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挚也面露疑惑,“窦晓晨以前一直纠缠我,她这样对宋四刚也是因为想报复我。”
“既然这事情跟我和兰月有关,我们更应该去啊!”
老支书抽了一口旱烟,看看宋兰月和韩挚,有些恨铁不成钢。
“正因为宋四刚是你弟弟,正因为窦晓晨以前稀罕韩挚,我才不让你们过去。”
“咱们人多势众,去了那么多人,还以为咱们仗势欺人呢?”
“如果真是窦晓晨不负责任,那我就直接以不负责任,不能当小学老师为由,把她换下来。”
“你们过去了,这中间的事情就复杂了,那么我要换掉窦晓晨,不让她当小学老师的举动,就耐人寻味了!”
听到这话,宋兰月和韩挚恍然大悟。
“老支书,还是你想得通透!”
韩挚也点了点头,“是啊,我去了别人还以为我们仗着村里的身份对知青打击报复呢!”
老支书笑了笑,“既然明白了,那你们该干什么事情,就做什么事情去!”
“多大点事儿,看把你们气得!这事情交给我,只要被我抓到她把学生赶出来,窦晓晨就做不成老师。”
“不当老师就给我下地干活!干不了活,我也不会像以前那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我会直接给她的家乡所在地写信,严厉批评他在下乡期间,偷奸耍滑,不思进取的表现,强烈要求上面把她退回去!”
宋兰月听到这话眼睛一亮,“老之说,能把知青退回去吗?”
老支书笑了笑,“我也不知道能不能!不过我要表明态度,不是谁都能在宋家村为所欲为。”
韩挚听到老支书强硬的话,心里有些担忧。
“窦晓晨的爸爸在京市有点权势,我怕您这样做会遭到窦如海的打击报复。”
老支书听到这话,不以为意。
“咱们这地方山高皇帝远,窦如海在京市有些手段,但在我们青山县我们宋家村,照样不好使!”
“行了,我知道轻重!你们赶紧去干活吧!现在村里那么多活,恨不得一个人分成两个人用,都别给我偷懒。”
“是,老支书。”宋兰月和韩挚连忙应下。
看着老支书的背影,宋兰月心里感动,“韩挚,这是老支书替我们挡着了。”
韩挚点头,看向老支书并不高大的背影,充满敬佩,“老支书是好人,是个好干部。”
宋兰月看向韩挚,语气真诚,“所以咱们要发挥聪明才智,让宋家村更好,让老支书得到更多荣耀。”
韩挚点头,这一刻,他在宋家村有了归属感。
“好,上次从部队的废弃仓库里,弄来的很多零部件没用完,我想办法弄个抽水机。”
宋兰月笑笑,“咱们村至今没通电,咱们是不是想想办法让咱们村尽快通电。”
韩挚诧异,不过觉得有道理,“兰月,你这个建议很好。我觉得操作得当,我决定写一篇通讯稿,争取在省级以上的报纸上刊登。”
“到时候老支书拿着报纸,到县里活动,通电的事情,说不定就能成功。”
宋兰月看向韩挚,“韩挚,你高中毕业,有文化,你写。”
韩挚点头,“好,我写,到时候给老支书看看听听,然后咱们就邮寄。”
“没有电,黑灯瞎火的,尤其是养猪场那边,太需要电了。”
宋兰月和韩挚一边走一边商量着一步步改变宋家村,达成老支书的愿望。
且说老支书来到了宋家村小学,这是他亲自跑下来的经费,在宋家村建立的小学。
这些都是他带着村民一点一点盖起来的,投入了大量心血。
老支书深知不识字,没有文化的苦,所以他竭尽所能想让子孙后代能够识字,能够读书。
正因为宋家村有了小学,相隔好几里远的几个村子小孩都来这边上学,不用去更远的地方。
老支书来到宋家村小学,并没有看到宋四刚。
他并没有刻意找谁,而是叫了杨校长,一起悄悄地从教室的后面,听老师们讲课,看学生有没有认真听课。
大部分的老师很负责,孩子学得也认真。
当他来到窦晓晨所在的教室后面,听到窦晓晨并没有讲课,而是在贬低班级里的学生。
“宋四刚,你爸是罪犯,你大哥二哥是劳改犯,你不好好学习,你不听话,早晚也是蹲监狱的料。”
宋四刚小声说:“老师,我没有不听话,我在仔细听讲呢!只是你刚刚给我出的题,还没教,我不会。”
“还顶嘴,你长嘴就是来顶嘴的吗?”窦晓晨骂道,手中的粉笔扔向宋四刚,“滚,不想上我的课,现在就给我滚!”
宋四刚缩了缩脑袋,然后把书装进书包,走出教室。
等到宋四刚走后,窦晓晨并没有上课,而是继续辱骂摧残下面端坐着瑟瑟发抖低着头的孩子。
“你们这些乡下人,都是泥腿子,一辈子离不开农村。”
“坐在学校里就能上大学了?就能出人头地了?你们根本没有资格,老老实实种地给我们城里人吃。”
这时候,李二奶奶家的孙女李小桃举手,眼里有着愤怒,“既然你这么骄傲当城里人,那你为什么还来农村?”
窦晓晨说得正起劲,被人打断,特别生气,直接抓了一把粉笔,扔向了李小桃。
“我正上课呢,你比别人有本事,打断我的说话。”
“我想来就来,不想来我就能回城,我爸可是京市当大官的,我比你们强多了。”
窦晓晨说的句句是实话,但这样的话,多么不公平。
她的举动深深地刺痛了下面所有的孩子,就连李小桃也被砸得一身粉笔灰,低下了骄傲的头。
杨校长想说话,但几次都被老支书打断。
这时候,老支书终于忍不住大喝一声,“窦晓晨,你的思想很有问题!”
小孩们听到老支书洪亮的声音,猛然抬头看向窗外,“老支书,我们不要她当老师,她天天骂我们。”
“不要她当老师,她不配!”
这些孩子是五年级的学生,因为农村上学比较晚。
大一点的像宋四刚,都已经十四了。
小一点的学生,也有十二岁了。
半大的孩子,都有自尊心了。
此时有老支书过来,给他们撑腰,纷纷大喊着,不要窦晓晨当他们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