,刘禅独自坐在御座上,眼神中闪烁着深邃的光芒。
他心中明白,黄皓虽然贪婪且狡猾,但在这种时候,却是最能派上用场的人。
只要黄皓能够筹集到足够的军粮,他就不介意给黄皓更多的权力和地位。
然而,刘禅心中也明白,这件事并非易事。
军粮的筹集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和关系,一不小心就可能引发混乱和动荡。
但他相信黄皓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完成任务,因为他知道黄皓对权势的渴望和追求。
若是手腕较高,做做乾隆时的和珅,也未尝不可。
但若是手腕不够高
那也就是一头养肥了的肥猪罢了。
黄皓走出大殿后,并没有直接离开皇宫。
他来到了一处偏僻的角落,那里有一座小亭子,是他平时休息和思考的地方。
他坐在亭子里,望着远处的宫殿和天空,心中思绪万千。
“这件事虽然危险,但也是我飞黄腾达的机会。”
黄皓心中暗自思量着。
“我一定要想出一个万全之策,既要筹集到足够的军粮,又不能得罪太多的势力。”
他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开始思考起筹集军粮的计划来。
他的脑海中闪过各种各样的想法和方案,有的可行,有的不可行。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思考着、琢磨着。
思来想去,黄皓心中如同翻涌的江海,久久不能平静。
筹集粮草之事关乎国之大计,稍有不慎,便可能惹来杀身之祸。
但若是不想得罪别人,又想在最短时间内筹集到足够的粮草,那似乎只有一个办法可行——卖官鬻爵!
这个念头一冒出,黄皓的心猛地一颤。
官职、爵位,这些都是那些有财有粮之人梦寐以求的东西。
给他们官,给他们爵,他们才会心甘情愿地奉献出粮食。
然而,这毕竟是违背朝纲、有伤风化之事,一旦败露,他黄皓岂不是要遗臭万年?
黄皓坐在亭子中,四周的烛火摇曳不定,映照着他那张略显苍白的脸庞。
他眉头紧锁,眼神中闪烁着犹豫和不安。
他心中暗自思量:“如此罪过,我可背得动?陛下可会保我?我黄皓虽然贪财好权,但也不至于为了权势而葬送自己的前程和性命吧?”
然而,转念一想,黄皓又觉得自己别无选择。
自己若是连这个差事都做不了,又如何有资格做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太监?
他黄皓一路走来,历经无数风雨,才爬到今天的这个位置。他岂能因为一点小小的困难就退缩?
更何况,陛下已经暗示过他了。
陛下那深邃的眼神、坚定的语气,仿佛还在他耳边回响。
陛下需要他,需要他为大汉筹集粮草,需要他为大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黄皓,又怎能辜负陛下的期望?
想到这里,黄皓的眼神逐渐变得坚定起来。
他站起身来,在亭子内来回踱步,心中盘算着如何实施这个计划。
此事必须谨慎行事,一旦走漏风声,后果不堪设想。
终于,黄皓拿定了主意。
他当即召来几个心腹太监,低声吩咐道:“你们立刻放出消息,就说我黄皓将十日后在武德县西园买卖官爵。位置有限,价高者得!!”
那几个心腹太监闻言,脸上露出惊讶之色。
他们深知,卖官鬻爵是违背朝纲的大事,一旦败露,不仅黄皓要遭殃,他们这些手下也难逃一劫。
然而,他们却不敢违抗黄皓的命令,只能硬着头皮应承下来。
黄皓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心中暗自冷笑。
这些人虽然表面上忠诚于他,但内心深处却未必没有私心。
不过,他并不在意这些。他只需要他们为自己办事,只需要他们把自己的命令传达出去。
十日之后,武德县西园变得热闹非凡。
各路富豪、绅士纷纷涌来,他们或乘马车、或骑高头大马,个个衣着华丽、气宇轩昂。
他们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而来——买官买爵!
黄皓站在西园的大门口,身着华丽的宦官服饰,头戴高帽,脸上抹着淡淡的脂粉。
他眼神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望着那些蜂拥而至的富豪、绅士们,心中暗自得意。
他知道,自己的计划已经成功了第一步。
那些富豪、绅士们一见到黄皓,立刻纷纷下马、下轿,恭恭敬敬地行礼问好。
黄皓是陛下身边的红人,是大汉朝廷中的一股重要力量。
尤其是陛下居然给了黄皓如灵帝时十常侍一般的权力。
他们若想买到官职、爵位,就必须得讨好黄皓。
黄皓微笑着点了点头,示意他们进入西园。
他心中暗自盘算着:“这些人都是有钱有势的主儿,他们肯定会为了买到官职、爵位而不惜重金。我只要把价格抬得高高的,就能筹集到足够的粮草了。”
果然不出黄皓所料,那些富豪、绅士们一进入西园,就开始竞相出价购买官职、爵位。
他们有的出价千金、有的出价万金,甚至还有人出价更高。
黄皓看着那些不断攀升的价格,心中乐开了花。
他知道,自己的计划已经成功了大半。
然而,黄皓并没有因此而得意忘形。
此事仍然存在着巨大的风险。
一旦有人对买卖官爵之事表示不满,他黄皓就可能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因此所买官爵,都是魏地还未占领的地方。
当然
也只是开头谨慎而已。
随着时间的推移,那动静却越来越大,简直是无法掩饰。
他卖的不仅仅是大汉还未占领之地的官位,甚至连现有的官职爵位也拿出来交易,这无疑是触碰了朝纲的底线,也触动了百官们的敏感神经。
消息一传开,百官们纷纷哗然,弹劾的奏章如同雪花一般,纷纷扬扬地飞向临时行宫。
那些奏章中,字字句句都是对黄皓的控诉和指责,要求皇帝严惩不贷,以正朝纲。
然而,皇帝却似乎对此事置若罔闻,数日之内,毫无回复。
这不禁让百官们感到疑惑和担忧,他们不知道皇帝究竟是何用意,难道是要纵容黄皓的胡作非为吗?
黄皓见此情形,心中暗自得意。
他明白,皇帝的不作为,无疑是对他的一种默许和支持。
于是,他的胆子更大了,开始光明正大地卖官鬻爵,不再有任何顾忌。
西园内,黄皓设下了一个个摊位,上面摆放着各种官职、爵位的牌匾,等待着买家前来挑选。
而那些买家,也都是一些有钱有势的主儿,他们或为了权势、或为了名利,纷纷涌向西园,竞相出价购买。
黄皓收受贿赂的手段也愈发多样,不仅收钱财、粮草、军械,甚至连美人布帛都收。
他笑得见牙不见眼,对那些买家来者不拒,只要有钱有物,就能买到想要的官职爵位。
一时之间,西园是乌烟瘴气的。
那些买到官职爵位的人,有的得意洋洋地炫耀着自己的新身份,有的则忙着筹备上任事宜,而更多的人则是在西园内游荡,寻找着下一个可以交易的机会。
百官们见此情形,心中愈发愤慨。
黄皓的所作所为已经严重败坏了朝纲,若是不加以制止,后果不堪设想。
然而,皇帝却仍然对此事置之不理,让他们感到无可奈何。
黄皓却丝毫不在意百官们的愤慨和指责。
他继续在西园内卖官鬻爵,收受贿赂,享受着权势和金钱带来的快感。
他心中暗自盘算着:“只要皇帝不干涉,我就可以继续这样做下去。等哪天我攒够了钱和势,就算皇帝想动我,也得掂量掂量!”
毫无疑问,在那些卖官之人的吹捧之下,原本只会奴婢侍人的黄皓,屁股的尾巴已经是翘上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