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了一会儿,朱慈亮又问:
“明年就是第二次春闱了,科举改革,怎么样了?”
姜曰广是大祭酒,此事由他挑头,但改革科举一事,却一直是刘宗周负责,扭头一看,这老头却眼观鼻,鼻观心。
只好轻咳一声,道:
“启禀陛下,自中华元年六月开始,礼部即昭告天下,改革院试、乡试及会试内容,并普及县、府、省三级官学。按去岁秋闱来看,改革已初见成效,应试学子,皆有所长,只是……”
朱慈亮笑道:
“只是,秀才们都被征召为吏了?”
姜曰广摇摇头,叹道:
“倒也不是,秀才虽得小吏之职,但功名之心不堕,并未耽误乡试。只是伪顺肆虐各地,屠戮甚巨,以至于天下读书人锐减,下一年春闱,怕是难以再现中华元年时的盛况了!”
朱慈亮道:
“正因如此,朕才要在大明全境兴办各级官学,此事绝非一蹴而就,须得十年、几十年才见成效。朕有生之年,能看到天下人皆可识文断字,吟诗作赋,也可瞑目了!”
一听这话,群臣顿时肃然起敬。
刘宗周也不打瞌睡了,“腾”的一下站起身来,躬身道:
“古往今来,为天下百姓计长远,圣君无出陛下之右者!陛下有此宏愿,微臣即拼了这把老骨头,也要把官学办成!”
姜曰广立即起身,附和道:
“臣,附议!”
其余众臣,也纷纷起身,躬身行礼道:
“陛下圣明,臣等附议!”
见这群老头这么激动,朱慈亮忽然就有些自我怀疑了……
是不是,步子迈得稍微大了点儿?
以破虏军、天策军的实力,征服蒙古各部,甚至征服日本,都不是什么事儿。
但是征服之后呢?
要彻底汉化,需要大量的读书人。
眼下只吞并了鄂尔多斯、辽东、安南、棒子,汉语教师就已经捉襟见肘,更何况西南五省的“人民公社”,更需要教师!
是时候停一停了,反正还年轻。
想到这里,便笑着说:
“朕之前说要征服蒙古、日本等地,让我大明屹立于寰宇之巅,这个愿望不会改,但现在还不是时候。征服朝鲜之后,诸军即解甲归田,朝廷将重心放在普及官学、与民休戚、积蓄国力上。待十年之后,朕将再起刀兵,亲征各部!”
“陛下圣明!”
这一下,众臣最后一丝担忧也没有了。
十年之后,再说呗?
这一场会议,直接把事情安排到十年之后了,朱慈亮打算从此沉迷后宫,效仿嘉靖、万历,十年后再见!
当然,他也就是想想。
跟西施练了没几天,山西布政使司就发来急报,说蒙古察哈尔、土默特部大举入寇大同府,屠戮百姓,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朱慈亮都惊呆了。
这群人是聋子还是瞎子,老子打满洲,如斩瓜切菜一般,直到现在满清遗址还都是无人区,你们不怕么?
请来黄药师一问,才知道原委。
原来过去这几年,北方草原上连年雪灾、旱灾轮番轰炸,以前察哈尔部有满清和山西的奸商帮衬着,土默特部则在河套和鄂尔多斯过冬,日子倒还能过得下去。
可是,鄂尔多斯被李过占了。
而且在阴山南麓足足屯了五十万兵马,土默特南下之路被堵死了,恰好察哈尔部也没了山西、满清的补给,两部牧羊人饿得就差吃土了,索性铤而走险,跑来大同捞了一笔……
朱慈亮勃然大怒,活不下去,来要饭啊?
朕富有四海,看你们可怜,没准儿能赏个仨瓜俩枣,这个冬天不就过去了么,用得着烧杀抢掠?
当即一纸诏令,命破虏军立即攻入察哈尔草原,一路往西,但凡遇见劫掠过大明百姓的部落,一概屠灭,寸草不留!
老虎不发威,当我是哈喽可提?
这下,可把东方不败高兴坏了。
练《辟邪剑法》,固然进境神速,但容易影响心智,戾气太重,他麾下那四万破虏军,战阵之上那是一等一的神兵利器,但若闲暇起来,却极难管束。
太监们之间,动不动就拔剑相向。
进驻萨尔浒之后,已经发生过好几次营啸事件了,来辽东之前,破虏军尚有四万两千多,灭了满清之后,也堪堪还有四万,在朝鲜才折损了一千出头……
但现在,只有三万五了,比打仗损失还多!
能去草原杀人,再好没有了!
三月初一。
徐达率二十万兵马,再次攻入朝鲜。
足足用了半年时间,才按照朱慈亮的吩咐,将一千两百多万棒子国人男女分开。
十七岁以上的妇女,留在朝鲜,编入“人民公社”。
十三岁以上的男丁,按批次送到西南六省,让堵胤锡统一调度,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修筑高速公路。
剩下的,又细化了。
挑选了十万个一岁以内的男婴,每人配了一个十七岁的少女当保姆,送入盛京城,学习汉语、汉字。
又遴选了一百万少女,送入辽阳城,也学习汉语、汉字。
剩下的十三岁以下男童,十七岁以下女童,则分别送入辽东都指挥司境内各城,打乱混编,兴办“人民公社”。
袁继咸头大如斗,万万没料到,皇帝让他来辽东,居然干的事幼儿园园长和妇女主任的活儿?
其他几项还好理解,那婴儿城和少女城又算怎么回事儿?
年末,答案揭晓:
天策军、骁骑军、神威炮军、袁家军、以及徐达带来的二十万兵马,总计五十万人,有一个算一个——
每人发十亩良田,两个老婆!
远征归来的破虏军,福利就更好了——
每人发三个儿子,三个小妾!
太监们都疯了……
小不小妾的,倒没什么关系。
练了《辟邪剑法》,太监们女性化得很厉害,大多数人甲胄下面都是女装……
关键是儿子啊!
自从没了小鸟,他们就低人一等,男不男、女不女,连家族祠堂里的名册,都没有他们的名字——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万万没想到,皇帝连儿子都替他们准备好了!
清一色的婴儿,将来养成了,谁能说不会比亲生的还亲?
三万多太监嚎啕大哭,望南而拜。
纷纷指天发誓——
自今往后,皇帝陛下就是我亲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