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 第589章 四方混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文安之是天启二年进士,曾以庶吉士的身份进入翰林院,资历比郭之奇还要老。

因为德行高洁,他在朝野的声望都很高,在东川备受军民爱戴。

所以,李定国认真考虑文安之的建议,最后发现,联清抗清并非无稽之谈。

朱由榔在离开湖广之前,曾与他分析天下大势时,将全国清军分为几种。

第一种是旗民,包括禁旅八旗、各地驻防八旗和尚未编入军队的牛录壮丁。

无论满、蒙、汉,都是“主子”,或者主子的包衣奴才。

旗民在跑马圈地、科举、出仕做官等方面占尽优势,犯轻罪免罚,犯重罪免死,是真正的人上人。

只要清廷不倒,旗民就能以主子的身份,祖祖辈辈享福。即使子孙再无能,也能凭借“铁杆庄稼”的优势衣食无忧。

旗民是很难拉拢的,唯有拼个你死我活,战场上决出胜负。

第二种是手上沾满同胞鲜血的绿营将领,比如说吴三桂、张勇、线国安之流。

这些人造下的罪孽太过深重,与明军有血海深仇,所以只能跟随清廷一条路走到底,基本不会考虑投降。

当然,还有一些人,既是罪孽深重的汉人,又被清廷拉进了八旗,对清廷更是忠心耿耿,比如说李国英、朗廷佐、耿继茂、刘之源等等。

而湖广绿营属于第三种,他们已被明军打得胆寒,又在被迫合作中尝到很多好处。

和前面两种人相比,他们对明军的攻击意向更弱,未来更容易举旗投降。

本来,李定国对这种分法有点不以为然,主张所有清贼都不可信任。

就算湖广绿营忽然缴械投降,他都要谨慎观察一段时间,以免是诈降。

不过吴三桂、李国英的举止让他有所触动。

显然,清廷非常很认同朱由榔的观点。

明军一发起二次北伐,便命令吴三桂、李国英夹击湖广,试图将湖广绿营从第三种重新转换为第二种。

如果湖广进展顺利,这两支清军说不定还会去江西、南直隶大干一场,对“亲明份子”来一次彻底的大清洗。

明军和张长庚联手消灭吴三桂、李国英,剩下的敌人只有张长庚;

坐视吴三桂、李国英分别吃掉湖南湖北,剩下的敌人就是实力更强的吴、李联军。

尽量帮助张长庚度过难关,或许是最划算的方案。

文安之叹道:“陛下常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是一点都没错啊!”

第二天,周培公再次被召见,得到一个不知该欢喜还是发愁的答复。

李定国宣称,他将以大明亲王的名义,支持湖广绿营抗击甘陕绿营和吴三桂军阀。

当然,不仅限于口头支持,还会有一系列军事支持。

比如,房山郝摇旗、贺珍将再度囤兵谷城和郧阳,威胁甘陕绿营侧翼。

如果张勇、李国英直接攻打襄阳,那么夔东明军就会派兵袭击他们的粮道,甚至出兵攻击邓州;

另外,王光兴、塔天宝、马腾云等大将会率部向常德靠拢,伺机骚扰吴军侧翼。

李定国只有一个条件,湖广绿营不得放弃襄阳、钟祥或长沙。

周培公道:“我们同时守住南北两线,恐怕会很吃力。”

“这是张长庚、刘兆麒和董学礼的问题。吴、李二贼为惩戒你们而来,总不至于让我军替你们打头阵吧。”

李定国指着襄阳、长沙这两个大城,又肃容道:“如果你们一触即溃,我们调头就走。反之,如果你们打得还不错,我军会适当出击,分担你们的压力。”

周培公无言以对,带着李定国的承诺返回武汉。

几个督抚对这个答复有似曾相识之感。

一番商讨之后,张长庚忽然指着江陵的方向破口大骂:“他妈的,李定国这个莽夫,也被陛下带坏了呀。让我们同时守两线,不是拿我们当枪使吗?”

几个督抚当然知道,湖广绿营和甘陕绿营、吴三桂军拼个三方俱伤,对明军而言是最好的结果。

但如果不按李定国的意思办,他们肯定会被李国英或吴三桂抓去砍头,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捏着鼻子选一个能保命的。

就这样,数万清军陆续从武汉出发,分别增援襄阳和长沙。

当甘陕绿营的先头部队抵达襄阳城下时,董学礼已经赶到前线坐镇。

张勇二话不说就命令麾下攻城,然后遭到湖广绿营迎头痛击,一时间打得天昏地暗。

张勇惊讶地发现,两年前孱弱不堪的湖广绿营竟然变得能打。董学礼指挥他们坚守城头,死战不退,连续几天挫败敌人进攻。

接着,后方不断有消息传来,明军正向谷城大举增兵,并派出大量骚扰部队,袭击沿途收集粮草的甘陕兵。

“郝摇旗他奶奶的,老子不去打他,他反倒来打我?我们清理门户,关他们什么事?”

明军的举动显得朝廷收拾张长庚的决定英明无比,整个湖广官场已经败坏,个个都是通明的反贼。

为了防备明军偷袭后路,李国英不得不亲自率部坐镇邓州,监视明军的动向。

甘陕绿营在坚守汉中的过程中损耗极大,很多都是刚刚征召的新兵。除了张勇带去的先头部队,后面的二线部队并不比湖广绿营强多少。

而郝摇旗在过去两年发了大财,麾下将士个个精神饱满,武器精良。

如果不是李国英应对得当,恐怕连补给都无法运到前线。

在湖南,战情也混乱不堪,形成三方混战的局面。

吴三桂忽然发现,本来已欲撤退的袁廓宇忽然精神起来,面对近十万大军的威胁,竟然没有弃城而逃。

接着,大量战船驶进湘江,将他好不容易搜集到的船只一艘接一艘撞沉。

其中很多战船竟挂着明军的旗帜,在到处都是清军的战场上显得特别突兀。

攻城湖广降军士气本就很低,看到明军竟然在帮忙守城,更加磨磨蹭蹭,没有战意。

就在吴三桂考虑要不要派嫡系部队攻城的时候,侧翼传来消息,大股明军攻取了常德,正向长沙府的益阳县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