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香江1980 > 第214章 我有个小想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14章 我有个小想法

婉拒罗教授后。

他直奔京城中国历史博物馆(国家博物馆前身),因为他偶然得知外宾服务部出售近现代画家的作品,以换取宝贵的外汇支持国家建设。

现在国内书画市场不景气,竟然连五元钱一张的书画都卖不出去。

徐洛过去后,发现确实都是近代画家的作品。

足足9000张书画(有据可查)。

最贵的齐白石的作品100元一张,而其他人的画从几十块、几块、几毛的都有。

Rmb二十多万。

果断买下。

而且是全部买下。

外宾服务部的人都惊呆了。

觉得这个香港佬肯定会疯了。

居然会花这么多钱买这些不能吃不能用的东西。

不过能卖出去是好事。

随后再找人帮自己看着四合院,尤其是里面的那些家具和瓶瓶罐罐。

各单位都说一声,让他们帮忙自己看着,虽然未必万无一失,但起码也能有人帮忙看着。

为此,他专门还做了一本目录,不但有描述,还有照片。

如此安排之后,徐洛就离开京城,带上买来的书画回港。

不过他买的那些文物颇有些麻烦,最后又找了几个单位,才让他通过海关。

4月底,徐洛返回香港。

在现在的京城住得很不习惯。

哪怕是来过两次,依旧让他有种格格不入的感觉。

一起座谈会的时候,大家一块儿讨论,等到结束,跟高级领导吃饭,完事了再回到北饭。

私下的交流基本很少,罗源铮等人都保持距离。

甚至吃饭的时候都是分开吃。

另一个原因是现在的治安很糟糕,即便是身边有保镖,徐洛也不想出去转悠。

太乱了。

陈淑蓉来启德机场接机。

见了面,她就说道:“这个月又发生一起绑架案。”

“谁被绑架了?”

“王德辉。”陈淑蓉道,“13号那天,他跟王太驾车上班途中被几名匪徒绑架,对方索要1100万美元,这已经是本港第二起绑架案。”

“不过相比前面一起马氏的绑架案,这起绑架案绝对可以说是轰动整个东南亚。”

她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王德辉夫妇低调至极。

完全不像马家那样声名显赫。

而且还极度节俭(抠门),让人完全看不出像是有钱的样子。

据说有一年的中秋节,在华懋集团里,好几个员工围着一块月饼,看老板帮他们分,最后他们还把员工吃剩的月饼带回家。

员工们早就见怪不怪,王氏夫妇一直以来就是这样“节俭”,他们会和员工一起吃盒饭,还将剩地打包回去喂狗。

所以当他们把员工吃剩的月饼也打包带走时,华懋的员工都习以为常。

这样的节俭不止是在人前,生活中夫妇二人也是这样,他们只会吃路边摊,穿衣服也会去买几十块的便宜货。

为了节省支出,他们不像其他富豪一样买豪车雇保镖,甚至连自己的司机都没有。

只是每天低调地开着普通的车,去他们在太平山顶的豪宅。

而且这白手起家干大事业的两口子共用一个助理,出门办事口渴了,王德辉想喝可乐,助理也想喝,于是买一瓶,你一口我一口。

不过还是被有心人给盯上。

“现在过江龙捞钱的不少,而且还有很多本地人也参与,要不然怎么可能知道这么清楚。”徐洛认真道,“你也要加强安保。”

陈淑蓉点头,“那是自然,我身边的安保可不小。”

“这起案子的作案人员查到了吗?”徐洛问道。

“查到了,据说是王氏夫妇工地的工人。”陈淑蓉道,“听说还追回了80%的绑金,王氏夫妇请差人吃30港元的麦当劳。”

“呃……”徐洛沉默差不多十秒钟,才说道:“他们是节俭的典范,不像我们花钱大手大脚。”

陈淑蓉笑着摇摇头,“他们确实节俭,各有各的过法吧,这起案子之后,现在G4的业务瞬间增长一倍不止,而且还在远远上涨当中。”

“只要是有需求,自然就有市场,也许这两起案件能够让那些低调的富豪们提升自己的安全意识。”徐洛说道。

随后又问她,“公司里面没什么事情吧?”

“大事几乎没有,大部分都是在消化置地的产业。”陈淑蓉道,“由于我们好几个楼盘一起开工,金门建筑现在都不得不多招人手。”

置地这么大的产业,只有干大楼盘才能养得起来。

徐洛点头,“有你在,我放心,大胆去做吧,今年的楼市肯定还要下跌,我预计还会持续到明年。”

“不管放出来的地皮有多少,能吃得下的都吃,英国人不会这么放任楼市低迷,他们一定会想办法刺激楼市复苏。”

从英国人上岛的那一天起,他们第一件事情做的就是卖地。

所以,徐洛提出填海计划后,他们只是做了简单的调查就答应,一来是刺激楼市,二来他们既节约基建开支,又得到真金白银的高额回报。

即便楼市再低迷,徐洛都打算与其他激进的房地产商抢地皮,囤换地权益证书。

一旦这些地方建起楼盘,光是每年的租金都可以说是海量。

他从自己带回的书画作品里拿出两幅,“这次去京城也没给你带什么特产,这两幅画作你拿去收藏。”

“既然是老板给的,我当然得要好好收藏。”陈淑蓉没有客气。

徐洛又问道:“深圳的情况怎么样?”

陈淑蓉递上一份杂志。

是美国杂志《财富》4月号上刊登的一篇观察稿,上面写着:

“深圳的治理,机构重叠,缺乏商业经验。一位投资者说,在许多国家只要一个电话就能解决的问题,在深圳需要很长时间和官方讨论……”

陈淑蓉道:“整体来说,比其他地方要好,但还是不够,有时候我们要解决一件事情,需要等待半个月或者是更长的时间才能解决。”

“但不可否认的是,不管服装厂还是磁带厂,人口红利真的让我们剩下很多的成本。”

她拿出一份报表,“我们已经跟8家国营集体服装厂、纺织厂,扩大来料加工规模,产业从服装扩大到鞋包,每个月的利润都不低于70万港币。”

“过几天我去深圳看看。”徐洛思考了下,“我有个想法,但得先去看看才能决定。”

回到香港,他没有着急上班,先好好放松放松。

去京城的这段时间他的活动范围都不大,感觉特别压抑。

好好陪陪几个女人,顺便给回台湾的林青霞电话,告知她姐姐的事情。

休息几日,再去上班。

重新做回办公室后,他又变得跟打鸡血一样。

将俐智叫到办公室,并让她坐在自己身边,一手摸她的升职器,一边说道:“你帮我安排一下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