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便是三十五分钟过去。
有的孩子祈祷着。
有的孩子正在开怀大笑。
有的孩子还没有从舞台失误缓过劲。
有的孩子就安静地坐在那里偷偷打量大家,时不时也小小跟着笑一笑。
相比属于孩子们的小空间,会议室里的气氛却显得有点微妙了。
亚历克斯再一次拒绝赵韦林的提议——让两个孩子同时晋级——其实是合乎情理的。
毕竟涉及整个比赛的公平性质,一旦亚历克斯今天为两个孩子开了先例,谁也无法保证后续比赛会不会出现以下情况:
正常一点的:东大c组能进四个孩子,为什么我们西大b组不行?我们的三四名选手都是罕见的天才,是天赐良才,是值得携手晋级的!
我们要公平!
再譬如癫一点的:俺们这边的d组三四五名都很优秀,都太优秀了,如果不能同时晋级,或将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遗憾。
我们也想要一次真正的公平!
加之艺术的主观性,亚历克斯都不敢想到时候牛鬼蛇神齐聚华沙的景象。
那简直是要给全球观赛者一个来自波兰的震撼啊。
猜都不用猜,隔壁小柴赛看到这一幕做梦都会笑醒。
真别觉得抽象,小克利夫兰就拿过这个剧本。
所以亚历克斯他即便想为两位选手做点什么,他也不得不考虑全阶段的比赛。
如果在一开始,比赛条例里有应对的预案,那也得由总组委会来决定能不能让两个孩子同时晋级。
换句话说,如果官方组委会在之前考虑到了这种情况会发现,那他也只能把今晚的情况和两个孩子的比赛视频报上去,并无权决定。
但是。
尽管他无权决定这件事,但他还是愿意为华国赛区开一个先例。
肖邦大赛第十五条条令,纵观小肖赛的历史上,还从来没有为了哪一名选手专门开启过。
亚历克斯的权力极限也就到这了。
当然,他能开这个口子,一方面是因为他认为01号选手确实值得再获得一次被讨论的机会,其次是他感受到了会议室里的气氛,最后才是赵韦林的提议本身。
既然你们都想再给两个孩子一个机会,那就再给两个孩子一次机会吧。
微妙的气氛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当翻译小姐姐用庆幸的口吻将肖邦大赛第十五条条令翻译给在场所有华国老师之后,会议室第一时间安静了下来。
先不说这被开启的第十五条条令里规定后面所有人都不能弃票。
能不能不说这个?能不能把这个话收回去?
刚才个别因亚历克斯再次拒绝赵韦林而露出失望表情的评委,现在有点尴尬了。
他们是万万没想到亚历克斯是真尽力啊,还给了他们第三种选择。
亚历克斯如果知道此刻个别评委的想法,肯定也会感到一些抱歉。
因为他会意识到自己似乎给这会给个别评委增添了麻烦。
对于个别几位评委,一起晋级绝对是他们最愿意看到的。
皆大欢喜嘛,并且对外公布出去,这就是他们每个人都参与讨论得出的处理结果——01号选手或许在部分作品中的处理有待完善,但她不该止步于此。
如果不能皆大欢喜,那干脆就让亚历克斯背这个锅——我们的国内评委团已经尽力了,01号选手真的也很优秀,只是规则之下,我们不得不听从亚历克斯总监的建议,01号选手的路还长,我们所有国内评委都会期待她在小金钟上的表现。
这样也行啊。
对吧?
可现在的情况是什么?
不但又绕回到最开始的二选一,还从可以选择沉默变成了不能在沉默中弃票。
最关键的问题是,经过众人一起用意念给亚历克斯上压力之后,现在的气氛和刚才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刚才的气氛是名次明确,05号就是比01号总平均分高,或存在的异议是01号获得了本场最高的满分数量。
这种气氛可以发展为大家讨论,讨论就是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的机会。
比如:可以客观的、站在各个角度说说自己对于两位选手的看法,虽然我给01号打了一个不高的分数,但这是站在评委的角度,站在比赛的角度,如果这不是赛场,站在个人的角度,我还是非常欣赏01号选手的演奏。
可现在,大家已经没有机会再发表意见了。
因为眼下摆在他们面前的选项是——是否开启投票。
投票之前还有一个见鬼的启动仪式。
如果现在讨论,就是讨论要不要开启这个投票。
这怎么讨论。
赵韦林和亚历克斯都把对话拔到这种高度,还讨论个毛?
谁要是不同意执行第十五号条令,那就是赤裸裸的不尊重,连自己都不尊重的那种不尊重。
除非你在现场有足够的资历。
然而事实是——此刻现场真正有资历的人一只手就能数过来。
开启投票已经是势在必行。
那问题就又来了,接着再讨论让谁晋级的问题吗?
再讨论这个问题,未免就显得味道不对了。
因为这个投票它本是可以不开启的,是某个人一番操作让所有人都提前闭了嘴。
不开启,大家讨论讨论,说点左右逢源的话,最后多半还是按照大屏幕上的成绩公布,13、09、05号晋级全球总决赛。
毕竟投影仪上的成绩是板上钉钉的。
一旦一会儿开启了,大家就不得不尊重自己亲手给01号选手争取的机会了。
因为开启执行第十五号条令的条件是超过半数评委同意举手。
没人管你真的怎么想的,反正你举手了,就是要给01号选手一个公平。
简单来说,此刻现场大多数评委已经没得选了。
他们必须得应声先把投票开启。
不过也有已经前后想明白的评委。
“那我们就按照投票细则,先进行启动仪式投票吧。”
赵韦林说着,翻译翻译着,一众评委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是情愿或不情愿,反正是没过几秒钟的工夫,会议桌上便升起十七只胳膊。
四位没有举手的评委,表情也各不相同,有一位带着点遗憾,有一位带着点叹息,有一笑得无奈,有一位则是面无表情。
此时此刻,面无表情他也是一种表情。
赵韦林环视一圈,“投票过半,那我们就准备开始吧。”
接着他命工作人员去找纸笔。
像是为了公平起见,他要求每一位同僚把自己的结果写在纸上,并同时附上个人签名。
就在工作人员去寻找纸笔的过程,来自津院的冯翰林似是在为01号选手拉票似的说了一些很直白的话,多多少少有点打脸刚才四位没有举手的评委。
当然,作为此刻现场资历前三的华国评委,他可以随便发表自己的意见。
“我们已经有两位风格相似的选手了。”
冯翰林的意思很简单,相同的风格有13号和09号就足够了,我们需要让c组整体上更有竞争力。
确实,01号选手的风格是开赛以来独一份的。
随后也有几声符合,不过都是些不痛不痒的漂亮话,两边都是夸。
华国评委讨论的时候,外国评委也没有停下来。
三分钟转眼过去,工作人员回到会议室,将纸笔分发到每一位评委手里。
一时间众人也不再说什么,“各位请动笔吧。”
第一位拿起笔的还是诺瓦克。
年轻的毛哥依旧毫不犹豫地在眼前的白纸上写下两个数字。
还是那两个数字,他甚至还是先写了1后下了0,只不过这次他把0写到了1的前面。
无所谓,反正给他一百次机会,也不会改变01号选手就是他心目中今天唯一的10。
然后是一个漂亮的签名。
第二位拿起笔的是来自星海院的教授孙赵环,他就是刚才没有举手的其中之一,‘05’加签名,一笔呵成。
第三位拿起笔的是来自沈附的青年钢琴教师,签名加‘01’,也是丝毫不拖泥带水。
渐渐地一位又一位评委拿起眼前的笔,然而并不是每一位评委下笔都像以上三位那么利索。
尽管赵韦林刚才一番冷静犀利的发言像是代表了现场华国评委的意志。
可再回到个体,他们谁也无法回避眼前这张票。
就连第一个提出一起晋级的海院教授李淑媛教授在写下05的时候,脑海中也还是闪过了魏鸿锦师生二人,以及年底将在蓉城举办的小金钟。
所以没有人能够真的回避这个问题。
甚至个别已经在心中决定好的评委此刻面对选票又犹豫起来,他们现在是想把票投给01了,但是在比赛阶段却给01号选手打了比05号选手低不少的成绩。
这种不一致的分数和投票被公布后,会对自己有什么影响呢?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此刻二十一位评委面前的白纸上仿佛也闪烁着二十一种颜色。
时间一分一秒流过,分钟后,陈文昌最后收笔。
-
同一时刻,选手休息室。
“车琳。”
正在愣神的小车闻声转头,“嗯?”
何家明:“你想去华沙吗?”
小车:“想啊。”
何家明:“是有想去的地方吗?”
小车摇头:“我不了解华沙,能去就去。”
何家明:“哦哦,那你肯定能去。”
小车闻言收回目光,片刻后轻声道:“但愿吧,其实去不去华沙对我不重要。”
何家明:“啊?!什么意思?你不想去参加全球总决赛吗?”
附近众人闻声又是不住地望了过来,01号选手不想去参加全球总决赛?!
不是吧妹妹~这就有点内了个吧?
现场有一个算一个,嘴上不说,谁心里不想去参加全球总决赛啊。
况且你基本是确定能晋级的选手了,说这话未免真是...让我们情何以堪呐!
何家明倒没有这么想,可他一时也听不懂车琳的意思,你既然说想去,又说去不去华沙对你不重要,这不矛盾?
“那什么对你重要?”他又问。
小车长嗯一声,绷直脚尖双腿离地晃悠了两下,接着脚跟落地再次转头:“能去华沙对我重要。”
何家明好像懂了,又好像没有完全懂。
“今天这场比赛对我很重要。”
说罢小车不想再解释什么,与其说今天这场比赛对她很重要,不如说今天对她很重要。
从她知道决赛日期到此刻,其间无论她怎么调整,她都知道自己没有办法真正端正心态。
她想赢,就这一次,就让她再赢这一次。
不需要第一名,也不需要第二名,第三名就够了。
她只想要一张去华沙的入场券,她甚至可以不去,她只想得到这张门票让桑姨高兴。
甚至于刚才在听到孙文君说有可能晋级四个人的时候,她心底都激动得忍不住颤抖。
越临近成绩揭晓的这一刻,她越发感到这种门票对她的重要性。
再没有刚才走下舞台的从容,她的内心彻底暴露在了自己的眼前。
今天是桑姨三十七岁的生日,可桑姨在她的记忆里好像还停留在二十多岁的时候。
然后转眼之间,桑姨就快四十了。
是谁在转眼之间偷走了桑姨的十年?
小车今天只想要一张门票,她不知道这张门票能否打开一扇回到十年前的任意门。
但就这一次,求求了各位评委老师,她就想赢这一次。
‘车琳你记住,音乐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是一件纯粹的事情,时刻都不要想着和谁去攀比技术,攀比曲目难度,不管对方是谁,记住了吗?’
小车当然不会忘记这句话,可是这次她也只能对老师说对不起了。
就这一次。
求求了各位评委老师...
片刻。
何家明压低声音:“你只是想赢这一场。”
小车点头间身体不由得打了个冷战。
她的眼神都像是在对着一切示弱。
几乎听不见她在说什么。
“就这一场。”
就在这时,三生敲门打断了休息室内正在进行的一切。
众选手望去,只见工作人员王老师手里拿着一个信封,推门走进休息间。
每个人都死盯着王老师手里的信封,一时间休息室内陷入空前紧张。
“久等了孩子们,你们的成绩出来了。”
(本章完)