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 > 第六百三十章 赚了钱算谁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六百三十章 赚了钱算谁的?

没人让募捐,纯纯百姓自发的,拦都拦不住。短短半日的工夫,银两、铜钱就堆成了山,怕是每一个长安百姓都出力了。具体数额没人统计,但粗略估计,不下五十万两银子。

李二惊呆了,脑海中依稀记得当初武德九年之时,突厥颉利十万狼骑兵临城下。

国库空虚,想要出钱纳贡给颉利求和都做不到,无奈只能跟长安贵族募捐。最终的结果是,所有贵族都是一毛不拔,好似这座长安城只是我李姓一家的,城破跟他们没关系一样。

于是乎当初一怒之下,下令明抢,将长安城搜刮了一遍,这才凑出一笔求和赔款出来,跟颉利签下了耻辱的渭水之盟。

现在看来,不是长安城没钱,是自己这个皇帝不够资格,百姓还不够拥护。

不,也不见得单纯是因为萧锐的声望,应该说,这次百姓自发捐款,根源在于百姓是想支持萧锐打赢那些把持科举的世家。

没错,相比于城破亡国来说,百姓更关心跟自己利益相关的事,科举就是一件百姓心中的大事,事关后代升官发财的大事!

想通了这个,李二反倒不由自主的笑了起来,也不知是自嘲,还是在嘲讽世道人心。

“咳咳,陛下,下面来人请示,问这个钱该怎么办?百姓们都是不留名的自发捐钱,现在就是想挨个退回也不可能。可侯爷支场子是发钱的,没有让收钱,就算那些考生退钱我们都不敢要。如今却被银子堆满了,下面的人有些害怕……”户部尚书高士廉站出来问道。

李二笑了,“怕了?怕什么?百姓踊跃支持国事,为什么要怕?依朕看,该害怕的不是我们,而是我们的对手。呵呵,原本只是萧锐一人出头宣战,现在这个场面,那是整个大唐百姓的怒火,他们敢接下吗?”

高士廉笑着附和,“陛下圣明。不过下面那些人倒不是怕这个,而是害怕侯爷怪罪。发钱的差事给办成了收钱,侯爷的脾气……”

李二哈哈大笑道:“告诉下面的人,民意难违,冠军侯会理解的,不必惊慌。户部要立马派一批精干吏员过去,一定做好银钱的点算统计,决不允许出现一丝一毫的龌龊。若是让百姓看到有人敢贪墨捐款,那不仅是在打户部的脸,打朝廷和朕的脸,更是在寒天下百姓的心,朕绝不轻饶。”

高士廉拍胸脯保证道:“微臣明白!陛下放心,兹事体大,微臣愿意亲领一批干吏过去,保证不出差错。只是……点算清楚了银钱,如何处置呢?是归库算作侯爷的换款?还是留在那里继续用于科举考生的资助?”

李二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户部尚书会这么问,这还用问吗?百姓为国募捐,当然是收归国库。等等……自己那个二愣子女婿如果知道了,还不说我贪墨了他的银子?

“咳咳,既然是百姓热情,那就顺遂民意,给冠军侯堵上借贷的窟窿吧。”

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纷纷低下了头,暗骂皇帝心黑,你怎么着也得给侯爷打声招呼吧?

高士廉弱弱的问道:“陛下,侯爷的欠条三十万两,这里面有多的呀,怕是多了二十万两不止……”

多?

李二抚须想了一下,然后意味深长的盯着高士廉说道:“多吗?你们仔细点算一下,朕觉得刚刚好。”

噗……

这已经不是暗示了,分明就是明抢啊!就差写道圣旨命令我这个户部尚书做假账了。

高士廉抹了把虚汗,躬身应诺,然后转身快步离去,接下来户部有的忙了。

还得是侯爷厉害,单单凭借名声,挥手间就是五十万两,不仅没有让国库空虚,反而越发充盈了。

作为副手的户部侍郎小声问道:“高尚书,我们这么记账,相当于密下了侯爷的银子,这合适吗?要不属下告个病假回避一下?您不怕侯爷,我怕。”

噗……

高士廉忍不住笑道:“咱们都不用怕,陛下的意思,侯爷是非分明,要找也是找陛下要钱,不会牵连你我的。这钱又不是进了你我私人的腰包。”

“咳咳,说的也是,那一切就听您的。”

……

正如皇帝李二所料,百姓这一举动,最着急害怕的是五姓七望,简直可以用瑟瑟发抖形容了。

他们不是怕明年科考失败,因为即便是再多的银钱,也不可能买来考试成绩,学问可不是银钱堆出来的,那需要名师、书籍、天赋、传承、还有时间等等。一群目不识丁的泥腿子?即便是靠着几本残卷识几个字又如何?临时抱佛脚有用吗?

所以他们不是怕考试。

真正让他们感到恐惧的东西是愤怒,来自整个大唐普通百姓的怒火,积压了几百年无法翻身的怒火。

先秦时期选拔官员叫做世官制。

东汉的时候,叫察举制,比如三国常说的举孝廉,也就是地方官员、或者乡里的推荐。这个本意是好的,但人皆有私,亲疏有别,并非人人都是圣贤,所以更多的举孝廉就成了营私的工具。

三国时期,曹魏的吏部尚书陈群,在察举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九品中正制,特点就是:其一品评家世,其二就是品评道德。这种制度本意是为了补缺察举制的弊端,但随着时间的演变,却造成了世家门阀的崛起,久而久之,整个朝堂全都是世家贵族出身,彻底断送了普通百姓的晋升之路。

直到南北朝战乱之后,九品中正制才衰败下来。

直到隋朝大业帝杨广,为了打破枷锁,颁布了科举制,给天下百姓开辟了一条相对公平的晋升之路,也开启了华夏文明延续一千五百年的科举辉煌。所以,民间有传言,举凡后世读书人,都在承大业帝杨广的福泽。

言归正传,往年之时,百姓们虽然也仇恨世家门阀的不公和蛮横,但也只是敢怒不敢言。现在不同了,不仅出现了萧锐这个世家败类,而且因为一场意外的募捐,直接让全天下的普通百姓联合上了,一起站出来出手,以捐钱的方式,宣泄着心中的怒火。

你世家再怎么豪横,跟人民百姓比起来,那也只是汪洋大海里面的一粒尘沙而已。所以他们怕了,瑟瑟发抖……

五姓七望紧急会面,生怕有人拿这募捐的几十万,稍微煽动一下,就可以轻松毁灭了这些庞大世家。

可惜除了萧锐,没人这么干,萧锐也不屑于这么干。或许皇帝李二很想,但他也不屑于这么卑鄙,他也想堂堂正正让那些世家跪下。

萧家庄里,萧锐收到了情报,说三十万两还没发完,今日竟然挣了五十万,发钱现场差点没被银子和铜钱给淹没了。

“不会吧?我这岳父思想够前卫的,来自大唐的第一场民间私募吗?确定不是套路?”

李君羡小声提醒道:“侯爷,据说仅长安一地,百姓自发募捐上来的银钱,就不下五十万两呢。”

“五十万两?啧啧……好多钱!”萧锐惊讶道,随即突然想到了什么,“等等,我跟朝廷打欠条,借贷了三十万两。现在百姓募捐了五十万两,那就是说,除去资助考生的,我还能净赚二十万两?”

李君羡笑着点头:“确实如此,按理说您账算的没错。但是,这笔钱大概到不了您的手上。据说陛下派了户部的人,由户部尚书和侍郎两位,亲自带队,连夜点算入库……”

什么???

这是要黑我的钱呀!萧锐拍案而起,谁敢吞我萧锐的钱?

“咳咳,陛下!”李君羡弱弱的提醒。

萧锐却眉头都不皱一下,硬气的说道:“陛下也不行!那三十万我可以认下并还了,但多余的钱,是百姓募捐上来给我的,我萧锐可不吃这个亏。五哥,收拾一下,明天早起去长安,算好时间,去收钱!”

收钱?收什么钱?钱都被人家入库了,难不成您要我去抢大唐朝廷的银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