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天,张文成正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休息,秘书突然闯了进来。

“厂长,外面,你快看外面.......”

秘书喘着粗气,身上热气腾腾的,看样子刚才是跑上来的,就连声音都显得有些结巴。

“外面怎么了?”

张文成从满桌的文件中抬起头,疑惑的扫了眼窗外。

今天的天空格外阴沉。

有风。

树枝瑟瑟颤抖,枯黄的落叶被裹挟着在空中胡乱飘舞,就连外面的行人,也都披着军绿色的棉袄,缩着脑袋,宛如缓慢行走的乌龟。

看到这幅场景,张文成下意识缩了缩脖子。

就快要下雪了。

他如是想着。

秘书连着做了好几组深呼吸,努力让自己呼吸变得匀称下来。

“外面来了好几百人,他们说自己是咱们厂的工人,今天过来报道的。”

“什么!”

张文成猛地站了起来,因为动作太过剧烈,桌上文件跟着撒了一地。

他顾不得这些东西,目光炯炯的盯着秘书。

“你说的这些都是真的?”

秘书说道。

“当然是真的,他们现在就在外面呢,您出去就能看到了。”

张文成喜滋滋的说道。

“太好了,肯定是咱们发的招工通知起到了作用,我就知道.......”

天可怜见,他这些天因为招工的问题愁的头发几乎都要掉光了。

好在终于有人来应聘了。

他急匆匆的披上军大衣,向外走去,却听秘书在身后说道。

“厂长......您先别激动,情况似乎有些不对。”

“不对?”

张文成疑惑的转身。

“对,那些人不像是通过招工信息来的,而且他们.......怎么说呢,要不您还是亲自过去看一眼吧。”

秘书如此说道。

........

张文成在秘书的陪伴下走到工厂大门,就看到工厂外面站着一群人,这些人穿着近乎统一的服饰,有男有女,正面带好奇的打量着工厂。

张文成认真打量着这些人,眉头下意识皱了起来。

他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太对劲。

这些人和正常人相比,有些过于违和。

可究竟是什么地方呢.......

张文成苦思冥想。

这时秘书在他的耳畔提醒道。

“厂长,这里面有好多残疾人啊。”

张文成双手合拍,眼睛猛地发亮。

对了!

就是这样!

残疾!

在秘书的提醒下,张文成终于明白自己为什么觉得违和了,因为这些人中有许多是残疾人。

他们中有些人的动作带坡,有些人交流需要借助手语,一眼看去,似乎没有正常人。

这是什么情况?

张文成有些发懵。

他平时在市区里从没有见过这么多的残疾人,这时候猛地看到,竟然有一种不真实感。

也难怪秘书也很惊讶了。

就在这个时候,人群中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

“老张,这边!”

张文成耳朵猛地立了起来,目光扫过,身体立刻挺直,一路小跑的迎了过去。

“卫东,你怎么在这里.......”

曹卫东正在跟一个中年妇女聊天。

他打了声招呼,见张文成过来,指着身边的中年女性说道。

“老张,我给你介绍下,这位是房淑怡房主任,她是残联的主任。”

“房主任,你好。”

张文成立刻回应道。

同时心中思索起来。

残联.......

这是大院中的一个纯公益性质的组织。

组织的服务对象是通泉市中的残疾人,他们会定期为这个特殊群体提供服务和扶持。

不过残联组织这么多残疾人过来做什么?

曹卫东笑了笑,将事情经过大概说明。

残联每年都会为残疾人提供一些工作岗位,让其可以谋生。

某种程度而言,这也是残联的考核标准之一。

只不过目前大环境不景气,许多国有企业效益欠佳,都在琢磨着如何裁员减产,根本没有新的工作岗位提供给残联。

曹卫东就将目光望到这群特殊的群体上了。

此时房主任正在发愁呢。

快年底了,自己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就在这时候曹卫东主动找上门,表示愿意为残疾人提供工作岗位,并且承诺的工资还不低。

不,严格来说,是比市区的平均工资高出来一倍!

这就如同周瑜打了黄盖,潘金莲遇到西门庆........双方一拍即合。

于是房主任立刻动员起来。

她把通泉市内可以联络到的,情况稍好的残疾人都张罗了过来,一股脑的打包给了曹卫东。

大概解释清楚后,曹卫东严肃的说道。

“老张,我们是在通泉市成长起来的企业,为通泉市分担压力,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这些人你一定要好好安排,绝不能有任何歧视。”

房主任听到这话,激动的握住曹卫东的手。

“曹卫东同志,感谢您给这些人提供机会,您真是一位有良心的企业家。”

曹卫东摆了摆手,说了一句漂亮的场面话。

“我相信这是每个市民都愿意做的事情,只要他有能力......”

.......

将这批残疾人接进厂中,接下来是制作花名册,统计残疾人的情况,并参考他们的情况及意愿分配工作岗位。

经过统计,这些人共有三百多,并且工作意愿强烈。

他们很感激曹卫东为他们提供的工作机会,因此努力工作,将整个厂的工作氛围卷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曹卫东将这些人当做典型,提供了许多即时奖励,用真金白银,彻底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

那有什么视工作如死敌的打工人?

归根到底,还是钱没有给到位罢了。

要是一个月能赚到别人三个月,半年,乃至一年的工资,面对让人不爽的工作环境,他想的绝对不是换个环境,而是改变自己,让自己适应环境。

这就宛如鲶鱼效应一样,让许多本来还在观望,有着辞职打算的工人们丢掉了辞职的打算,专心致志的投入到工作中。

振华的工作氛围再次好了起来。

而曹卫东也趁着这个机会,先后跟退伍军人协会,以及其他特殊群体或特殊行业的协会达成合作,愿意招收他们无法安置的人员。

这些人也都欣然应允,并将其作为一种选择,给到协会中的成员。

虽然只有极少部分人被高薪打动,并选择加入振华,但振华人员短缺的问题已经不再变得那么棘手了。

而在这些人打样的宣传中,振华的口碑在通泉市中慢慢好转,许多观望的青年,陆陆续续的跑到工厂里询问招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