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7、《小乔》
顾雪林
我在bJ市的一家小报当记者,每天混迹在各种新闻发布会上,拿点车马费,吃一顿自助餐,拿一篇通稿回去交差。我没什么太远大的理想,对单位评职称也没有什么兴趣,就是个混日子的小记者。我的唯一爱好,是收藏清代的翎管,理想是收藏到一根清代的翡翠翎管。
我认识小乔的时候,她才21岁,是一个女孩最青春靓丽的时候。因为年轻,小乔几乎从不施粉黛,只是略作淡妆。是的,小乔对自己的容颜相貌,充满自信。
我至今也不知道小乔的大名,从认识她起,就只知道她叫“小乔”。认识小乔,是因为几年前和她巧遇,一起吃过饭;之后,谈了一场毫无结果的恋爱。
一次,我和小乔同时出席一个新闻发布会,会上第一次认识小乔。会后一起吃10人的桌餐时,小乔恰巧坐在我的临座。
餐桌上,我问小乔:“为什么叫小乔?”
“也许和苏轼的那首诗有关。我爸爸妈妈都是中学语文教师,都喜欢苏轼的诗。”小乔回答。
“哦,‘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英姿勃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撸飞灰烟灭。’确实气派,也让‘小乔’这个名字,流传千古。”毕业于北师大中文系的我稍有些卖弄地说。
小乔抿嘴笑了,没有接话。
我又说:“据《三国志·吴志·周瑜传》载,周瑜从孙策攻皖,‘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乔本作‘桥’字。此诗言‘初嫁’,是言其少年得意,倜傥风流。”
小乔笑得更厉害了,她边笑边说:“你说的这些,我5岁就知道了。”
“哦。”我一时尴尬了。
“不过,你是在公开场合,对‘乔’字解释最全面的人。”小乔看我面露尴尬,补充了一句,为我解围。
从此,我和小乔认识了,之后又发展成朋友关系。
小乔毕业于人大新闻系,考入bJ市的一家大通讯社当记者,发表文章时,就署名“小乔”。她分在通讯社的时政组,专搞社会重大题材报道,经常需要深入基层,做深度报道。小乔写的文章,提供给各家主流报社,常常发在各家报纸的头版头条。因为文章写得精彩,小乔在bJ市的名气,比我大太多了。
几年过去了,我始终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有些收藏爱好的小记者;小乔经过几年历练,已经拥有了主任记者的高级职称。我的中级记者职称始终在原地踏步。
因为我们两人都喜欢文学,谈得来,小乔始终和我维持着关系,不太热,也没有太冷。我则希望推动我们的关系向婚姻发展。
“为什么一定要结婚?”一天,小乔问我。
“大家都是这样,两人关系发展到一定程度,都是向婚姻过渡的。”我理直气壮的说。
小乔笑了说:“大家都是这样,你就一定要这样吗?你这是思维惯性,你没有点自己的思想吗?”
“自己的思想?”我有些困惑地望向小乔。
“说到底,结婚是为了生孩子,如果两人都不想生孩子,还需要结婚吗?反正,我不想要孩子,你呢?”
“我,我,”我一时嗫嚅了。
“你说啊。”小乔接着问我。
“说句良心话,我还是想要孩子的,如果只能生一个孩子,最好是个女儿。自己年纪大了以后,能有个贴己的女儿陪伴在身边,那是我心中的幸福。”我终于把心里话讲出来了。
“你的这个想法,真像个土财主。老婆孩子热炕头而已。还晚年女儿陪伴在身边?我呢?”小乔嗔怪着说。
“人总是要结婚的,否则人类就会断子绝孙。”我依然振振有词。
“呸!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就没有婚姻,孩子不知道父亲是谁,只知道母亲是谁,所以那时是母系氏族社会。私有制出现以后,婚姻才出现,父系社会才出现。你怎么能说,如果不结婚,人类就会断子绝孙呢?”小桥给我上了一课。
原来婚姻是私有制时才出现的。我承认,我的《世界通史》和社会发展史学得很潦草,考完试,知识就都还给老师了。
“那么,到共产主义社会时,私有制被消灭了,婚姻还会存在吗?”我怯怯的问。
“你知道吗,这个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都争论过,没有下最后结论。历史学家和政治家至今都还在争论,也没有最后结论。”小乔说。
我愕然。
又过了很久。
一天,小乔对我说:“咱们还是分开吧,你去找能给你生孩子的另一半吧。”
我就这样和小乔分开了,和平分手,分得恋恋不舍。
我后来结了婚,老婆生了孩子,是个男孩。结婚久了,我们常常搞点“小冷战”!
小乔现在已是所在通讯社的部门副主任,因为该通讯社是部级,她已经官至副局级。
小乔有房有车,小日子过得挺滋润,至今未婚。
(2022年4月10日凌晨3:3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