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从尚公主开始 > 一百二十五章 李善长的疑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百二十五章 李善长的疑惑

朱标心里一松,笑道:”怪不得父皇骂你为土匪,你呀,匪气太重了,就不能把话说得圆善一点吗?“

傅钟心道,还不是被逼的,谁知道慢慢就成了习惯。

”我也读过四书五经,虽然学不太懂,谦谦君子还是懂的。但对这帮子龌龊东西,就不能给好脸。我不能阻止他当银行行长,这是吏部的权限。他也阻止不了我贷款,这是银行的义务。“

朱标把事情从头到尾想了一通,这个办法不错,有理有据。只是科学院怎么办,父皇的热望、傅钟的辛劳,难不成把他停下来。

”听你讲,科学院是个吃钱的饕餮,一刻要少不了钱,他们把钱借给你,研发费用怎么办。看来,只能由我给各部下谕旨,把钱挪借给科学院。“

傅钟心里感动,这个大舅哥真不错,”不能这样做,要是这样做了,还不是跟各部挪借是一回事,父皇不高兴的。“

朱标:”总不能把科学院的事情停下来,这是急务。“

傅钟:”银行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发行债卷,看目前情况,京里不懂这些东西,只能到榆林、播州去想办法了。哪里有钱人多,这点钱不是难事。“

朱标不懂,”什么是债卷?“

傅钟:”其实就是白纸条子,只是设计得很精美,写明发放债卷的是谁,需钱多少,到期归还的钱是多少。这是要以朝廷或企业、商户的信誉担保的。谁的信誉高,发行的债卷可行性就大。否则,没有信誉,你就是发行了,也没人认购。“

朱标担忧地说道:”所有的账目都落在了你的身上,要是京城税收还是不见好,只怕会害你背一身债。“

傅钟:”不用担心,有了一免两减半的政策,京城的商户会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有了税基,这点钱算不了什么。人性是相通的,谁不愿过好日子,政策对路了,响应的人就多,榆林就是榜样。“

朱标喟然一叹:”你就是上天送给我最好的礼物,我对你有信心。“

傅钟意味深长说了句:“有你这样的大舅哥,我也不枉来此一世。”

朱标:“九妹已派人到我这里张望了几回了,宫禁森严,我陪你去一趟,让她安心。”

一到朱珣寝宫,她正急得一脸苍白,见到傅钟,眼睛一红,“我早就说过,不喜欢你把朝廷的事都揽在身上,你怎么偏偏不听我的话呢?”

傅钟尴尬地摸摸头,“我没揽事,父皇要我到户部当郎中,总不能眼看朝廷财政拮据,有办法不说出来。”

朱珣:“就你能,朝廷的事不是有这么多大臣吗?父皇也真是的,要人办事,一点错又不准人出。”

傅钟:“你就放心吧,你老公我办事有谱。”

朱珣见傅钟毫不担心父皇的震怒,心也就放了下来。她柔柔说道:“朝政上的事我也不懂,我只知道一点,我的幸福,只有你才能成全,你可别辜负了我。”

傅钟深感责任重大,“你放心,我的幸福也只有你才能成全。”

朱标在门外说道:“别酸了,宫门快下钥了,有事明天再说。”

朱珣也催道:“赶紧回去吧,家里公公、婆婆不知急成什么样了。”

送走了傅钟,朱标赶到勤政殿,他知道父亲准定在哪里。

朱元璋:“那个土匪怎么说。”

朱标笑道:“您还不知道他,有的是办法。”接着,把傅钟的想法告诉了父亲。

朱元璋:“京城的商务真的能像他说的,能够赶上榆林。”

朱标:”到目前为止,他还没让我失望过,我们且看着他把京城变个样吧。”

昨天的暖阁小会,朱元璋发泄了一通,散了后,当朝的文武两人一起步出时。徐达不无讽刺地说了几句,“傅钟算是尽心了,可好心办坏事。还是年轻,不知世道艰难。他以为京城会像榆林一样,百姓听他摆布。殊不知,这里的百姓个个鼻子里有风(消息灵通),辗转三人,就能联系上王爷,人人都是编外大臣,能力强得很。这下好了,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见李善长不作声,他幽幽说道:”吕昶也不知怎么搞的,在元朝时就贵为大司徒(户部尚书的别称),怎么被一个郎中几句话就说服了。老天保佑,可别把京城的经济扯跨了,老百姓不容易呀。“

李善长是什么人,就算刘伯温、胡惟庸在世,他也是文臣翘楚。心里腹毁了一句,不知是谁好心救了你们这些军头,那时怎么不说风凉话。

傅钟回到家时,他心目中的大明丞相李善长,正在等着他。

傅友德知道他们接下来要谈的话题,自己是搞不懂的,便借故离开了会客室。

李善长的疑惑如百爪桡心,正合了他治学的要求,疑惑不过夜,必须搞清楚。

“颖心,你这减免政策我有些看不懂。”

傅钟解释道:“整条街道就只有一个商户,这是垄断,要打破垄断,鼓励其他百姓参入经营,搞活京城的经济,就得先给他们减轻负担。如果这剂药药效不够,我还有更厉害的招数。”

李善长:“那我就更糊涂了。”

傅钟:“如果不讲什么大话、空话、假话,朝廷与小民最大的纠葛就是税收。一个只想多收,朝廷要维持运转。一个只想少交,小民也要生存、发展。这个矛盾永远不可调和。”

“能缓解这个矛盾的,只有社会繁荣,老百姓人人都有事做,个个都是税源。这样,摊到每个人头上的负担就能够承受,朝廷也舒缓财政压力,这是天下太平的关键。”

“照现在京城那个半死不活的样子,经济怎么繁荣。朝廷的税收又向何人去征收。毋庸置疑,京里的百姓消息来源是快,但不是人人都能跟上朝廷运转的思维。朝廷有意放松商业上的捆绑,能力强的人才能赶上这个步伐,所以,就造成了门店经营有先后之别,后走的怎么干得过先跑的,他们泄气了。”

“我这个减免政策就是给他们提供一次机会,让他们把输在起跑线上的机会找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